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2308|回复: 18

几张图秒懂二传传球的物理奥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4 0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有的吧友问怎么从科学角度来分析二传传球掉头,心血来潮就画了几张图!
其实关于二传传球掉头也不是很高深的知识,只要学过初中物理课的童鞋们应该都可以理解的!
只是有必要先阐述一下“掉头”的概念!
掉头,就是指二传传出球后,球到攻手击球的位置时球下落的速度太快!
而立得住,就是与掉头相反的概念了,球到攻手击球的位置时下落的速度缓慢,有利于攻手踩点和判断击球的线路,虽然那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真的就是球慢下来那么一丁点的时间,就给了攻手更多选择的空间!
下面来上图解释一下不掉头的原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00: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关于自由落体
C:\Documents and Settings\fulin.zhao.CN\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0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桌面的图还传不上来。。诶,白画了!版主还是先删帖吧,回头有办法了再来重发

点评

给你提个建议。 如果图在2M以下,最简单的办法是传到:http://www.chuantu.biz/,再把URL连回来。这很简单。我也直接上传到论坛过,好像有时候不work.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00: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月逍遥 发表于 2015-3-14 00:43
晕。。桌面的图还传不上来。。诶,白画了!版主还是先删帖吧,回头有办法了再来重发

给你提个建议。

如果图在2M以下,最简单的办法是传到:http://www.chuantu.biz/,再把URL连回来。这很简单。我也直接上传到论坛过,好像有时候不work.

点评

QQ剪切功能,,打开任何一个朋友的QQ对话框,再剪切另存为就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0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1:1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mmy2046 于 2015-3-14 01:14 编辑

简单想想,如果简化成质点运动,就是水平分速度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变为0同时垂直速度也为0,此时理想情况挂住了,还挂在最高点。一般估计二传很难做到,球还他妈有形变之类的,表面湍流,旋转。不过这些都不考虑,把排球简化成铅球。在空间上随便画一个高于二传出手点的点,并且二传手考虑成大力水手,确实可以做到都可以挂住。
不过现实当中模型太复杂。
二传通过反复训练形成一个简化的经验公式这样的肌肉记忆
而且很容易想到力量好的,手指力量好的二传容易做到

点评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要分析的不仅是某一个极值点,还有它附近的区间,即在某个窗口内的球攻手都能比较舒服的处理,所谓挂/立得住的球这个窗口也就相应的大些。现在的二传训练时狼妈拿个框让她们往里传也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5 00:04
想到保安那个回复了。。这知识是卧底的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04: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闽江涛涛 发表于 2015-3-14 00:50
给你提个建议。

如果图在2M以下,最简单的办法是传到:http://www.chuantu.biz/,再把URL连回来。这很 ...

QQ剪切功能,,打开任何一个朋友的QQ对话框,再剪切另存为就可以

点评

能剪裁动图玛?如果能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07: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4: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jimmy2046 发表于 2015-3-14 01:11
简单想想,如果简化成质点运动,就是水平分速度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变为0同时垂直速度也为0,此时理想情况挂 ...

想到保安那个回复了。。这知识是卧底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7: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闽江涛涛 于 2015-3-14 07:56 编辑
情有花不结果 发表于 2015-3-14 02:01
QQ剪切功能,,打开任何一个朋友的QQ对话框,再剪切另存为就可以

谢谢了。能剪裁动图玛?如果能就好了。
如果是一般的图片,直接用“Panit”就行了,但动图不行。

点评

what is Panit?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08: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0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闽江涛涛 发表于 2015-3-14 07:53
谢谢了。能剪裁动图玛?如果能就好了。
如果是一般的图片,直接用“Panit”就行了,但动图不行。

what is Panit?

点评

打错了,是paint。 行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1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0: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了,是paint。 行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哲伦 于 2015-3-14 20:02 编辑

我是没想明白,期待你的图释疑,感觉也只适应用于长距离传球,短距离呢,靠近4号位的传球呢,直上直下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0: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jimmy2046 发表于 2015-3-14 01:11
简单想想,如果简化成质点运动,就是水平分速度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变为0同时垂直速度也为0,此时理想情况挂 ...

𠃍。  类似这样,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一 发表于 2015-3-14 10:23
𠃍。  类似这样,对吗?

晕倒,竟然显示不了。类似于一个直角,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0: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运动力学原理,太高深了。
说得简单一点,要想球不”掉头“,二传传出的球不能旋转或者说不能有太强烈的旋转,垫传调整的高球就基本不”掉头“,就是这个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呢?突然好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5 0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jimmy2046 发表于 2015-3-14 01:11
简单想想,如果简化成质点运动,就是水平分速度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变为0同时垂直速度也为0,此时理想情况挂 ...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要分析的不仅是某一个极值点,还有它附近的区间,即在某个窗口内的球攻手都能比较舒服的处理,所谓挂/立得住的球这个窗口也就相应的大些。现在的二传训练时狼妈拿个框让她们往里传也有点这么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闽江涛涛 发表于 2015-3-14 00:50
给你提个建议。

如果图在2M以下,最简单的办法是传到:http://www.chuantu.biz/,再把URL连回来。这很 ...

谢谢,我用那个QQ的方法试试看,但是麻烦版主先把这个帖子删除了,我明天下午再发一个同名贴,两个帖子不方便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5 07: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掉头跟这么一个事有关,就是球的运动跟掉头之前相比不受同一个规律的主要掌控了,导致球的实际位置跟预判的球的位置出现偏差。这个偏差大到影响击球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这个球掉头了。
形象的说,羽毛球的高远球可能最容易理解。羽毛球飞到最高点前,还是以斜抛运动为主,在这第一阶段球的运动主要受重力和斜抛惯性控制,而阻力是相对次要的;但是在最高点附近,迅速转变为以匀速下落为主,之后球的运动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受重力和阻力的平衡力(合力)控制,而原来的斜抛运动惯性已经是相对次要的了。对掉头的球,如果还按照斜抛运动轨迹去判断击球点,就会发现球还没飞过来就早早的开始下落,掉下去了,也就是掉头。
平拉开不容易掉头是因为球的飞行一直以斜抛为主;
高球不容易掉头是因为球到击球点前早早进入第二阶段,所以也不影响人的预判;
转的球容易掉头是因为在掉头之后,这种球相比不转的球更难让人观察、判断、调整,也就是说如果做到了传得球不转,那么即使掉头了一点点,也会因为容易看到球的飞行轨迹细微变化而使人容易进行调整,从而不那么影响击球效果。
所以要解决掉头问题,在控球能力达到一定水准之后,二传得把各种距离的球的可传高度(弧度)进行一个经验总结,找到不会掉头的高球弧度区间、平球弧度区间,避开会掉头的中间那部分距离和弧度的组合;或者不采用这个B计划,直接致力于A计划——找到不挑球的攻手,传给他!
ps:估计是胡扯,因为没验证过,而且水平太挫,自己既传不出来也对掉头球不够敏感,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5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的新贴快点儿发,看了各种的物理学,幼儿园 肄业的我都快石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7-9 09:57 , Processed in 0.36360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