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arsharapova 于 2009-10-19 21:23 编辑
昨天起了个大早,看全运会开幕式。
全世界经济都哀鸿遍野的,似乎唯中国这边独好!——我不知道中国现在是不是真富到了可以如此大把烧钱的地步还是这又是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总之,场面之奢华铺张绝对超过了全运会的级别。我相信明年的加拿大冬奥会开幕式的场面绝对比不了。联想到马上就要比的香港东亚运动会,依次而来的明年的广州亚运会,后年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真不知道中国人打了鸡血似的体育热情还能持续几年?各地方政府借体育搭台,大兴土木的铺张建设之风还能刮多久?
话扯远了,还是就事论事的说说开幕式:
个人认为这个体育馆空中俯拍造型非常不雅,偏偏电视转播拼命给航拍全景,晕死了
有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珠玉在前,本届全运会开幕式想不跟着亦步亦趋也难,问题是如果只跟着学学用高科技投影﹑超大LED显示屏﹑吊维亚﹑大规模高频次地燃放礼花等技术手段也还无可厚非,偏偏编导组非要野心膨胀企图另出机杼地在某些方面实现对张艺谋的超越,但又对整个节目的定位非常昏乱无序,缺乏统筹和大局观,(我甚至怀疑三部分《齐鲁魂》《全民健身》《歌唱祖国》是分别三个不同的导演做的,尤其是第二部分《全民健身》做得那个差啊,伴随着健身教练的尖声口号,我觉得全国观众都有一种想换台的冲动!)结果是好好的能做满汉全席的材料,愣弄成了一个什锦火锅或东北乱炖!被填鸭似地享受完这所谓的“视觉盛宴”后只觉得“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地头昏眼花,然后,几无回味——除了那个“超级大碗”和改编成进行曲节奏的《沂蒙小调》!和美央美仑大气蓬勃让人热血沸腾又喜泪横飞的北京奥运开幕式相比简直是云泥立判天壤之别。
公平的说,开篇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开场时“大碗”形环幕在50只“白鸽”引导下的徐徐升起,以及演出过程中大碗的几次形状变换都非常抓人眼球;但是平面也好,环形也罢,LED显示屏只是为了更好的结合声光电效果来为演出服务,并不是为了让全场观众来一起看一场露天电影,如果将拍摄好的VCR变成了演出的主体,而使观众几乎都忽视了场地上还有成百上千的演员们在卖力地变换队形认真地比手划脚,那无疑是有些本末倒置。真替那些在深秋济南的寒夜里穿着暴露的少男少女们不值——练了估计不止百日,冻了不止两三个小时,然后上场就那么几分钟还被大屏幕连续不断快速切换的投影录像给抢戏抢得彻底成了背景。
非常理解在中国搞创作时必须要照顾到的方方面面,这也就是一个开幕式所需要承载表达的内容太多而使得三个章节之间似乎毫无连接的原因。问题是编导能不能让过渡衔接自然一点儿不是现在这么的生硬无比,——李清照的《如梦令》让人刚刚涌起的一点怀古幽思马上就被健身教练的声嘶力竭给毁的迅雷不及掩耳;再者,节目的水准就算有参差也不要拉开太多,整个第二幕简直就毫无亮点,又臭又长,把本来第一幕“一山一水一圣人”加李清照一首小令所营造的古雅气氛全给破坏掉了,难怪中央五台第二天重播直接把这一章全部剪掉了。
整台节目除了在结构上的硬伤是无法避免的之外,另一败笔就是过分追求“大而全”,通篇都是群景,缺少画龙点睛的个体表现。换句话说说就是太注重平面铺叙了而没有突出某一个点来画龙点睛。对比之下就不能不慨叹张艺谋在奥运会时不仅仅玩出了击缶迎宾,大唐盛世等华丽的团队表演,更有人体水墨画,丝绸之路的仕女飞天舞,空中红裙小女孩放风筝等个体表演,因此整个节目点面结合,富有层次。而全运会在这方面无疑是失败的,一味地追求气势﹑场面,反倒没有对照和映衬,个人认为, 如果齐鲁魂在《如梦令》那一折不搞人海战术,而是只用一叶画舫缓缓穿行在荷叶荷花之中,舟上也只用一对双人民族舞,依然还是蔡琴的演唱,依然还是吊威大鸟的再次翩然而至,但效果似乎远胜于一大群宫女或掌灯或长袖乱舞。
最后点火仪式的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五,五后五千完全是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如果最后火炬都不是辛辛苦苦全省传递的火种所引燃的,那之前的传递还有什么意义?点燃的火炬还有什么可庄重神圣的?完全成了“反高潮”的黑色幽默。
虽然第二幕音乐伴奏充斥了太多流行歌曲的滥调子,但蔡琴的《如梦令》和最后四地歌手联唱还算中规中矩,而改编的《沂蒙小调》令我惊喜,很有巧思!
OCT 17,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