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收官不完美,接应一传何等重要(补充楚,杨换位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3 2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楚在2号位的得分率比在4号位要高。除了中间的掩护以外。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拦网~!!!

这点上杨昊利用不上是因为砸铁的技术特点的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0楼潇湘妃子于2007-03-13 23:17发表的 :
我之所以说那句话,因为现在有意见说背后的平拉开不算突击战术。因为背后平拉开给的弧度明显要高于身前球。而且背后的平拉开,有带自我掩护的,和不带自我掩护的。有人认为不带自我掩护的不算突击战术。

这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中国女排曾经一度打过极少的低弧度后向平拉,其弧度几乎只比体前短平拉高半个球,但是因为配合难度过大,尤其是对二传要求过高——这个很好理解,二传后脑勺没眼睛,来球判断和手上的掌握要求太高——就取消了,又恢复了传统的接应后向半高拉开,当然到了冯队长手里变成了接应后向无间拉开,就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3楼潇湘妃子于2007-03-13 23:19发表的 :
大楚在2号位的得分率比在4号位要高。除了中间的掩护以外。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拦网~!!!

这点上杨昊利用不上是因为砸铁的技术特点的限制。


拦网对不上位对楚金玲的得分当然是有决定性,但我现在真觉得,杨昊的2号位本身的技术限制是最大的,就是说,给她空网,她也未必能变出清楚的几条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苏红一般在很困难的情况下,能保证自我掩护和来开中的飞行状态。这点有着相同牛腰的杨同学,也做不到,可见难能可贵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2楼feiliu于2007-03-13 23:17发表的 :



嗯,咱们俩说得不矛盾,我只是说我的意见是:分析合适不合适,一看技术,然后才能按照技术安排战术,杨昊的扣球技术,其实在4、2两侧都是比较单调的,尤其是对4、2号位进攻差别理解不够深刻,因为4号位,主要打的是高度、力量,而2号位相对更突出节奏、选点,而且4号位的视野和2号位不太一样,所以相对来说杨昊更适合4号位

另外补充你一点,杨昊不到大赛绝对不会发挥出最好的状态,要知道杨可是打了06年一整年,世锦赛她的压力挺大的,不能指望着她一年都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打替补和打主力的压力绝对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8楼有没有无所谓于2007-03-13 23:24发表的 :

这个说得极是,我个人认为无论有无自我掩护,背平拉就是战术,

汗.....有这个战术的叫法嘛.....貌似应该叫背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昊的手上的细腻程度全部来自于她的强硬的腰部,能够给她带来的一个另人羡慕的滞空时间差,在这个时候她的手上技术的发挥,就比孙月的自我变化,更有目的性。但是滞空时间长,并不代表下手的线路就好。所以杨昊在习惯性思维即大力出奇迹的思维的影响下,很少考虑线路问题。这点跟鹃儿姐姐的惯性思维影响技术是一样的。

这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9楼feenlin于2007-03-13 23:25发表的 :


汗.....有这个战术的叫法嘛.....貌似应该叫背溜~~~


现在背遛也带自我掩护,我们从李安格老师的论文里知道。背后球单脚起跳的速度比双脚更快,所以在单脚上步前,自我掩护的加入就更从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溜是包含在背拉开中的,背溜要求击球队员从二传前往后走,而背拉开是更广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0楼潇湘妃子于2007-03-13 23:26发表的 :
杨昊的手上的细腻程度全部来自于她的强硬的腰部,能够给她带来的一个另人羡慕的滞空时间差,在这个时候她的手上技术的发挥,就比孙月的自我变化,更有目的性。但是滞空时间长,并不代表下手的线路就好。所以杨昊在习惯性思维即大力出奇迹的思维的影响下,很少考虑线路问题。这点跟鹃儿姐姐的惯性思维影响技术是一样的。

这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我倒是觉得杨昊在比赛中线路变化是最多的,只不过一是状态的关系,另外,是进攻感觉非常的别扭,毕竟不是擅长的位置,何况对于二传的背传球,位置和高度都不能一直保证,攻手必须得去适应球,然后才能顾及对方的站位,而且刘的球拉不开,直线就很难拐,2号位的球一定得拉开,如果不是战术球,如果球拉不开,进攻只能选择顺手的那条线,对方的主攻和容易把直线给堵死,周苏红定点攻也是这个问题,线路被封的多,给周的球必须拉开,她可以借直线拦网的手或者打直线的漏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杨砸铁这个名字还是实至名归的..............这位姐姐关键球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抬高过网点和加大力量,打副攻的中线崩后场出界,嘻嘻................

当然杨砸铁现在高度下来了,所以空有牛腰也显得不像以前那么游刃有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砸铁在二号位的线路是做得比较死的,而且节奏也比较的固定,视野也比较局促,她的优势就是包球比较实,所以不太容易直接被拦死

二号位的选线控制周苏红还是很好的,但她包球不好,出球不像包的好的人带着起弧和下旋,所以如果被拦到容易往下走,比较难保护和破坏,必须给她拉出缝或者把球拉得比较开,她才能利用打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溜,背溜是一项最喜欢被弄混淆的战术。“背溜”是速度快、弧度低的拉开球,高水平的二传手传出的背溜球,可在球网上空与球网成平行飞行,以便攻手可选择更多的过网点,甩开对方的拦网手。实际上就是背后的短平快进攻,由于现在副攻们为了抢时间,经常单脚上步起跳,所以看起来容易和背飞弄混淆。所以背溜也是一项将空间和速度充分结合的技术,由于不飞,相对对副攻个人实力的要求要小些。刘亚男,张平的背溜是现在中国女排打的最好的,当然更老的如赖亚雯,李月明,王怡等等,就更不用说了。欧美球员的灵活性有限,所以很少打背溜。日本和韩国女排中,大林素子,多治见麻子,朴水晶,张少燕等等和中国队一样发挥自身的灵活性,打的也很好。


这个我找到了,貌似是权威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6楼feenlin于2007-03-13 23:37发表的 :
  背溜,背溜是一项最喜欢被弄混淆的战术。“背溜”是速度快、弧度低的拉开球,高水平的二传手传出的背溜球,可在球网上空与球网成平行飞行,以便攻手可选择更多的过网点,甩开对方的拦网手。实际上就是背后的短平快进攻,由于现在副攻们为了抢时间,经常单脚上步起跳,所以看起来容易和背飞弄混淆。所以背溜也是一项将空间和速度充分结合的技术,由于不飞,相对对副攻个人实力的要求要小些。刘亚男,张平的背溜是现在中国女排打的最好的,当然更老的如赖亚雯,李月明,王怡等等,就更不用说了。欧美球员的灵活性有限,所以很少打背溜。日本和韩国女排中,大林素子,多治见麻子,朴水晶,张少燕等等和中国队一样发挥自身的灵活性,打的也很好。


这个我找到了,貌似是权威说的....


这好像是我写的~~~~~~~~~~[s:85] [s:85] [s: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背拉开呢,只要是二传背传得,也拉开了的球,就可以叫背拉开
这样其实背飞、背溜、二号位拉开都算是背拉开,不过我为了避免混淆一般还是费劲点儿说后向拉开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5楼feiliu于2007-03-13 23:34发表的 :
杨砸铁在二号位的线路是做得比较死的,而且节奏也比较的固定,视野也比较局促,她的优势就是包球比较实,所以不太容易直接被拦死

二号位的选线控制周苏红还是很好的,但她包球不好,出球不像包的好的人带着起弧和下旋,所以如果被拦到容易往下走,比较难保护和破坏,必须给她拉出缝或者把球拉得比较开,她才能利用打手


拦网的效果还是取决于拦网的高度,和手型~还有攻手选择的角度和使用的力量

如果攻手是这样选择发力线路的话  ">I" 还是容易被拦的很死,向下的角度越大,那么拦回的对应角度就越大,也就不容易保护,看起来,像直上直下的球
如果攻手选择平打的话,拦回的求不容易拦死

上海队的何晴包球非常的好,但拦回来的球是所有攻手中最不容易保护的,这是因为她的攻击时往下带的力过大,这样容易形成拦回的球不往后走,而往下走,很难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何晴那是不注意自己的过网点,而过网点更多是一个攻手的习惯问题,我们国家队的主攻已经养成了保持过网点的好习惯,所以我就没拿出来单说,国家队的几个拉开手都已经把保持过网点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我只比较了她们包球的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进攻和拦网之间的关系以及碰撞之后结果的影响因素,那说起来真是太多了,都够写一本儿书了,从哪儿说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也是没办法,她的战术球下手一定要快,对爆发力的要求高,如果包的太实,球速就慢了很多,,其实以前周的包球挺好的,就是牺牲了高度求速度,现在感觉双脚起跳倒是别扭了,扣倒开球容易带不住球~~她包球是有点问题的,看看她发跳发球就知道了,线路诡异...说明击打球的动作比较明显,带球的动作少了点..发出的球有点飘,想到她,就想到了古巴的巴洛斯和高迪娜的发球,基本不带包球,所以发出来的球会有线路的变化,接起来不好判断,有点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3 2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苏红几乎可以说完全是被冯队折磨得,战术球都是调整球............我的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9 03:20 , Processed in 0.43779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