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373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10-2-5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9月5日,十一高体育馆,刚刚拿到2012年全国中学生女排联赛冠军的小花们正在主教练赵成九的带领下挥汗如雨,击打着排球。而广州恒大女排的触角却悄悄伸向了这支学生军——身高1.88米的二传手樊响被“铁榔头”朗平相中,同时开出了丰厚的加盟条件:直接升入一队,确保大学本硕连读,外加退役后在广东安置工作。一个星期后,樊响南下广州,正式加盟广州恒大女排。
点燃火种: 承载吉林排球复兴希望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一批老将被彻底榨干,成绩也回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8强。在这个轮回中,中国女排后继乏人的现实更加严峻,而帅位也如烫手山芋,无人愿接。繁华落尽更思春。中国女排成绩滑坡,国人不满意,但如果知道国内排球运动的普及程度还不如泰国时,不知球迷作何感想。“我们去日本交流时,发现日本的排球普及率很高,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有自己的排球队,人才培养体系非常完备。而我们的近邻泰国的排球普及率也高于我们。”赵成九说。
数据显示,现在国内从事排球专业训练的女运动员仅千余人,从事业余训练的不足2000人。不过,在这3000余人中,十一高女排的比例非常小,但却承载着吉林排球复兴的希望。 2002年,长春十一高中成立了男女排球队,目标就是夺得省内高中排球赛冠军,走向全国。不过,在这之前,我省中学生男排冠军宝座一直由吉林市毓文中学把持,女排冠军则被延吉市二中垄断,刚刚起步的十一高排球队只能摸索着前进。十年磨一剑,这支学生军打破传统强队的垄断,连续十年获得吉林省中学生排球赛冠军;2007年和2009年,女排和男排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季军;2009年和2011年两次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其中女排获得第六名(吉林省中学生参加此项赛会的球类项目最好成绩);2012年女排又将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冠军收入囊中。经过10年的打拼,十一高排球硕果累累,不仅球队运动成绩喜人,而且大部分球员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以及多所体育院校疯抢一空。此外,史沛鑫、杨万慈、李博文、周禹同分别被八一、江苏、辽宁等专业队要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一高排球也点燃了吉林排球复兴的火种——目前,吉林省体育局田径自行车球类运动管理中心正在与十一高协商,该校女排代表吉林省参加2017年第13届全运会的事宜。
十年磨剑: 又出了一个刘晓宇 1986年,吉林省排球队解散。排球运动自此与吉林省绝缘26年,这期间也远离了六届全运会。受此影响,长春市第45中学、第48中学和第52中学,自2004年起相继解散了自己的排球队。没有龙头,也没有梯队苗子可选,为何十一高还要发展排球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赵成九。作为从十一高走出去的学生,赵成九作为吉林体院排球队的主力夺得了2002年省运会大学组冠军。大学毕业后,赵成九带着自己的排球梦想回到了母校,开始组建排球队。经过10年的发展,十一高排球队不断壮大,除了高中3个年龄段外,还包括初中3个年龄段的小队球员,而当年他带过的3名弟子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归母校,辅佐自己。与体校面临的招生难一样,赵成九最初组建排球队时也遇到了这个困难。不过,为了招到好球员,让学生有好的发展前景,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学校方面采取了多种招生办法。十年磨剑,苦尽甘来。回想成立排球队之初,赵成九道出了招生难的困难。我把招生归为三种类型,一是“推荐型”——去全国体校招生,二是“直招型”——去初中和小学招苗子,三是“偶遇型”——在大街上看孩子是不是打排球的料。”
“偶遇型”招生是一种不拘一格的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樊响。2008年,赵成九去双阳参加一个活动时,活动的位置离双阳晨宇希望中学很近。出于职业的敏感性,赵成九走进学校想找找好苗子,而高出同龄人一头的樊响一下子吸引了他,“那时,她只有13岁,身高达到了1.73米,即便没有基础,如果好好调教,一定能够成才。” 经过与双阳晨宇希望中学校长和家长的积极沟通,樊响来到了十一高中女排。4年的训练,樊响在赵成九的调教下,从一个毫无排球基础的小姑娘变成了一只众多职业队争抢的金凤凰。“樊响是全国高中阶段女排球员身高最高的二传手,她的特点是左手打球,具有二次扣球的优势。”
赵成九说。从高中联赛跳级升入一线职业队,而且升入的是名帅朗平麾下的广州恒大女排,作为启蒙教练,赵成九内心非常高兴,毕竟,这是他10年心血换来的果实。不过,他脸上也流露出了不舍之情,“樊响是我们队的队长,她去恒大可以为我们的小队员起到榜样力量,但也消弱了我们的实力,球队参加全国比赛时成绩会有起伏。但我想,如果持之以恒,我们还会培养出一个樊响来。”
积淀深厚: 像工程一样建设学校体育
作为长春传统的“四大校”,市民看中十一高的是其名列前茅外的升学率,但近几年,篮球和排球也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而足球方面也结出了硕果——李大强和孔翔宇两名高中生成为长春风云足球队的主力球员,他们将征战本月底打响的新赛季全国室内5人制足球联赛。连续两届全国高中男篮联赛冠军、一次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的冠军,以及足球、田径方面涌现出的人才,十一高所倡导的体育理念成为一个富有价值的思考。
“新形势下,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渴求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目标等方面要有前瞻意识,促使我们在育人为本、创新发展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审时度势,顺势而上。前几年,我们的篮球是全国冠军,但并不代表我们现在不重视篮球,我们的想法是依托十一高的体育俱乐部,把学校体育当成一个工程来建设,使之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每一支球队保持在全国一流水平上。”副校长王国良说。重点高中办运动队,一方面体现了体育回归教育的思路,一方面也可以弥补体校招生难的瓶颈。毕竟,作为曾经的“香饽饽”,体校面临的困境,已凸显中国体育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作为一个在基层从教30多年的老体育,体育中心主任肖亚滨说:“很多国家,都是从普通中学培养体育运动员,淡化金牌效应,淡化单一的体育发展模式。作为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我们培养运动员的前提,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确保培养出来的都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练和教师,都姓“教”,本来就是一家人。可一家人也难免有矛盾,如何把体育和文化拧成一股绳,十一高校长朱杰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体育发展是特色,文化教育是生命。在这里既能练好运动技能,又能做好文化学习,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最应该做的。” 在长春十一高中的历史上,“足篮排”三大球均取得过佳绩——从20年前的获得全市“春城杯”高中组足球冠军,到2005年和2006年的两届全国高中男篮联赛冠军,再到2012年的全国中学生女排联赛冠军,长春十一高中走出了一条体育回归学校的新思路。
来源:长春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