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5604|回复: 114

中日比赛后说说我对中国现状的看法和未来的期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 01: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是计划大奖赛全部打完之后再说说看法的,现在看来通过这么一场比赛来说就足够了。

赢球模式遇到挑战

仓促集训出阵的中国陪练赛和大奖赛小组赛中,中国队并没有展现多样性的、“东面不亮西面亮”的赢球模式(或者说我们并没有机会展现)。这一点并不像是传统的中国队——我们网口强不过你,但是我们更稳定更快速打球的人更多;我们小球防守拼不过你,那么我们就用高度和力量压死你;即使空中和地面技术都差不多,我比你磨合更好失误更少。

于是,面对粗糙的欧美队伍,我们的赢球模式无需复杂,简简单单地按照以下来,做到了就可以轻松获胜:1.攻击性发球 2.靠发球优势和对手自己撞墙抓强攻 3.朱婷和副攻强攻解决问题拉开比分。比赛虽然是全胜打过来了,但是其实在一些比赛里头已经初现端倪——在面对欧洲队伍不抽风不自杀时,一传稳定,拉开迅速,进攻强点间歇性失灵的时候,我们的比赛就变得更加艰难,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这只日本队是中国队今年所经历的对手中打法最纯熟、技术最细腻、速度最快、作风最顽强的。

我们的赢球模式反而被日本队施以“以彼之道患失彼身”。赖以破坏对面一攻的发球,日本发得更有针对性、性能更强,中国队随时都被飘得鸡飞狗跳;趁着中国队网口右翼进攻近乎瘫痪的时机果断有所取舍直接限制四号位;防守之后迅速投入反击追打对方防守薄弱区域。
中国队这边,第一局利用发球先给了日本一个下马威,随后用网口高度硬吃日本轻松赢了第一局之后,随着一传的波动。我们的注意力从冲击对手转移到保一攻。我们的发球攻击性尚可,可是跟不住日本队的迅速转移和拉开强攻,再加上网口上进攻点难以保持持续的绝对高效,串连失误还多。中国一度陷入了不知道要怎么去赢球的窘境。万幸的是,神级表现朱婷、一直在抗争的坚强副攻进攻线以及最后拼出自我的大队长站了出来。而这三者所代表的赢球模式,都是“更高更壮更强”——正是我们能多次搞定亚洲对手的套路和赢球模式。

这也是中国队今年第一次在发球带拦网等失误的赢球模式破产之后,被逼着展现出来的久违的赢球模式。值得庆幸。至少我们还有实力作为资本,只要好好准备,在一定时间内还是能领跑亚洲的。

然而,比起03-04年的全面快速暴力,这只队伍依然是破碎的,不完整的(菜包子,你造的孽再经过这么一折腾,这么些年都缓不过来),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成熟的赢球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的队员,以充足的集训时间,实现“高”“快”“全面”“均衡”“稳定”这几项目标,以充实打法,传承以高打快,以快制高,以细腻打粗糙,以稳定打大起大落的独到之处。

这个周期到下个周期之间,我们有契机、有可能实现中国女排的新高峰和新世纪以来的突破性高度。但是目前来看,实现终极进化版的中国队仍需要克服根深蒂固的体系问题和个人能力问题,需要更加精细的设计和更加更加更加刻苦的训练。



体系问题:打破迷信,灵活布局

以前我们说谁一传好,我们会说,他是主接一传的,或者说他接六轮一传。

我们都知道,接几轮和能够接好几轮并不是一个概念。具有接6轮一传的能力说明你在各个位置都有接好一传的能力,但是不意味着你应该接满6轮。能接好6轮一传并不意味着你还能在6轮中的每一轮或者其中几轮完成一传后,还能参与有效的战术进攻。

而在实战中,我们更是发现你能接6轮并不代表你就需要就6轮,而你不能接6轮也不代表你一点都不能接。排球是一个变化万千的运动,特别是在现在球场上应变能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迷信“一个队员不接一传就能充分发挥其进攻能力”或是“一个队员在每个位置都能把一传接好”慢慢成为一种畸形的思想禁锢。在现在这个广泛考察,重点试验的奥运周期初期,我们更是要放开思路,寻找和计算最合适的方案,甚至是预计每个轮次可能遇到的各种性能发球的困难准备。

今年的比赛,中国女排展现了几种一传体系。与之前5/6年动不动三人次六轮一传不同,今年的大奖赛后期的阵容中,郎并没有拘泥于核心队员必须接六轮,而是随时调整一传站位,主动变化让接应和主攻参与一传互相弥补。以往那种一个人一传不行,站在边边角角还需要自由人或者其他人冲过来保护的人撞人的混乱局面终于不再出现了。虽然曾春蕾、朱婷这些以往不参与六轮次一传的队员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是她们在今天的比赛中都有挺身而出保证一传一攻过轮的表现。

这让我们想起郎平在赛季初说的话。郎平意欲打造的多人次参与一传的打法慢慢出现了雏形。

能力问题:强化体能,加强比赛阅读能力

如果说上个周期荒废最厉害的是什么,除了各项技术,那大概就是队员的体能。目前看来,体能是这一波队员继续提高的一大阻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如果体能上能获得突破或者提高,这些队员还会有很大的潜力和进步空间。

现在的几个队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强化身体力量:比如惠若琪的下肢力量和手腕力量,沈静思减轻体重强化手指力量和腰腹强度,还有刘聪聪朱婷这些比较瘦的队员都需要进行力量强化。至于老队员,如果进行合理的体能恢复和伤病控制,就算老伤较为严重,也能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次比赛我们可以听到郎平在场边呼喊提醒。然后总是依靠教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队员需要强化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今天这个问题在场上暴露的也很明显,比如朱婷的拦网取位,在一开始拦得顺风顺水,而后随着新锅和木村加强了线路的变化和技巧,朱婷开始顾此失彼连续被打穿打漏。还有我们副攻的混乱拦网,二传的短路组织,都需要队员自己去思考去总结。

两个节点,未来球队建设的关键

至于我的这个周期女排的期待,大概是这两个。一个是朱婷,一个是曾春蕾。其他人其实都不是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没有本质区别。

之所以说这两个人是关键,是因为她们有共同点:身体素质好、技术底子好、伤病少、高度和速度兼备。和新女排:高,快,全面,均衡的目标是一致的。可是目前还都有问题,意识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等等。

朱婷就不说了。

为什么我对曾春蕾也有所期待呢。虽然她现在打得也不算多好吧。但是她的技术规格确实高,而且人也聪明,辅以极高的扣球点和很好的爆发力,现在缺的仅仅是一个小改良,但是这些细节改动起来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曾春蕾需要提高手腕的技术,解决大抡臂包满球扣的规矩、防的容易的大问题,以及通过比赛的实践去纠正提高。

我对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而她们的目标,是箭头核心人物。战术进攻效率高,兼备调整攻能力的强攻点,在网口具备很强的端拦网封锁能力,具有后攻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3轮以上一传能力的全面型队员。这样,我们的一传需求不仅可以稍微降低,结合传统细腻技术优势的高快进攻也会把中国女排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目前来看,也就是这两位有着达到这个目标的希望。至于其他队员,请首先把一传接好,二传传好球,并且把一攻打下去,那便是极好的角色球员了。


至于你问我可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你可以想象这边一个金延璟,那边一个大林素子的进攻端会有多华丽吗?但是我们的朱婷和曾春蕾的点比她们还更高力量更大,巅峰期的水准可能还在她们之上。如果说这两位能在1~2年之内打出来,这个周期在巴西主场复仇夺金也许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如果这个阵容能把周苏红、冯坤和赵蕊蕊加进来,那么会是多么多么恐怖的事情。

自从胡进时期开始的高快之梦距离我们到底还多远呢?

评分

1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1 0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闽江涛涛 于 2013-9-1 07:50 编辑

赞成LZ的分析。这支中国女排集训的时间太短,赛前没有热身赛,打到这个时候肯定只能按自己有把握的简单套路打。调整一支球队只能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调整,现在是在稳定二传、副攻和接应的基础上调整主攻线,检验的也是主攻线。在提高全队比赛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比赛提高队伍的水平。至于其它位置的调整,全队配合的熟练程度,慢慢来吧,要不然郎平也不会说需要两年时间才能称霸亚洲。其实昨天和日本队的比赛也只是证明了我们确实需要时间才能称霸亚洲,别无其它。如果大家对比赛的过程多有微词,那也是因为大家太希望能够一下子打日本一个惨的,把奥运会的仇给报了,最好连钓鱼岛的仇也给报了。但是这并不客观。
说实在的,在大奖赛总决赛开始之前我对这支国家队的状况是担心的。殷娜上场,一传不错,但拦网可能被对手的1、2号位进攻打穿,自己的进攻也还需要提高。队长上场,表面看来比较平衡,但很有可能一传和进攻都出问题。所以,我说:“一桌川菜和一桌淮扬菜,味道完全不同,怎么成席吗”?此外,在我看来大奖赛总决赛在上一个奥运周期就是中国女排的噩梦。到了这个时候,成绩差不说,教练都快跑路了,要不然球队就要勒令做大的改变了。因此,今年能打到这个程度是不错了。
谁都是人,不是神,就算圣明一点,也需要时间来改变一支队伍。今年集训有多长时间?沈静思也就是稳定一点,谈技术精湛,出彩,这辈子能不能行都是问题,何况是这么短的时间。说差,确实差,充其量也就是和杨JJ的配合与在八一差不多,和大丽丽配合上了,和曾春蕾及张磊能在一起打,知道怎么给朱婷传高球了。但是谈提高,也是需要时间的。而曾春蕾,她的接发球和防守都是需要练的,现在充当强力接应的角色也只是队里需要,她在硬撑而已。让她撑是一种历练,比找一帮地板擦混事要更积极一些。行与不行,都在试验,也在等待更好的人才。你说她在全国的接应中也就是“棒子面里挑棒子渣”挑出来的,我也承认。但是,在一个主攻位置的进攻尚弱的现实条件下,让她去打进攻,并没有错。
现在发球是越来越厉害了,想接发球后再进攻太难了。我也觉得紧靠双主攻+自由人接发球太难了。接应也要能接发球,要能掩护前排的主攻。而且,接应和主攻之间的关系本身就越来越模糊。这些问题都得慢慢解决,也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情况是这支球队在一起集中训练也就一个来月中间还有被抽走的,剩下的都是靠以赛代练了,也就这水平了。日本准备了多长时间吗,真锅在瑞士精英赛就知道朱婷的厉害了吧,他也准备了好长时间,没准儿前面的比赛都是放,就是为了赢中国队呢。但是,他还是输了吗。输了就是:凡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现在中国女排至少大奖赛第二了,还要怎么样呢。如果今天输给巴西,那我们就再来过。和他们拼U20,U18 我们都不怕。所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 21: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Catalpa 发表于 2013-9-1 22:47
我记得是不是那么重,反正比周润之轻,哈哈哈

怎么不重?当年连联赛都上不了场

点评

至少没有直接报销。不是毁灭性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 23:44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2: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左翼的问题由于朱婷的出现已基本解决
右翼的最大希望目前看还是曾春蕾
没有右翼攻击哪来的两边拉开
还是看郎妈的调教了

点评

现在基本是暴露问题考察队员的阶段 解决问题估计只能在明年的集训中了 曾春蕾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一年到两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1: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哪!!!
楼主,你胆子可真大!!!!
敢捧曾????
不怕被骂的体无完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昨天的比赛,曾春蕾在中国队右翼的进攻确实没有给全队以有力支撑,否则朱婷不会那么辛苦。
另:郎平为神马不叫她接一传???既然进攻打不出来,专心地面保障啊。

点评

不是接了吗?接了四个,两个到位的弧度和节奏都非常好,直接失误的一个有点判断失误后退不及。 说白了还是高水平的发球接的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1:56
淡定一點 我覺得是曾春蕾參與一傳防守的能力不足 與其硬讓她參與還不如不參與——悲哀 最後發現這樣其他隊員壓力太大 只好換上張磊 不過張磊上場之後也沒有很好的利用右翼來牽制對方 所以昨天打得很辛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2: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 随着朱婷的上位以及能力的充分展现  中国队以后会越来越依赖朱婷 其他人会逐渐的变成次要角色 中国队已经越来越像俄罗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2: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那就再期待一次曾春蕾吧,虽然今天看得我目呲须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2:3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曾先达到邱爱华的水平吧。打日本被逼出原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6:2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觉得曾春蕾点有多高,培养她的时间也不短了,进步不明显,还经常赔钱。今天两个接应联手5分,还不如让殷娜打接应算了,起码地板擦的好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6: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春蕾如果18岁我可能和楼主一样充满期待。。。可惜她年纪不小了而且伤病据说也不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6: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曾春蕾不十分值得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7: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的比赛我也看了,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保障环节,串联环节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实际上中国女排的机会远比昨天比赛展现出来的多的多,打日本队应该能更加轻松一些。但是保证环节差,串联环节差导致了中国女排场面上的起伏还是过大了一些。没有起码的保证和平衡,所谓的高快是不存在的。所以还是应该沉下心来从接好一传开始做起吧。提速的话题可以暂时放在一边,等明年再说吧。

昨天郎妈妈的脸色真的极度的难看,而且是随着比赛进行越来越阴沉,有种随时会暴走的感觉~~~~~呵呵

点评

全队轮流凌乱。。看得我囧死了。。 稍微有点心理阴影的意思,感觉要梦回伦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1:58
昨天的保障环节串联环节发挥是今年比赛中最差的,就以号称保姆接应的张磊为例,进攻数量只有朱婷的九分之一,一传数量也比朱婷少7个,一传效率竟然只有13.64%。昨天的比赛在保障串联环节中浪费了无数的机会,需要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7: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胖思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体能不足,打到现在胖思上场时间最长,可能也累了,但是原来冯坤、魏秋月从年初打到年尾也没这样,还是胖思太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8: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likeliu 发表于 2013-9-1 02:14
天哪!!!
楼主,你胆子可真大!!!!
敢捧曾????

我也觉得曾一点都不聪明。扣球总扣到对方手上。防吊球永远丢分。

点评

不是扣球扣到对方手上,是防守方的防守好,当然你也可以说曾的线路相对简单,这样简单的线路到日本队来说也是好判断和防守的。也就是楼主说的,曾的手腕技术,变线技术还是不够,另外还有二传的问题,在传球的速度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0: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8:3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菜包子:"怪我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么多年都没有培养出个可靠的右翼,不管是打了主攻打副攻,打了副攻再转接应的张磊,或是N多年希望之星也进不了国家队的曾春蕾,在2号位都没有把关的控制力,可能还是要预备着手培养一个新的接应,会是唐宁雅,或者是其他人么。
一般队伍如果有弱点,队伍会想办法把弱点隐藏起来,不那么暴露,可是昨天朱婷的一传有问题,但是没办法,她只能硬接,就是因为曾不接一传,可不接一传的曾,打得还是一坨SHI一样,这样的布置不是很有问题么,如果不是郎妈的问题,就是曾实在是不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8: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惠若琪   殷  娜   刘聪聪
徐云丽   魏秋月   朱  婷
陈  展
替补:王一梅  唐宁雅  袁心月  张娴 再一个发球好的就刘晓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9: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一梅可以去右翼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9: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wl 于 2013-9-1 09:27 编辑

仓促应战,这支没有风格的球队竟然12连胜,也许我们应该知足了。
如果没有郎平,没有关键场次的朱婷
我们早就输的裤衩都没了
每个队员都有很大的缺陷,也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关键是他们能不能蜕变,现在反正就这么多人,郎平也只能发挥她的现场指导能力来弥补
未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有新的队员上来,这就比如朱婷横空出世;另一个是老队员焕发第二春,这个只能是看个人的造化了。有些人真是无语,没有朱婷的绝对实力,又融入不到整体当中,真是头疼,看到不断的暴露性强攻,不断的被栏的披头散发。
从老陈开始,我们都在尝试主攻接一传,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朱婷有天赋,给她时间,会更好,我们只能等待;其他人呢?队长现在看就是伪全面,很多人吆喝刘晓彤,我看也没戏,中国女排要回到一流,也在等这么一批人,在这之前,只能等待,但按照过去女排成绩的波峰波谷,我觉得咱们可能不用等太久,呵呵。
一场发挥好,立刻被捧上天,发挥不好,立刻踩到脚下,这是理智球迷所为吗?昨天那个样子,咱们觉得有问题,郎平能觉好吗?
昨天暴露了那么多问题,这对亚锦赛是好事情,我觉得重复犯错误的几率比较低,当然最终结果我们还是赢了,别跟我说是日本失误过多造成的,没有我们施加的压力,他们失误会多吗?
还有一个,昨天上场队员真是高啊,洪刚不断的说高大了,串联就差了,尤其是关键时期,郎平坚持不调整,他憋出一句话,说真服了郎平了,也就是郎平,他不敢乱喷,呵呵。郎平的想法就是以高制快,以我的特长跟对方周旋,决不能以对方特长(换上地面功夫好的)跟对方对抗。
按照郎平的说法,路还长着呢?郎平的回归,让我重新关注女排,毕竟有了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0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春蕾但凡要是有楼主说的聪明这一点,昨天也不会吃屎成这样。

点评

说句实话,我没明白楼主说的技术规格非常高这件事 直着手臂扣球,就叫技术规格高? 不是很理解,而且排球运动,也不是体操和跳水 而且楼主说的是技术规格,还不是技术水平, 规格规格,是不是其实就是花架子的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 10: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2 02:12 , Processed in 0.2965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