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楼主: aattii

大奖赛分站赛小结(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8 16: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卫风瀚飞 发表于 2017-7-27 12:19
4.中国队打法大变,把强力接应改回全面接应,逆历史潮流而动,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 ...

什么时候强力过了?这点极度不赞同+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8 21: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应是否需要接一传,一个看对方,一个看本方。男排强队接应在面对强发球时也会退下来接一传,所以接应是否需要接一传,有时需要看对方发球情况。这对于技术趋于男子化的女排而言亦是如此。另一方面,女排技术打球更趋多元。从数量上看,将接应作为地面保障的女排强队并不在少数,比如九冠王古巴,五连冠和多次世界冠军获得者中国,前苏联和俄罗斯女排。因此,接应是否需要接一传,需要结合队伍实际情况来定。追求潮流固然重要,但更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中国女排目前最强点无疑是朱婷。接应具备接一传能力,关键比赛关键分能够解放朱婷,充分发挥其得分能力,是目前最为合适的选择。两个世界冠军和一个亚军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综上,不同于楼主的分析结论,我个人认为,龚翔宇这次大奖赛体现出来的遗传能力,恰恰是中国队为数不多的收获之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8 23: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一传统计有问题,好像整体到位率过高,可能国际排联调整了统计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31 12: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happysurfing 发表于 2017-7-28 00:25
对啊,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专业队里面是不是对此有区分?

专业队里应该没人会讨论这种解释下的42,因为根本进不了专业人士的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31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换人逻辑混乱,换人时机不对,效果不好。朱婷有时上场过晚,场场指望她力挽狂澜是赌徒心理;有时又上场过早,后面几场首发,与锻炼新人说法不符。李静和郑仪昕上场时间不够,王媛媛和钱蕴雯上场时间过多,甚至首发。教练场上心理患得患失,机会主义,手足失措。" 全上新人可以, 先用主力打一局也可以, 三老三新也可以, 反正穩進總決賽, 應該是輸得起. 但這樣不湯不水實在太難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 10: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happysurfing 发表于 2017-7-27 13:44
"哭吧当年用各国淘汰的42配置拿了多少世界冠军"

--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孤陋寡闻,我从学排球看教材开始 ...

其实就是6个攻手啊,不过有两个是二传兼职而已。习惯上称之为42配备,因为场上是6个人嘛。还真没有听过62配备的。不过这个42配备打法,对于二传的要求很高,既要传好球,也要好进攻。想当年,陈金牌在刚重新组建女排的时候,也曾考虑过打42,毕竟当时的白云和爱熊女士都较为符合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 1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全队扣球高度2米66?你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2 05:22 , Processed in 0.1930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