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901|回复: 4

万人助学我们正伸援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7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仑小朋友袁梦阳向台江小朋友邰铁军学吹芦苼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仑小朋友袁梦阳向台江小朋友邰铁军学吹芦苼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5月14日北仑影剧院广场“真情90分钟”感动的不少市民都在问,市里什么时候还举行这样的助学活动?能不能组织大家到贵州去看看自己结对的贫困孩子———助学贵州贫困学子不仅成了市民近期关注的焦点,而且爱心接力棒也已开始由北仑传到了宁波。7月15日,宁波市扶贫办、宁波电视台和宁波晚报推出了“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大型广场助学活动,将再一次把助学贵州活动推向高潮。


5名记者走进贵州

7月19日,本报两名记者和宁波电视台的3名记者,走进贵州贫困山区采访。这是本报记者第二次走进贵州。在10天的采访中,采访小组先后到达我市对口帮扶的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兴义、普安、晴隆、雷山、凯里、黄平等6个县(市)区。

从7月19日至30日,本报记者发出了14篇报道。如果说,本报记者第一次走进贵州时,心灵是被贵州孩子的贫困震撼,那么这一次,本报记者则更多地是为宁波人助学贵州的这份爱心和热心所感动———两名宁海人使3个晴隆孤儿姐弟重新回到校园;镇海中学为普安人培养出了第一个清华大学学生;“宁波先生”朱英龙在当地3年助学5000多万元……尽管两地相隔千山万水,但宁波人的爱心和热心在贵州大地上涌动……

两地孩子共享蓝天

7月25日,受北仑团区委的邀请,台江县团区委组织的24名家境贫困的学生来到北仑参加“心手相连,共享蓝天”夏令营活动。

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24名孩子入住在与他们结对的北仑市民家庭。在活动组织方的精心安排下,两地的48个小朋友亲眼目睹了宁波的现代化发展成果,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谈起这次在全国都很少见的“扶贫夏令营”活动,负责牵头组织的北仑区宣传部部长邬志刚认为,这次活动,一方面让贵州孩子走出大山打开了眼界,感受北仑人民的爱心和鼓励;另一方面对我们本地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也是一次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20位市民爱心回访

在宁波市各界对“民间助学贵州”的关注不断升温的背景下,7月31日,本报从200多个报名家庭中挑选了20位市民组成了“市民爱心回访团”,与24名台江孩子同机前往贵州,到台江县看望他们所结对的孩子。

8月1日,当“爱心团”租来的3辆小面包车在悬崖绝壁的公路上走了1个多小时后,大家终于来到了素有“台江西藏”之称的台江县方召乡李子小学。世代不通车的李子村去年年底刚通了机耕路,20位宁波市民是他们的第一批“省外来客”。当听说村里五间破烂不堪的木房子要容纳180个小学生上课,市民们的心被揪紧了。

20个优秀学生在泪花中被宁波市民和一同前去采访的贵州媒体记者抢着结对。贵州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张庆十记者告诉我们,“你们宁波人来到了我们贵州人恐怕都不知道的山沟沟,我们感谢你们!”

8月3日,《贵州都市报》、贵州电视台公共频道黄金时段新闻栏目《百姓关注》争相报道了宁波市民在台江助学的新闻,其中一条电视新闻的标题是:来自远方的爱。

万人助学如火如荼

8月4日,由宁波市扶贫办、宁波电视台和宁波晚报联合举办的“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民间助学活动正式启动,近万名贵州贫困生的情况登记表经当地政府审核后送达宁波市扶贫办。

活动热线开通3天,300名贵州贫困学子被提前结对走,主办单位设在海曙大厦11楼的助学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结对的市民。他们中有宁波市关工委主任张永祥老人;有在船上当大副、托朋友前来的象山人吴俊杰先生;有家住江东区彩虹南路的仲美玉女士,她拿出6000元钱资助两名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贵州大学新生;有市外经贸系统的干部职工,他们与300多名贵州贫困学生结成了助学对子;有鄞州银行员工,他们也认助了120名贵州贫困学生;还有宁波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黄斌,他和老伴一起来到助学办公室,一口气资助了11名贵州贫困初中生……

爱心在不断放大,我们期待,8月19日的甬城,一个助学奇迹将在市民的参与中被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4: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人物物

“张家助学团”

爱心大比拼

在本报组织的“市民爱心回访团”中,有一个来自北仑的“张家助学团”,这就是张素君夫妇和她的弟弟张益明一家。张素君夫妇每看望一个结对助学的孩子,都要给孩子家拎上一袋大米和几公斤猪肉,他们还为一名近视的“台江女儿”配了眼镜,耐心说服所结对孤儿的婶婶要继续供孩子上学。与姐姐相比,弟弟张益明也不甘落后,他的女儿张佳薇给台江小朋友带去了自己画的油画,还拎去了书包,里面塞得鼓鼓囊囊,都是精心挑选的学习用品。

黄斌

结对达到122人

8月12日下午,以助学而出名的宁波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黄斌和老伴一起来到“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办公室,一口气资助了10名贵州贫困初中生,并当场将3000元首批助学款交给了工作人员。当他们听说有一个父亲因吸毒被劳教、母亲离家出走的女孩,好几个市民都想捐助她,但考虑到她特殊的家境而放弃的事后,便将身上所有的零钱都掏出来,凑足了150元,交给工作人员,说这个女孩他们结了。“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她是无辜的,应该得到帮助。”黄斌老人说。这位善良的黄斌老人从1996年至今,已经和全国各地的122名贫困生结成了助学对子,仅贵州孩子就有80多名。今年3月,他和老伴还特地乘火车到贵州省望谟县看望了他们资助的60多名贫困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4: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人助学

进程表

7月19日,本报记者和宁波电视台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深入贵州省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采访,这是本报记者第二次进入贵州采访结对助学活动。

7月25日,受北仑团区委和热心市民励宁的邀请,贵州省台江县24名贫困学生和方召乡巫脚交小学的6名老师来北仑参加“心手相连,共享蓝天”夏令营活动。

7月28日,知青张义恩在宁波晚报社见到了从贵州台江来北仑参加夏令营活动的24名贫困学生,他讲述了自己在贵州的美好回忆,勉励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改变贵州大山的命运。

7月31日,本报组织的由20位热心市民组成的“市民爱心回访团”起程赴贵州台江助学。

8月1日,“市民爱心回访团”在台江县李子小学扶贫助学。

8月4日,“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正式启动。

8月8日,《人民日报》以“五千里山海情”为题,报道了宁波媒体赴贵州扶贫采访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2-26 03:47 , Processed in 0.2615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