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9965|回复: 47

最新的百家姓排名,看看你排第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 2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的百家姓排名,看你排第几??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第101--200个是:

庞樊兰殷施 陶洪翟安颜
倪严牛温芦 季俞章鲁葛
伍韦申尤毕 聂丛焦向柳
邢路岳齐沿 梅莫庄辛管
祝左涂谷祁 时舒耿牟卜
路詹关苗凌 费纪靳盛童
欧甄项曲成 游阳裴席卫
查屈鲍位覃 霍翁隋植甘
景薄单包司 柏宁柯阮桂
闵欧阳解强 柴华车冉房

看看你排第几?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的百家姓排名,看你排第几??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第101--200个是:

庞樊兰殷施 陶洪翟安颜
倪严牛温芦 季俞章鲁葛
伍韦申尤毕 聂丛焦向柳
邢路岳齐沿 梅莫庄辛管
祝左涂谷祁 时舒耿牟卜
路詹关苗凌 费纪靳盛童
欧甄项曲成 游阳裴席卫
查屈鲍位覃 霍翁隋植甘
景薄单包司 柏宁柯阮桂
闵欧阳解强 柴华车冉房

看看你排第几?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传统的百家姓
中 华 百 家 姓 一 览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郗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库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母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後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是显赫于世。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就可以看出当年毕公高之后裔的显赫情形了。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神气万分的一个姓氏,那么,当时姓毕的人又如何了?这个问题,只要稍一思量,便不难明了,因为,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现在的毕姓,正是这样来的,算起来跟姓魏的人,根本就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徒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东平毕家的出人头地,只要举几个例子,就可以一目了然。譬如,三国时在曹魏跟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就统统都是山东省的东平县人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卞、曹两氏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



  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
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高士卞随。据该书的记载,这
位卞随的事迹是这样的:“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元,以让卞随,卞
随辞曰:‘后之代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
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询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于
颍水而死。”

  到了大约3000年以前的周代,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一带,又出现
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记载的:“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
采卞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以为氏,鲁有卞庄子,楚有卞和
”,以及《广韵》上所同样指出的:“周曹叔之后,曹之支子封于卞,
遂建族。”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后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
自曹氏,这么说来,曹、卞两氏很显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传,
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联姻的习俗,看来倒的确
是“事出有因”的。

  “和氏之璧”,在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当年赵
国的蔺相如,曾经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以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为
它创下了那一页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史实。而这件至宝,正是由
春秋时代的楚国人卞和所发现的,所以才会被名之为“和氏之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祭古时通用 姓氏系承仲胡

  

  关于蔡氏的姓氏来源,历来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而肯定的记载,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于蔡,子孙以国为氏,晋有蔡墨,秦相蔡泽,望出济阳,蔡、祭,古通用。”

  《性纂》上也指出:“周、蔡叔度既死,其子曰胡,续封,是为蔡仲,后因氏焉。”

  另外,还有一项明代的归震川《华亭蔡氏新谱序》,把蔡氏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为清楚。该序文是这样记载的:“蔡之先出于周文王,而蔡叔度,武王之同母弟,以武庚之乱迁,其子胡,能改行,率德驯善,周公举以为鲁卿土,复封之蔡,尚书,蔡仲之命是也。今蔡州有蔡城,其后平侯徙居今新蔡,昭侯徙州来,今寿州也,后二十六年灭于楚。”

  由上述的记载,有关蔡氏的来源便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了。他们在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现在河南省的上蔡县一带,传到蔡平侯的时候,其他被野心勃勃的楚国所夺,就随着平王东迁,被改封于现有的河南省新蔡县。到了昭侯之时,楚国“阴魂不散”又动脑筋到蔡国的头上,他们不得已,只好又迁徙到下蔡,也就是现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地方。不过,他们对楚国一让再让,却仍然不能使楚国“感动”,最后还是难逃被强楚所灭的命运。于是,曾经在周朝初年一度掀起满天风云的蔡国,自此在历史上消失,而他们的后裔,却世代繁衍,同时表现卓越出色,终于成为了一个族大人众的著名姓氏。

  蔡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当得上“杰出卓越”四个字而无愧。汉代的数百年间,蔡氏的表现更加不得了,造纸的蔡伦,至孝的蔡顺,以及定六经文字的蔡邕,都是在历史上闪耀着无比光华的名字。他们的大名,千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他们的事迹,更早已深入民心。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一位宦官,由于有才学而深受皇帝的器重,后来并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所发明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其制作方法依照《本草纲目》的记载,是这样的:“东汉和帝时,桂阳蔡伦始采树皮,故帛、鱼网、麻缯,煮烂造纸,天下乃通用之。”

  蔡邕在当时名望的崇高,真可以说是如日之中天,《后汉书》还记载有他的另一段故事说,当董卓当了汉献帝的司空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曾经强迫他出来做官,并且“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虽然不是好人,后来在王允诛董卓之后,他甚至被连累而冤枉死于狱中,但当时蔡邕的响亮声誉,却已足令后世子孙引以自豪自傲。

  “文姬归汉“的女主角蔡文姬,则是蔡邕的女儿,她在离别胡夫及胡子时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和她当着曹操的面诵忆所读四百余篇坟籍的故事,一样的有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姓黄帝后裔 源自山东南移

  对于曹姓的姓源,《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姓,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13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为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看来,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虽然也是黄帝一系的血统,但在宗系上却跟黄帝隔得远了些。后来由周文王的儿子振铎所创的曹氏,则是黄帝的姬姓嫡系后裔,跟黄帝的关系,算起来近得多,不过,殊途同归,天下曹姓都是发源于黄帝,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曹姓跟朱姓的关系,显然也十分密切,朱姓是发源于周代的邾国,邾国则是由曹姓之人所建立。根据《姓纂》的记载,当时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周武王把颛顼的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安封在邾国,后来邾国为楚所灭,于是,安的子孙有的复姓为曹,有的则以国为氏,改姓了朱。如果真是如此,则姓曹的人当中,应该有一部分跟姓朱的人是同宗。

  这两支曹姓的发源地,当然也有不同。传自颛顼嬴姓的一支,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邹县的东南一带;传自黄帝姬姓的一支,则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的定陶县一带。两支曹姓的发源之地虽然不同,却相距不远,都在山东省境内。所以,曹姓可以说最早全是来自山东。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就被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这是根据《隋书》上所说的“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即以曹为氏。”因此,现在姓曹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宗系,恐怕得费一番功夫才能达成心愿。

  曹姓的南迁,根据考证,是开始于唐朝末年的民族大迁移的时期。他们的祖先,为避当时的黄巢之乱,辗转入闽,定居于漳州,后来曹姓子孙逐渐繁衍于福建南部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岑姓系承周渠 显赫汉唐两代

  岑,是出现于周代初期的一个姓氏,算起来已经有了3000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姓姓源,是见诸秦相吕不韦所著的那一部自称“有能增减一字者即以千金赏之”的《吕氏春秋》。

  该书指出:“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指出:“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3000年前,周朝的开国天子把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子渠封为岑,子孙以国为氏,就产生了“岑”这个古老的姓氏。当时的岑邑,根据考证,是在今陕西省的韩城县境内,可见得后世姓岑的汉人,最初都是发源于这个地方。

  另外,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的:“望出南阳,又,两越娌人多岑姓”,则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的。现在,广西省苍梧县的西南有一县名为岑溪,贵州有一个叫做岑巩的地方,可能跟当地的众多岑姓,不无关系。不过,源自古公亶父的汉族岑姓,后来主要是繁衍于河南省的南阳一带,所以只要按着自己家族的播迁经过逐步推溯,今日岑姓的人士也不难找到自己的真正血统和来处。

  在历史上,岑姓曾经是一个光彩而神气的姓氏,尤其是汉、唐两代,棘阳的岑家人材辈出,出将入相,显赫万分,他们的子弟备受朝廷的重视,岑家也俨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汉代的棘里,就是现在河南省新野县的东北。

  棘阳岑家的崭露头角,是开始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之时,而头一个把这个家族引领上青云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将岑彭。自岑彭之后,岑氏就扶摇直上,历经南北朝和唐朝,前后差不多1000年间,所享声誉始终不衰。

  前清时代,最南方的广西省,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大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名将岑毓英。中法之役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姓历史悠久异常



  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似乎相当不少,有一位
占月的常仪,还有一位曾经被任命为大司空的常先。因此,后世许多学
者都认为,我国的常姓应该是在5000年以前就有了的,历史悠久异常。

  《姓氏考略》上就是这样说的:“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
为大司空,常姓当出此”。此外,唐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通志
氏族略》也指出:“黄帝臣常先之后。”可见得常姓的出现于古远黄帝
时代是被许多学者所普遍采认的。

  被后世认为最正确的常氏出处,是《姓纂》和《通志氏族略》
二书所同时记载的:“卫康叔支孙封常邑,因氏焉。”卫是春秋时代的
一个诸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当时卫国所拥有的土地,是现在
沿着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跟周室的其他诸侯比较起来,卫国的
寿祚还特别的长,历经周朝春秋,战国的漫长八、九百年,眼看许多曾
经赫赫不可一世的诸侯纷纷被灭,而卫国仍然屹立不移,连那位号称统
一天下的秦始皇都没有能够动摇他们,一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国亡。

  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而
我国的常姓,正是当时卫国所封出去的一个采邑,其始祖则为卫康叔的
孙子。因此,推算起来,卫康叔既然是周武王的兄弟,则常姓自然也是
源自最为神气的周文王姬姓了。他们跟后世姓卫的人士,同时还应该是
同一血脉的人,因为卫康叔的后裔,后来在国亡之后也曾以国为氏而姓
卫。

  卫国被秦二世所灭,是在大约2200年以前的事,则我国常姓的
出现,自也在这个时候。这个姓氏出现之后,很快地出人头地,在稍后
的汉朝初年,便已由一位叫作常惠的太原人士,光耀门庭。

  常惠的成名,跟著名的持节牧羊的苏武一样是由于追随苏武出
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而始终持节不屈。他是在汉武帝时走的,获释返
国已经到了汉昭帝的朝代,就被拜为光禄大夫,荣耀异常。后来班固作
《汉书》,并且特别为他列传,指出:“惠,太原人,甘露中为右将军
”,名垂史册。

  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我国常姓主要有太原、平原两望族,太
原即今山西太原,平原为今山东一带,并且繁衍滋长为当地的望族。这
种情形,只要看历代常姓名人的出身地方,就不难了解了。

  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在唐朝以前还算是一处荆蛮之地,人
烟不多,教化亦未行。到了大约1200年以前唐德宗建中年间,由于出了
一位叫作常衮的贤士,才把这种情况逐渐地改变了。在他的苦心教化之
下,“荆蛮”之人也慢慢地知书懂礼,全盘接受了中原的文化,闽、粤
之地,自此不再被人视为未开化的落后地区,而逐渐地有人愿意向南播
迁,造成了中华民族在南方的繁荣滋长。

  另外,在宋代之时,还出现过一支新加入的常氏,那就是《通
志氏族略》所指的:“恒氏,避宋讳改为常。”恒氏,根据《世本》的
记载,是楚大夫恒惠公之后,这位恒惠公的后裔,不是姓恒,就是姓常
,而且主要繁衍于江苏的东海一带,所以有一部分常氏,跟恒氏实际上
是一家人,不宜联姻。

  明代是常氏大露锋芒的时期,论起当代的常氏名人,仅仅一位
垂名千古的大将常遇春,便足以叫后世的子孙傲视人前了。

  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曾经从安
徽一路打到顺天,凭着这份彪炳的汗马功劳,后来常遇春在朝廷的显赫
,是不难想像的,他累任中书、右丞相,并被封为鄂国公,开平王,可
谓实至名归。这位赶走蒙古人,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名将,据传生
平沉毅果敢,善抚士卒,不习书史,而用兵往往与古代的兵法相合。他
并自言能将10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在军中又有“常十万”的尊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姓系承田氏 望出鲁国等地

  车氏,若论来源,最古是黄帝臣有车区,次则秦公族有子车氏后以车为氏。但在2000年前又有由田氏分出来的。

  车氏的分自田氏,历来有关的古籍都记载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指出:“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因为氏,望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通志氏族略》也指出:“汉武帝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出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

  原来,依照正史的记载,汉武帝驾崩,戾太子继位为昭帝。由于当时田千秋的年事已高,每天步行朝见很不方便,所以汉昭帝才特准这位大恩人坐着小车出入宫殿,而赢得了“车丞相”的响亮名号。

  在君主至尊至上的当时,能够坐着车子出入宫殿,是空前的殊荣,因此田千秋的子孙就此改以车为氏,使这份殊荣随着家族的繁衍而千秋万世传留下来。

  追本溯源于山东,却发迹于陕西长陵的车氏子孙,后来又很快地往回走,而在老家山东,以及湖南、淮南、河南等地繁衍开来,成为这些地方的著名姓氏。一向被人所熟悉的“囊萤照读”故事的主人翁车胤,便是晋朝时的南平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蓝山人。

  提起“囊萤照读”的故事,相信每一个人都耳熟能详,衷心敬佩,甚至连日本人,长久以来也经常拿这个可敬可佩的苦读故事,来教谕他们的子弟。

  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从别处来中国定居的胡人之中,也有改以车为姓的。《魏书官氏志》所记载的:“车裩氏,车非氏,均改为车氏”,正是这个意思 。

  如上所述,车氏家族,是由两支“人马”组织而成的。一支是汉代“车丞相”田千秋的后裔,一支则是南北朝时来华的胡人。不过,依照《世本》以及《姓氏考略》等书的记载,则车氏还有另支,那就是:“黄帝臣有车区,秦公族有子车氏”。如果此说属实,那么,车氏家族的历史,是更加的久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妫完因故奔齐 创造早期陈姓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姓的来源


  在新加坡“成”姓是一个偏姓,姓“成”的人不多,如果有人自
我介绍姓“成”,对方自然而然想到他一定是姓“陈”或“程”,而
不会想到他姓“成”。当姓“成”的人向对方解释清楚是成功的“成”
之时,对方也许会很惊奇地问:“有这个姓吗?你们是不是蒙古大帝
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并不是姓“成”)。

  其实,成氏的历史源远流长,成氏族人不是蒙古人,而是真正的
汉人,他们是周文王的儿子成伯的后裔,成伯字邝叔,封地在“成邑”
(地名),现在的河南省荣阳县汜水镇。成伯的子孙以封地为姓,这
就是“成”姓之始。

  经过4000年的漫长岁月,汉民族的多次迁徙,成伯的后裔迁徙到
各省各县,其中一些成氏族人南下广东省与广西省。成氏宗亲会副会
长成立超说,根据设在怡保的新马成氏宗亲会的会员名册的记录,在
300多名会员当中,人数最多的是广东云浮县,其次是广西容县、广
东清远县、英德县、增城县、信宜县、潮安县、番禺县和连州县等。

  成立超又说,新加坡的成氏宗亲当中则以潮州人居多,福建人和
广东人较少。在台湾的成氏宗亲以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人占多数,
其次是福建金门人。在香港西贡有一个成家村,那里的居民全是姓
“成”,他们是祖籍广东宝安县的的客家人。

  姓“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历代都有杰出的名人。春秋时代
的成连是著名的琴师,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们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随
成连学琴3年而成为天下妙手。

  成氏族人武将辈出,其中以成得臣最负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
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名将,官拜令尹(相当于宰相),晋楚两国在城濮
交战时,晋文公闻其名而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可惜他后来因战败
而拔佩剑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将是成丹,他是汉朝的著名将领,
因战功显赫而受封为襄邑王。

  在文学、医学等方面,成氏族人也有杰出的人才,如成公绥,他
是西晋的文学家,好音律,擅辞赋,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
英是著名的道教学者,号“西华法师”,曾注《庄子》一书(即《南
华真经注疏》),另著有《道德经义疏》。宋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
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精深,著有《注解伤寒论》、《明理
论》等。

  以近代而言,成氏族人的杰出人物有评剧鼻祖成兆才(1874—
1929)、著名报人成舍我和著名理论家成仿吾。

  成兆才字捷三,艺名东来顺,河北省滦南县人。他在华北冀东地
区提倡评剧、河北梆子戏、京剧等。他对评剧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创作改编评剧脚本百余种,人们在他的家乡为他塑像,并建立成兆才
纪念馆。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报》编辑,主办过《世界日报》,后在台
北创立世界新闻专门学校,自任校长。成仿吾则是中共著名的理论家,
早期创造社的主将,与当时的郭沫若齐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姓源流追溯 祝融氏重黎后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程氏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曾经出任火官“祝融氏”的重黎,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关于程氏的来源,有关古籍的记载很多,包括《姓纂》所记载的:“颛顼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其后也”;《万姓统谱》所说的:“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望出广平、安定”;以及《广韵》上所记述的:“商封重黎之后于程,因以为氏”等等。

  综合以上的文述,程氏的先祖应该是“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子孙。由于在商朝时有一位程伯休父在朝廷上贵为大司马,并且被封食采于一个叫作程的地方而得姓。依此推算,程氏之得姓,大约已经有了4000年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光辉的大家族。

  另外,根据《左传》的杜注,在春秋时代的晋国,除了上述源自重黎的程氏之外,还出现了第二支以程为姓的家族,那就是荀氏后裔的改以程为姓。《左传》的那段注解是这样说的:“晋荀氏支子食采于程,以邑为氏。”

  春秋时代晋国的荀氏,是一个著名而尊贵的家族,世代都很显达。依照《姓纂》的记载,荀氏是“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之后以国为氏”,其后并分为旬氏、程氏、知氏、辅氏。换言之,出现于春秋时代的第二支程氏,应该也是周文王的后裔,而周文王则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两支程氏的得姓尽管有先后之别,但认真的追溯起来,实际上根本都是一父所生,仅仅是殊途而同归罢了。

  程氏老早便称盛于北方,还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其中,最为明显的可以说莫过于秦始皇时创造隶书的程邈的现身说法。因为,这位对精美奥妙的中国文字有不朽贡献的历史人物,正是当时的下杜人,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县人。程邈的创造隶书,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之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根据史载,当初他并没有十分响亮的地位和名气,仅仅是一名小小的县吏而已,而且,不久之后还因得罪人而被关在云阳的牢狱里,没想到漫漫无期的铁窗岁月,却给带来了傲视人寰的辉煌成就。他以10年时间构思,把大小篆蜕变而成隶书3000字。当时不但在秦始皇的激赏之下被赦出狱,还被封为御史的高官,而且使得中国文字自此定型,丰功伟迹堪称与日月同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姓以居为氏 望出河南西平

  池氏,是由于其祖先居住于池边,而得姓。《风俗通》所说的:“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述的:“以居为姓也,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仲侯鱼”,即为明证。

  这个一向显得族不繁人不多的姓氏,大致是出现距今2000多年以前秦、汉之际的河南陈留地方。据说,后来在同省的西平县,池姓的人家一直很多,这就是《姓氏考略》一书所说的:“陈留有池氏,秦丞相池子华是,望出西平。”

  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池氏,经过长时期的辗转播迁,到了明、清之际,大量出现于最南方的福建、广东、以及云南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辛苦了,写了这么多我都看不过来,
顶一下,支持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 2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的是哪一年的百家姓啊?



现在明明是

李王张刘  陈杨赵黄......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mickeybaby2006-08-01 23:24发表的“”:
楼主发的是哪一年的百家姓啊?



现在明明是
.......
那个应该不是按照人数的,是传统观念上的“百家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姓始祖显赫 左右早期政治
  这一个辉煌的钜族著姓,有一个比许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关于范姓的姓源,根据《姓纂》的记载是这样的:“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

  由此可见,范氏的始祖,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一支子孙历经虞舜、夏、商诸代,都称为唐杜氏,入周被改封于杜,不久被周宣王所灭,当时杜伯的儿子就跑到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改姓为士,传到他的曾孙士会的时候,做了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于是,士会的子孙也按照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统统姓了范,而一直繁衍到现在。

  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更已显赫万分,自士会以后,范武子、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钜族之一。

  2000多年以前就发迹于晋国的范氏,后来是高平的望族,古时的高平,就是现在山西省的高平县,位置在晋城县的北面。换言之,以后各地的范姓人家,有很多都是发源于山西,跟山西的范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卧薪尝胆, 勾践复国”中的范蠡,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范蠡的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的懂得急流勇退。据传,勾践复国之后,把范蠡高封为上将军,可是他却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并且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与同患难,而难同安乐,所以毅然辞去高官厚俸,乘舟浮海以行,而且从此未返越国。

  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功成身退之后,据说是改名换姓历游齐、陶等地,后来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结果却变成了巨富,自号为陶朱公。他的一生,真可以说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3: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个以樊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孙


  对于樊姓的来源,唐朝学者所著的《姓纂》一书是这样认为的:“周
文王子虞仲之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今河南阳樊是也。周有
樊穆仲,字山甫,樊仲皮, 樊济,并其后也, 南阳。”

   依照这项记载看来,头一个以樊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孙,他由于担
任周天子的卿士,同时食采于樊,所以也跟当时许多拥有采邑的人一样,
“以邑命氏”而姓了樊。这样推算起来,周文王后裔之有人以樊为姓,至
少已经有3000年历史。

   历史上,樊姓的知名人士很多,最著名的则有樊于期与樊哙。

   樊于期本来是秦始皇麾下的大将,因故而避罪于燕国,受到太子丹的
礼遇,只是秦始皇却想尽办法要把他捉回去治罪。就在这时候,荆轲正好
准备到泰国去行刺,却苦于没有接近秦始皇的借口,于是就想到“愿得于
期首以献秦王”。在这种情形下,樊于期只好为了除去暴秦的壮举而牺牲
性命,自己刎颈而死,让荆轲提着他的首级去见秦王。荆轲刺秦,最后虽
然没有成功,但樊于期的大名却自此永垂青史。

   楚、汉之争,樊哙在鸿门宴上勇救其主刘邦的故事,通过司马迁的一
支花妙笔,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樊哙的大名也因而无人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9-21 08:43 , Processed in 0.5294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