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楼主: 洛甫

回忆那些曾经的岁月——我记忆中的中外体坛名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1 0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lemma 于 2008-7-20 21:45 发表

那块银牌真的有点可惜。当时的报道是这样说的,两项比赛的时间间隔比较短,然后申请改时间,因为美国的约翰逊两百和四百就改了时间,结果拿了两个冠军,王军霞最终没改成,结果体力不行。不知道事实是否这样?还请 ...


冠军葡萄牙的里贝罗某次世锦赛看到丑的要死,奥运会的时候令人大跌眼镜,居然长相突飞猛进,我和同学一致断定她整容了。。。是否很不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7: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宁的个人成绩堪比乒乓球的陈静,参加三届奥运会,夺得金、银、铜牌各一枚。

只不过,金水宁比陈静多了3枚团体金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19: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顶一下 新更新的两个都是第一次听 对棒子不感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张郭莎莎的照片还真是.....

郭莎莎七运会不是发挥水平问题,而是裁判和场外的因素,92年痛心的失利本来郭莎莎是想在七运会好好比的,结果.....也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06: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运会打分项目的黑幕太多, 被黑的又岂止郭莎莎? 十运会的钟玲、董震,包括87年六运会熊倪输给广东选手陈英健。。。。太多太多!

郭莎莎的图片实在不好找,这几张也是我扒了几天才扒出来的,拍的确实不怎么样,YAN有好的莎莎图片可以传上来共享一下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06: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84、何灼强(举重运动员)

何灼强是中国代表团在汉城奥运会的另一个笑话。

1987年六运会,20岁的何灼强成为了那届运动会最风光的人物。这位在一夜间打破两项世界纪录的穷小子赛后得到了逾十万人民币的巨奖(80年代1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百万了),另外还有价值数万元的家用电器和成套家俱,市长为他洗尘,陪他坐敞篷车巡视家乡,当时政府拨款修了为他家的村子一条四里长的水泥路。至于名气,各大报纷纷报道他的业绩,性格爱好和家庭情况,使同样参赛的李宁、许海峰、朱建华等也相形失色……

何灼强出生于广东一个贫农之家。一家七口人,五个孩子,何灼强排行老二。清苦的生活赋予了他一副强健的体魄,从不生病。

1980年,13岁的何灼强被选中,进入县少体校开始举重训练,4年后入选省队。但由于吃不了苦,先后三进三出省队。直到年龄渐大,才专心于训练之中。

1986年,何灼强开始冒尖,在世界青年锦赛标上,夺得52公斤级三项冠军,并打破抓举世界纪录;同年,在汉城亚运会上,何灼强为中国轻取52公斤级金牌。

1987年,何灼强状态惊人,在世锦赛和全运会上接连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创造举重总成绩世界纪录的人,一时间,他被媒体惊呼为中国的苏莱曼诺尔古,将他奉为“举重神童”。

在汉城奥运会开幕前,八次打破世界纪录的何灼强夺标呼声最高。海内外所有预测都认为他必胜无疑,以致于一家晚报冲着他黝黑的皮肤赞道:“黑珍珠巨臂擎天。”中国体育代表团一位官员则在赛前的奥运村断言:即使中国所有的金牌丢了,何灼强这块也是“三只手指捏田螺——稳拿”。甚至我国北方和南方两个颇有名气的体育记者已事先写好了欢呼夺标的长篇通讯,后者洋洋五千言的原稿已搁在编辑部办公桌上,只待传真机补充现场气氛就整版隆重推出了。

可是,生活常常出冷门,何灼强意外地与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第一把112.5公斤抓举就砸锅,其右手护掌突然断裂,杠铃杆与手掌迅即磨擦,导致拇指轻伤。接着,在抓举失利的情况下,挺举伊始,他又贸然要了145公斤,终因力不从心,最后一举才勉强保住铜牌。

何灼强的失利,不得不让人反思。问题出在对明星的过份迁就,甚至连教练都不得不屈从明星的选择。奥运会前,调何去北京训练,他以不习惯空调为由加以拒绝,照样迁就。更可悲的是,在这种不正常的气氛中,那些先天不足的明星们也自以为是天生的“超人”。

汉城奥运会的打击,让何灼强一蹶不振,随着刘寿斌等新人的涌现,刚刚22岁的何灼强很快就离开了举重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神话就此破灭了。

3.jpg


[ 本帖最后由 洛甫 于 2008-7-22 17:30 编辑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2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甫 于 2008-7-20 23:10 发表
82、郭莎莎(艺术体操运动员)

凡是见过郭莎莎的人,无一不被她那花容月貌和窈窕健美的身材所倾倒。有人说,莎莎一出场,顿时“六宫粉黛无颜色”,此话尽管有些夸张,但很能说明郭莎莎的美。

郭莎莎之美,的确 ...


ms她当年是不是跟吴文凯有一腿啊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23: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甫 于 2008-7-21 07:22 发表
83、金水宁(韩国射箭运动员)

“神箭女皇”的桂冠戴在金水宁的头上,的确是恰如其份。在90年代初期,当时射箭的8个女子项目的世界纪录创造者一栏,都赫然写着她的名字。

韩国是射箭强国,既舍得花钱,普及程度 ...


我好像听说她有终身津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85、马特-比昂迪(美国游泳运动员)

在波波夫之前,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就是马特-被比昂迪所把持的。

比昂迪生于1965年,身高1米98。尽管他5岁就开始游泳,但从未正规受训,直到考入大学后,加入学校水球队才接受游泳训练,可谓起步甚晚,但恰恰是水球运动让比昂迪真正迈入了游泳的殿堂。 经过一年的正规训练,他的游泳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跻身于世界强手之林。

1984年奥运会,比昂迪羽翼未丰,只获得了一枚接力金牌。从1985年开始,比昂迪开始在世界泳坛称霸。85年两次刷新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成为男子100米游泳史上第一个突破49秒大关的人。1986年,比昂迪在他所参加的游泳比赛中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并再次创造了100米自由泳和5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同年在世锦赛上,还夺得了7枚奖牌 (3金、1银、3铜)。

1988年是比昂迪运动生涯最为辉煌的一年。8月在奥运会选拔赛上,他4次改写了百米自由泳世界纪录。 在汉城奥运会上,他大包大揽,获得5金1银1铜,其中50米自由泳和3项接力均打破世界纪录,成了那届奥运会上夺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如果不是在100米蝶中大意输了给苏里南选手内斯蒂,比昂迪可以和东德的女选手奥托一样成为那届比赛夺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比昂迪的兴趣爱好是水球,游泳比赛对他来说仅仅为副业。88年奥运会后,红得发紫的比昂迪把7枚奥运奖牌搁置一边,宣布要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代表美国水球队参加比赛,此后他便加入美国水球队的训练。

比昂迪的崇拜者不愿看见比昂迪只是成为闹哄哄水球池中的一员,而他自己也终究不愿放过奥运三边冠的梦想,终于在92年奥运会的前一年回到了泳池里。

然而,在奥运游泳选拔赛上,比昂迪在多项比赛中失守,只取得了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参赛权。

1992年奥运会,俄罗斯的波波夫横空出世,一举囊括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金牌,而比昂迪和波波夫相比,无疑是老了,最后仅在两项接力比赛中取得了金牌。

巴赛罗那奥运会后,比昂迪正式宣布退役。爱好广泛的他退役后参加过扣篮比赛,替IBM电脑公司做促销活动,给矿泉水、浴衣、太阳镜做代言,甚至还与海豚一起在水中嬉戏,忙的不亦乐乎。

1.jpg


[ 本帖最后由 洛甫 于 2008-7-23 11:5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14: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灼强是不是84奥运拿过冠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7: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lemma 于 2008-7-23 14:08 发表
何灼强是不是84奥运拿过冠军?

不是. 84年奥运夺冠的是曾国强和陈伟强, 88年参加奥运的是何灼强和何英强, 这四强还都是广东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1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0多年的看体育比赛,记忆全部回来了,唉,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都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86、李琰(短道速滑运动员)

李琰是88年冬奥会表演项目的冠军,92年冬奥运银牌得主。

李琰生于1968年,12岁进入黑龙江合江体校,开始练习大跑道速滑,三年后进入牡丹江市体工队。

1984年,李琰遇到了运动生涯的第一个挫折,在一次比赛中,她不慎滑倒,冲到了挡板,结果造成左腿膝盖被撞开了一半!被缝了3层40多针,如此重的伤情让李琰的运动前景突然暗淡。

然而,李琰凭借顽强的毅力,在手术后的20天就开始下地练习走路,通过艰苦的恢复训练,一年后,李琰竟奇迹般地出现在了全国比赛场上,虽然第一轮就被淘汰,但她从中看到了希望:只要能上跑道,我就能继续滑下去!

1986年,国家体委决定把短道速滑列为冰雪界的主攻方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李琰就是在这时被选入国家集训队,改练短道速滑,师从辛庆山。短短一年时间,在辛教练的带领下,李金艳就在六运会上超了3000米世界纪录,也让李琰和中国队看到了突破的希望。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运,短道速滑被列入表演项目。李琰一人为中国队夺得了女子1000米的金牌,500米和1500米两枚铜牌,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成为那届冬奥会最为风光的中国运动员。

1992年,中国女队已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几年来,涌现了张艳梅、王秀兰、郭洪茹等新秀,并在冬奥会前的热身赛上以明显优秀夺得接力冠军,李艳梅还打破了500米的世界纪录。

而李琰论年龄和身材条件,已经没有优势可言,身上还带着严重的伤病。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第一次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只设了男女各两项,除了接力只有500米个人。500米单项每个国家只能报三人,而当时的绝对主力是张艳梅和王秀兰,最后一人通过教练组的反复研究,最终把这个名额给了经验丰富的李琰。

没想到冬奥运上,中国队发挥严重失常。本来极有把握的3000米接力上来就失了手,连奖牌都没摸到。女子500米单项,中国队实力最强的张艳梅在第一轮就出了差错,被淘汰出局;接着,王秀兰在半决赛中因为起跑问题又失去了进入决赛的机会。中国队只有李琰一人进入了500米的决赛,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事前并不为人看好的李琰身上。

决赛中,李琰发挥内圈超人技巧和速度耐力好的优势,沉着应战,一直处在第二的位置,在最后一个弯道处,李琰抓住一个机会和处在第一位的美国选手卡迪齐头并进,两个几乎同时撞线,最终,李琰以0.04秒的劣势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短道速滑比赛唯一的一枚银牌。

1994年,李琰在参加完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后退役。1999年赴斯洛伐克执教,2003年担任美国国家队教练,2006年冬奥会率领阿波罗打破韩国队垄断,获得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

2006年冬奥会后,李琰回国执教,目前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一职。

1.jpg


[ 本帖最后由 洛甫 于 2008-7-25 13: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甫 于 2008-7-23 17:31 发表

不是. 84年奥运夺冠的是曾国强和陈伟强, 88年参加奥运的是何灼强和何英强, 这四强还都是广东的.是

原来都是强哥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4: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甫 于 2008-7-23 06:12 发表
85、马特-比昂迪(美国游泳运动员)

在波波夫之前,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就是马特-被比昂迪所把持的。

比昂迪生于1965年,身高1米98。尽管他5岁就开始游泳,但从未正规受训,直到考入大学后,加入学校水球队才接受 ...


他颁奖后啃金牌的样子相信很多人还记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06: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87、斯特凡-埃德伯格(瑞典网球运动员)

记得80年代央视的新闻联播每次结尾的时候总要播报几条网球新闻,我常常听到两个名字,“埃德伯格”和“埃德贝里”,后来才知道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

80年代的网球明星众多,但你能感觉埃德伯格是其中特别的一位。他性格沉稳,绝不张扬,寡言少语、惜语如金,在别人看来,他甚至有点消沉和自卑。以致于他的教练给他取了一个“冰山”的雅号。

小时候,埃德伯格的父母偶然在当地报纸上看见了一则广告,便把6岁的他送入了一个网球训练营。一年后,教练劝他留了下来。

斯特凡16岁时,已经没有人能阻止他退学以便全天打网球。他父亲不得不把家作为担保,以筹得资金供儿子上网球课。

1983年,17岁的斯特凡在一年内拿下了四大满贯赛的少年男单冠军,这在网球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纪录至今未有第二人能够做到。之后,博格的教练佩斯·罗斯博格开始对他进行训练和指导,这使得埃德伯格的各项技术更为出色。

1985年,斯特凡在澳网决赛中直落三盘击败韦兰德夺冠,首次夺得大满贯的男单冠军。1987年,埃德伯格再次获得澳网的男单冠军。

但人们还是觉得这位小伙子只是一盆昙花、一颗流星。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还是贝克尔、伦德尔、麦肯罗。。。

这份忽视、这份冷淡、恰是技艺未臻完美的斯特凡所求之不得的。终于,在1988年的温网赛场上,埃德伯格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他。

在绿草地上的决赛中,斯特凡遇到的对手是当时名声大噪的贝克尔。结果贝克尔摔了拍子,而埃德伯格则捧起了奖杯。之后两届温网男单决赛,依然是他俩对阵,贝克尔在1989年复仇成功,而1990年又由埃德伯格再次把奖杯夺了回来。

1991美网决赛中,斯特凡击败了库里埃,首次夺得美网冠军,这不仅使他唤回了被贝克尔夺走数月的世界排名第一名的荣耀,也是他第一次在硬地球场上凯旋。第二年的美网,埃德伯格再次打进决赛,与他对决的是正在上升的网球新秀桑普拉斯,结果埃德伯格再次捧杯,第六次夺得大满贯的男单冠军。

“他打球犹如跳芭蕾舞”。有的职业网球手这样评价埃德伯格。那些对网球和芭蕾艺术略知一二的人则说:他的大力发球、疾跑救球和上网动作酷似芭蕾中的“迎风展翅”、“凌空飞越”等造型。难怪最引不起文字记者兴趣的埃德伯格,总能招来一大批摄影记者。

90年代中期,埃德伯格的状态开始下降,他认为多年的比赛已大大削弱了他求胜的欲望的动力。1996年末,30岁的埃德伯格正式退出网坛,他的职业生涯夺冠记录包括6项大满贯在内的42项单打冠军和18项双打冠军,并且为瑞典4度捧得戴维斯杯团体冠军,5次获得ATP体育精神奖。

13_586.jpg


[ 本帖最后由 洛甫 于 2008-7-27 08:42 编辑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07: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说道edberg,就帖帖一下他在GS的战绩,6个大满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08: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甫 于 2008-7-20 17:52 发表

嗯,等过些天吧。王军霞是有必要单独拎出来写写,毕竟她是“马家军”中成就最大的一个,后期还脱离了马俊仁的控制。



马俊仁是咋回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09: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俊仁啊,简单的说就是把钱看的太重了。把手下的女孩子不当人,就像他现在养的藏獒一样,只是他挣钱获利的工具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11: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王濛不服李琰的事情也闹得沸沸扬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7 22:02 , Processed in 0.6088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