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2653|回复: 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妃子力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0 12: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

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民歌。
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听着这动人的歌声,我们仿佛看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勤劳的牧马人驰骋在成群的牛羊边,挥起手中的鞭子……那般景象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这悠扬的曲子就是蒙古长调。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长调整个曲调风格非常开阔,节奏非常自由,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令人陶醉。”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说,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人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蒙古长调词少腔多,四句话可以唱好几分钟,让自己的身影与草原融为一体。”乔建中介绍说。在蒙古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蒙古长调可以即兴发挥,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乔建中说。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段泽兴说,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蒙古人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
蒙古长调大师拉苏荣说,长调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专家认为,作为草原上的民歌,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堪称蒙古音乐的“活化石”。其内容往往比较严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绝无媚俗轻浮。
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认为,长调产生于蒙古民族的祖先从游猎山林过渡到游牧草原之后,生产方式由以猎为主转到以牧为主,人对待鸟兽草木的态度由以夺为主转到以养为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


蒙古长调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


蒙古长调同样的作品因不同人演唱可以风格迥异,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身上。现在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今年10月27日,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因心脏病突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逝世。老人没有看到今天的“申遗”成功,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哈扎布族姓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黄金氏族的一支。“哈扎布”是藏语“天的恩赐”之意,1922年,他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哈扎布参加锡林郭勒盟文工团,后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作为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长调演唱方法,将其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为长调歌曲唱法走向系统化、创立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扎布的代表曲目有《走马》、《苍老的大雁》、《圣主成吉思汗》等。
叶圣陶早在1961年就有短诗《听蒙古族歌手哈扎布歌唱》,描写了哈扎布的歌声:“他的歌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他的歌节奏自然,像松风,像溪流……”1996年,著名诗人席慕容拜访歌王后也饱蘸深情地写道:“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乌兰夫同志称赞哈扎布为“人民的歌唱家”。上世纪9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给哈扎布“歌王”头衔,而在民间、在众多长调歌迷的心目中,这顶桂冠早已非他莫属。
除此之外,他还长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长调歌手。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拉苏荣、德德玛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令人遗憾的是,他生前编写整理的380首长调和半人多高的唱片均在“文革”中被销毁,他本人也没有留下一张完整的唱片。而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也濒临灭绝。


长调的原生环境正在消亡


“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拉苏荣说,“离开草原是找不到长调感觉的,如果只有坐在沙发上的感觉,没有骑在马背上的感觉,是体会不到长调意境的。”在内蒙古,民间会唱长调的人日益减少,长调理论研究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对长调系统盘点工作的缺乏,成了保护这种宝贵文化资源的困难所在。
随着蒙古族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昔日的草原正在变成农区、城市,长调逐渐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另外,由于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各种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草原深处渗透,哺育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目前,曾一度繁荣的东土默特部、科尔沁部、蒙郭勒斤部长调已基本消失,只有极少数老人、专门研究者略知一二。
“在内蒙古,民间演唱长调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如今的牧民几乎家家有电视机,相当一部分家庭拥有VCD。他们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身边的音乐也从单一变得多元化。”段泽兴说,“长调的原生环境正在日益消亡,如果不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长调只会随着文明的演进而走向自然消亡。”
专家们认为,尽管有大量的爱好者、有志之士自发进行长调研究、整理、理论探讨,但是对蒙古长调艺术的抢救、保护必须由政府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效果。资料记载,过去很多蒙古王府专设歌手班,虽然是为了享乐,但为传承和发展长调艺术起到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投入专门力量保护长调,文化部门也举办了多次长调比赛和长调研讨会,一些艺术院校相继开展了长调民歌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1992年,长调民歌作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的重要部分出版。长调保护的力度、广度自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可是与客观要求相比仍嫌不足。
“注重传承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长调艺术遗产的动态保护,就是拓展。”致力于蒙古族美学研究的内蒙古社科院学者满都夫说。
近些年来,歌坛劲吹“草原风”,德德玛、腾格尔、斯琴格日勒……他们的歌曲正是因为有了草原文化的滋养,深受广大歌迷喜爱。专业人士可能会分辨出其中蒙古长调的痕迹,但更多的听众表示:我们是想从中寻找回归自然的感觉。受此启示,一些人开始用商业化的手段来考虑长调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音乐理论家赵宋光教授认为,面对工业文明的到来,草原文化首先要致力于意境的矜持,守护自己高洁的企慕,随即要摄取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多侧面、高效率的手段与技术来弘扬这意境。在精神层面上,草原牧歌决不应让欧美作曲法取代,但完全可利用现代音乐技术手段来高扬自己的旋律。

视频中喊有长调,短调,蒙古说书等几种蒙古音乐的表现形式,旋律非常宽旷和优美。

发表于 2007-10-20 1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该怎么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济老太太自从儿子车祸后,受到极大的刺激,变得又点神神道道了
不过真的挺佩服她的,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坚持演出,去票房看戏迷。对程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程师怎么也想不到,当年周总理来说情要他收李世济为徒,他坚持“不收女弟子”的承诺。最后却是他的干女儿,有师徒之实而无名的李世济真正推动了程派的大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0 12: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各种地方戏剧就东北的二人转和安徽的黄梅戏能看懂,其他的看不明白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11: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满族),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农,继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幼年家道中落,为生计,6岁投荣蝶仙门下,随荣蝶仙练武功,从荣春亮习武生。一年后还向名武生教师丁水利学过一出《挑华车》。后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学《打樱桃》、《打杠子》、《铁弓缘》。调嗓时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学《彩楼配》、《别宫祭江》、《祭塔》及《宇宙锋》。程砚秋童年时的基本功训练异常艰苦,他以惊人的毅力接受了这些训练,熬过了他“最惨痛”的童年。他11岁时初次登台,便以文武各功稳练超群崭露头角,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扬。

1915—1916年,他先以借台学艺的身份,在浙慈会馆参加名票房“春阳友会”的演出,当时余叔岩因倒仓亦常到此参加露演,程在这里得到不少舞台实践和观摩名家名票演出的机会。不久,即正式参加营业演出,在丹桂茶园(东安市场内)为芙蓉草(赵桐珊)唱开场戏,边学边唱。因嗓音高亢,被刘鸿升邀请,为之配演《辕门斩子》等;又应晚年的孙菊仙之约,为孙配演《朱砂痣》、《桑园寄子》等,均获好评。他的演出,尤为诗人、剧作家罗瘿公(1882—1924)所赞赏。在以后的岁月里,罗为扶持、培养程砚秋成才,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为程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17年,13岁的程艳秋进入青春发育期而倒仓,他在罗瘿公的悉心安排和操办下暂不演出,继续延师深造。每天向九阵风(阎岚秋)、乔蕙兰(著名昆旦)、谢昆泉、张云卿(江南名笛师)等学习京、昆各种技艺,更向王瑶卿问业,并观摩当时新兴的电影艺术……程砚秋如饥似渴地学习,三年后再登台,果然技艺突飞猛进。以后罗瘿公又亲授以诗词歌赋,使研习音韵;并介绍从名画家汤定之学画,从名武术家高紫云学习各种拳、剑。这样,大大提高了程的表演技能和文学艺术修养,更培养了他高尚的美学情趣,为日后的艺术创作作了充分的准备。

1919年,程艳秋的嗓音开始逐渐恢复,罗瘿公即命他投拜在梅兰芳的门下执弟子礼。恰好张季直在南通建立“梅欧阁”,梅即亲授《贵妃醉酒》,由程代他赴南通参加演出,以示祝贺。这是程倒仓后的第一次登台。以后又陪梅演出《天河配》、《上元夫人》等,从中得到不少教益。各班社得知程嗓音恢复,纷纷争约。

1920年,他先搭余叔岩班,与余合演《打渔杀家》、《审头刺汤》、《御碑亭》等,深受余叔岩表演艺术的启发和影响。1921年,应高庆奎之约,在华乐园挂二牌,演《奇双会》、《汾河湾》和《芦花河》等。至此,程艳秋已以自己的艺术实力,在观众中得享盛名。1922年,年仅18岁的程艳秋,便开始独立挑班了。

1922年以前,他主要是继承京、昆传统表演艺术和为发展自己的事业积蓄知识和力量。此时他上演的仅为传统剧目。1922年起,程艳秋开始了他革旧创新的新时期。他继承传统而不泥于传统,学王拜梅而不囿于王、梅的艺术风格,独辟蹊径,另立流派。

程派唱腔最能体现年轻女性忧愁、悲伤、挫折的内心世界。唱腔优美,跌宕起伏、如泣如诉,另人回肠荡气,美不可言。程派的演唱讲究字随腔走,字头字尾字腹很重要,发音主要被称为脑后音。要有胸腔共鸣,喉腔共鸣等,对于演唱要求嗓音宽亮,而不是某些人说的闷嗓子,嗓子不好就去学程派。

这是著名的程派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老师在纪念梅大师诞辰演唱会上演唱的《锁麟囊》选段

年轻的著名程派京剧演员张火丁的《锁麟囊》

关于《锁麟囊》,此剧为翁偶虹据清代焦循《剧说》素材创作,主题是种福得福,好人有好报。其故事梗概是这样的:薛湘灵是登州大户人家之女,出阁前母亲按当地风俗给她一个锁麟囊以取早生贵子之意,锁麟囊十分精美,而且内装珍珠翡翠夜明珠等,乃无价之宝,这年六月十八,薜湘灵出嫁, 途中遇雨花轿抬到春秋厅避雨,此时小户人家赵禄寒亲送女儿守贞出嫁,也在春秋厅避雨,薜湘灵听邻轿有女子哭声派人上前询问,得知其女家境贫寒,因感身世凄凉而哎之,薜湘灵遂发恻隐之心,将锁麟囊赠给她,雨止各自而去。六年后登州发大水, 薜湘灵全家失散,她流落到莱州,巧遇奶娘胡婆,胡婆把她引荐给当地卢元外家,充当其子卢天麟的保姆。一日,天麟在湘灵的陪伴下,在后园玩耍不慎将球掷入东角未楼中,薜湘灵登楼去取发现楼中供着自己当年的锁麟囊,睹物伤情不禁悲哀,此状被天麟母亲赵守贞所见,仔细询问,方知薜湘灵是当年赠囊之人,不禁大喜,以理相待,改容礼敬,结为姐妹,恰在这时胡婆把薜湘灵的母亲、丈夫、儿子也带到卢家,至此一家团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3: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对于传统艺术关心的人真的很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5: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不是白燕升吗?不是李世济。

原来后面有,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6: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因为不是从小进班,基本功不中。所以她的坐真的不成,唱是不错,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5-3 09:52 , Processed in 0.8197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