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488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4-7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本帖最后由 宇文亮 于 2011-5-15 10:56 编辑
趁着男双决赛的功夫,大概写写自己的感受吧!
无论蔡猛怎么鼓吹女子技术多么男性化,女线仍然处于摆速阶段,一旦退台还是相对被动的,中近台仍然是主战场,这场决赛尤其明显,两个人都很不愿意退台,有机会就会回到中近台,远台球似乎是一次都没有出现。
先说说,乔云萍带出来的李晓霞,山东女线的反手能力,一向是有传统的,这也导致李晓霞相对而言正反手比较匀衡,或者说反手能力相对较强,但这个强并没有强到以反手可以与正手并驾齐驱的能力上,杀板还是要回归到正手的,对反手过多的依赖,或者说,正手使用率的偏低或者说太低,是我认为的李晓霞失利的三个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发接发上的弱势,发球上比丁宁要差不少,而接丁宁发球,又总是接不顺,发接发的全面弱势,导致自己的发抢打不出来,但一到关键时刻丁宁就靠发抢得分,屡用不爽;第三个原因,要回归到心态,或者说心理上,虽然肘子貌似和景山在就此事吵架,但以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很负责的说,心理对竞技体育的影响,远远大于普通球迷的假设,不是简单的说辞,有过竞技体育经历的人,或许更能理解。对于乒乓球如此精细的运动而言,很细微的变动,就会导致出球质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心理状态的变化对技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关键比赛关键球上,将是成倍放大的。第一局时,虽然从1平打到10平,但实际上,从场面上,从主动权上,是在李晓霞这边的,但顶到最后两分,丁宁拿下了,李晓霞明显开始急躁,思路很不清楚,反映到第二三局上,自我调整不足,比如,几次正手的失误都是打在拍沿儿上,这个时候,其实完全可以调整一下站位,半步就够用了,没必要太坚持赛前自己的战术安排,球是圆的,人是活的,都是可调整的,顶过这阶段,还可以再回来的。但在丢了三局以后,李晓霞相对放得开一些了,当然,丁宁也出现了心理的波动,特别是在第五局的最后几分,李晓霞凶了,正手运动也主动了。
但胜负手出现第六局7平的那一分,之前是李晓霞领先2-4分左右的样子,慢慢被丁宁追,追到6-7后的这个球,成为关键。丁宁使用杀手锏,发抢!侧身位暴冲斜线,李晓霞很机敏的连吸带捂了一板,直奔丁宁正手,并且球比较短,掉的又快,李晓霞明显没有做还原动作,没有准备第二板,但丁宁在重心几乎丢掉的情况捞回来一个半高球,但这个半高球多少有点拱,李晓霞靠第二反应去处理这个球,可惜这个球不仅仅有点拱,还有点侧拐,直奔李晓霞反手而去,李晓霞先准备反手,但临时决定侧身,没想到,侧身后发现,球已经拱到自己身上,在基本没角度发力的情况下,回球下网。这球之后,李晓霞士气殆尽,而丁宁信心坚定下来,顺利拿下比赛。
突然发现说了好多废话啊,简单说两句丁宁吧,相对于李晓霞,前三板上有优势,但她很聪明,没完全依赖前三板,基本的思路是,我先在回合球上/相持球上,屏住李晓霞,发挥北京队防守的特点,在回合中以防为主。这样,以短制长,但尽量保证丢分不要太多,先顶的李晓霞有点心虚再说。然后再用发接发和发抢,去拿关键球/关键分。我觉得丁宁未来需要进步的地方是,在相持中如何发挥反手斜线的威力,如何在相持中结合节奏的变化。
哈哈,马琳输球了,真好! |
决赛, 女子, 女子, 女子, 女子, 女子, 女子, 山东, 世乒赛, 世乒赛, 世乒赛, 世乒赛, 世乒赛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