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215|回复: 8

中国女排热身每年必经之地——全国排球之乡(台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00: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oogle中输入“台山排球”,可以得到32800条相关新闻。多是一些以往的旧闻,比如这里曾是“华侨之乡”、“排球之乡”,比如周恩来亲切接见之类。

台山是我国著名的“排球之乡”。从“无台不成排”到周总理称赞的“全国排球半台山”.从新中国首任国家排球教练马杏修、首任队长黄亨到遍及全国排球队的台山籍排球运动员。排球曾经是台山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台山人为之振奋、骄傲和自豪。 排球1914年传入台山。1927年至1934年,台山排球曾代表中国在远东运动会上获得"三连冠"。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两次亲切接见台山排球健儿。从此就有了“无台不成排”,“全国排球半台山”和“排球之乡”的美誉。
   台山排球最辉煌的阶段是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台山拥有排球队2000多个,参加球队的人数超过10万人。先后向全国各省、市、部队输送球员140名,在国家男排中台山籍球员占半数以上。国家男排首任教练马杏修,队长黄亨都是台山人。1956年在法国巴黎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参赛的中国男排中,有8 名球员是台山籍的。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11个单位排球邀请赛上,台山男排所向无敌,荣获冠军。《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排球之乡----广东台山县》的评论员文章,向全国宣传。
    1958年全国男排甲级队联赛中,12个男队的149名球员有69名是台山籍。因此就有“无台不成排”的美誉。在全国男排甲级队联赛中,1964年台山男排以一个县队参加比赛,最终获得冠军。周总理曾于1972年视察广东省体工队时说,全国排球半台山啊,你们应该争第一,为国家输送人才,还要支援其他省市。 排球为台山争得了荣誉,台山人也非常热爱排球。现在的党政官员中还有几个是当年的排球运动员呢。但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广东省、市体工队的撤消,台山排球在向省和国家输送高层次人才和竞赛等方面,开始陷入低谷。去年底,广东省和江门市的领导都相继作出指示,要求重新擦亮台山“排球之乡”这块牌子,重振台山“排球之雄风”。今年以来台山市在振兴排球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月份邀请中国女排来江门和当地男排进行邀请赛,5 月份举办了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无论是比赛场馆、宾馆服务还是电视转播等方面都受到了各参赛队的一致好评。今年5月20日,我应邀现场观看了全国女排锦标赛决赛.我想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有良好的比赛场馆,还有财政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台山排球一定会再造辉煌的。

黄超峰有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在台山市体育局局长办公室,他不停地翻阅着字典那样厚的一沓资料,手指在重点部分停下。
  “台山被称为华侨之乡,”他开始向体育画报记者讲述那段历史。1913年,一位谭姓华侨回乡过春节,顺便带给广州的儿子和他的同学一些排球技术。第二年暑假,这些排球和技术又经由那些在广州读书的台山华侨子弟之手,带回了台山。
  在台山排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华侨一直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避免孩子沾染上当时社会流行的嫖赌饮吹恶习,华侨们让子女参与排球,并出资组建队伍、奖励优胜者,或者购买球、球网等。
  尽管他们传授的可能不是标准规则(比如1975年2月澳大利亚男女排来访,当对方打出好球,观众齐声高喊“Good ball”,惹得澳大利亚队哈哈大笑。)但确实将排球的种子植根了人们的心中。
  黄超峰听老人们说, “ 当时每天晚饭后,人们相约来晒场和空地打球,兄弟PK,父子隔网成为普遍的现象。”这表明,排球已经成为当时人与人之间维系亲情的纽带,一种文化。
  1927年8月,台山首次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便获得了第一项排球国际比赛冠军。随后,台山又在1930年和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蝉联,首次在国际排球比赛实现“三连冠”。这是台山排球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5年,台山男排取得粤、桂、湘、赣四省比赛的第一名,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通知他们赴京作汇报表演,对手是乌鲁木齐队。“赛前量度身高,我们平均矮了十多厘米,但我们仍以3比0轻松取胜,每人还获得了一套冬天御寒的运动衣物。”当时的领队、台山县第一任体委主任朱国贤回忆。随后,台山吸引了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1956年,在以全胜战绩赢得了11个单位组成的排球邀请赛后,《人民日报》记者写了一篇《排球之乡——广东台山县》的报道,“排球之乡”就此得名。
  那是台山人的黄金时代,它逐步成为中国排球界的主流。第一届国家男排,教练马杏修、队长黄亨和半数以上的队员是台山人;1956年的法国排球世锦赛,12名中国队员有8名来自台山;1958年全国甲级排球联赛,12支男队的149名球员中有69名是台山籍人。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男排决赛,八一、广东、北京、辽宁、湖北、广西、山东、江西等队均有台山队员担纲主力,广东排球队一些非台山籍的排球运动员都会讲台山话。“真是无台不成排啊”,原中国排协副主席伍卓凡感叹。
  台山在三大球上的突破,使得它吸引了当时领导人的目光。台山人至今仍然记得周恩来的两次接见,以及他那句“全国排球半台山”的褒奖。
  1957年,全国排球比赛在青岛举行,台山和河南队比赛进行到第二局,比赛突然宣布暂停。随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原来是周恩来前来观战。
  一年后,这支队伍再度获得了周恩来接见。作为队长,黄汝光排在第一位,“总理第一个就是和我握的手。”黄汝光是台山市体育局局长黄超峰的父亲,尽管身体大不如以往,而且身在美国,但在接受体育画报记者越洋电话采访中,他仍然难掩激动: “现在看到的那张照片,和总理握手的是我当时一个队友。”
  “当时的闪光灯是用灯泡来代替,拍一张照片灯泡就可能烧掉一个,间隙要不断换灯泡,于是摄影师口袋里装满了灯泡。总理和我握手时,可能是摄影师紧张,加上没抓拍好,就错过了。”但周恩来却记住了黄汝光,他指着黄和队友问,“你们几个去年在青岛打球吧?”黄连连点头。
  黄汝光当年的队友廖家瑞也参与了那次接见。在他的头脑里,一直留存着当年参与排球的本真。
  “当时,有钱人家买个皮球,穷孩子就用废字纸或碎布片扎个纸球布球玩。村头巷口,在空地或晒谷场的树边,用两根竹杆拉起一条麻绳,或以晾晒衣服的竹篙当球网。发过去,打过来,飞身救球。这里的人,自小练成一副灵活的好身手。”
  73岁的廖家瑞是台山冲蒌人,由于早年运动留下的伤病,他靠在木质椅子上。但每次谈及台山或者排球二字,他都会习惯性地想站起,并作出扣杀动作。“排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血液。”
  9月底,在广州前往台山的长途客车上,体育画报记者看到了沿途的小山村,年纪小一点的孩子们依旧会用这样的办法嬉戏着练球。一个孩子拉着一条绳子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小树或者墙上做成简易球网。与当年不同的是,如今的球不再是“纸制”排球,而是相对廉价的橡胶排球。作为台山排球的辉煌亲历者,廖家瑞归纳起来有如下的原因:一是拥有一批有志于排球事业的队员教练。他们在排球传统教育熏陶下,自觉训练、勤学肯钻。
  二是台山人继承和发扬台山排球的传统打法,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2、3号位快速独特进攻战术,以矮打高,以快打慢,发球抢攻,形成一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术体系。
  三就是扎根群众的生命力。台山的排球队员大多技术全面,直到如今,观看过台山九人男排比赛的人都认为,台山很不错。


祝愿台山排球插上腾飞的翅膀展翅翱翔!
73年的全国联赛台山赛区.jpg
澳大利亚来访.jpg
陈忠和到仿.jpg
俄罗斯中央陆军来仿.jpg
普遍的台山排球.jpg
台山乡村排球比赛.jpg
中国女排VS台山男排.jpg
周恩来到访.gif
周恩来到访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7 0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数第3张4号位那个怎么那么像张越红啊?
我貌似记得08年集训没有张越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0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噻 那张赤脚打球的真是猛  貌似是水泥地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0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我非常热爱排球我自己也是台山人
所以让大家了解一下而以
要等两个小时才能发贴 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0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rry 于 2009-11-7 01:30 编辑

樓主的文章是來自:http://sports.sohu.com/20091015/n267365348.shtml

原文是在體育畫報。

既然是轉載人家文章就應該註明。

這種在印刷媒的專題報導也應該張貼在新聞發布會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4: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LZ新人应该不知道,下次注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7: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广东的排球也能发展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赤脚的2号位斜线貌似打的很赞,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0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叹啊,还是得支持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12-1 10:49 , Processed in 0.40538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