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8327|回复: 55

《青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6 16: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红鹰 于 2016-3-4 13:23 编辑

                                        《青蛇》

(一)

       我听说球迷昵称女排球员孙小清为青蛇,那已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重回南京那阵,白日上班无所事事,每逢周六晚上便和球友们一起相聚到排球场,热身,打防,分组对抗赛,活动结束后,有心情了大家便找个餐厅聚聚,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然后各自回家,倒也是一段难得简单而快乐的日子。
       一天,家住解放路的旋风忽然问我,有兴趣到南部去打球吗?南部?我很诧异。旋风说上次偶然见到南部女排正在训练,便凑进去玩了一会,挺有意思,所以回来便邀我同行。
      原来是这样啊,客居南京数十年,我竟不知南部女排的训练馆就在身边。回头和几个队友商议了一下,又电话了教练唐导,大家都很兴奋,约好几个球友,周六早晨8点,一起在体育馆门口碰头。
      当一群大长腿姑娘们三三两两地走进门,空荡荡的球馆内忽然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活力。大家都好奇地伸长脖子看新鲜,姑娘们估摸着也很意外,大家都有些生分地彼此对视着。
      和教练聊了几句,原来唐导竟然和我们办公室主任以前都是福州军区男排的队友,这世界真是小啊,唐导很客气,问了大家打球一些简单的基本情况,只叮嘱了一句:姑娘们都是靠打排球吃饭的,一会上网对抗时近网球千万要当心,即便崴到也千万不能抽脚。
      我连连点头,这个问题不大,队友们多是大学校队系队的,排球场上跌打滚爬了十多年,谈不上多专业,但基本功多少有些,请教练放心。
      果然,打防时看到有位小姑娘一瘸一拐的,在旁边的小网前一个人独自垫球,估摸是崴脚了,后来知道,可怜的姑娘名叫王春妮。
      大家一边练习,一边好奇地看着姑娘们绕圈慢跑,做热身操,然后便是上网练习散球,平时大家打2米40的球网习惯了,忽然上到24的女网,个个甩开膀子,叮叮咚咚一顿猛砸,爽的一米。当然,都是照着直线扣,这些球场上的基本常识大家都还是懂的。
      那时候好像南部女排正在新老交替之际,主力主攻刘俊基本不上场,副攻奥运亚军刘晓宁留队做了教练,虽然暂有老二传鲍红霞压阵,但南部上场的毕竟多是新队员,技战术配合都有些怯生生的,我们这边的球油子们多有着多年的实战经验,打这么低的女网,扣球就不谈了,什么平拉开啊,近体快啊,背飞啊,交叉啊,双背飞啊,再时不时来几个后攻,姑娘们平日里多是队内对抗,哪里和这种业余排球的游击队员们真刀实枪地较量过,虽然鲍红霞的二次球也常抹得我们头皮稀昏,但整体优势还是我方绝对占了上风,姑娘们虽有身高,但起跳时机若掌握不好,我们这边便照着指尖平打,或者拐着手腕打手出界,有时我们这边四号位的平拉开,对方拦网没跟上,一个直线敲下去,姑娘们躲不开,本能地先用手挡住脸,花容失色地一声惨叫,场边的教练立马勃然大怒,跟着对姑娘就是一通劈头盖脸的斥责,搞得我们倒像是做错了事的学生,有些手足无措了。
       第一次较量,姑娘们很快败下阵来,教练让姑娘们列好队,总结,训话,和教练打过招呼,我们几个屏住呼吸,从球网旁边轻手轻脚地溜过去,眼角的余光喵喵,可怜的姑娘们被训得鼻青脸肿,估摸都在猜想,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一群活闹鬼,这个倒头排球不是很容易打好的细腻活哎,从未见过面的他们是在哪里学会的这些东东呢?哈哈哈哈哈。
      初战告捷,那天中午的聚会大家都很开心,席间有个队友忽然冒了一句,她们那个左手接应长得花容月貌的,我朝她扣的时候都收了几分力气,真不忍下手。大家一起哈哈笑,旋风知道的多,说,那个女孩叫罗妍,据说全名是爱新觉罗.妍,皇室的后代。细想想也真是的,这些貌美如花的女孩们,整天就在地板上滚来爬去的,当真也不容易呢。

通往球馆的路.JPG
(通往球馆的那条小路)

(二)

       一来二去,总算把姑娘们在场上的位置和脸模子基本对上了号,军旅姑娘们个性多爽朗随和,少了些地方专业队女孩的傲娇之气。唐导和教练们也觉得这样的对抗能让姑娘们多些实战经验,便客气而友好地约我们有空就来。
      那些年,早起打球确实也比较辛苦,大家都是上班一族,一周工作才结束还没缓过劲,也捞不着好好的休息。那时我住凤凰西街,每个周六早晨闹钟叫醒,起床洗漱,戴上隐形眼镜,收拾好球鞋球衣,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宽胶布。
      下楼迷迷糊糊坐5路公交车,到明故宫站下。站台旁边是55所的家属大院,朦朦晨曦中,只有稀稀落落的早点摊和我们一样忙活。球友们来自南京城的四面八方,大家常常是不约而同在大院的煎饼摊前碰头,球友们彼此也很关照,你帮我买个煎饼,我给你带瓶热乎乎的豆奶,填饱肚子后大家一起穿过马路,会合在体育馆楼下,等着教练来开门。
      我们刚去打球那会,孙小清还是个年方18的北方姑娘,夹在一群高个腿长水灵灵的漂亮妹子中,并不特别地显眼。年轻的专业队员们在对抗中的扣球开始总是简单粗暴,若非传球特别不到位,主动吊球则多半要挨教练的骂。几次下来,大家也渐渐熟悉彼此的球路,每次对方球一甩到四号位,我们便不约而同大呼小叫,拦斜线,卡住三米线后,队员之间互相提醒的嚷嚷声让一旁裁判的教练也忍俊不禁,到底我们的卡位防守也还有点功力,小清屡扣不死,多次被防起,然后只要我们一起球,攻手七抹八吊的,得分了一起击掌加油,气得小清吹胡子瞪眼睛,我们则嗷嗷直叫唤,球馆里就像牵来了几头小牛犊子,实在热闹得很。
      如今想来,当时姑娘们的实战经验确实太少,虽有让人羡慕的身高,但令业余男生最怵的飘球才只达到九阴真经的3,4层功力,加上我们队中也确实有几个还算过硬的一传,即便球不到位,二传只要立起来,攻手能扣就扣,位置不好就往6号位大心上去抹,把对面场上的姑娘们跌得东倒西歪。加上姑娘们的扣球力量,速度和手法都还没到那般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开始阶段输球也在所难免。
      连续赢了几次,我们自然是欢天喜地乘兴而归。再一次对抗,我们又2:0领先,交换场地,小青正好和我擦身而过,忽然感觉她用手肘轻轻碰了我一下,我回头一看,小清圆圆的脸庞透着微微的笑意,然后极其轻的声音朝我嘀咕了一句:哥们,下手悠着点,不然我们又要去跑圈了。
      啊,原来是这样啊。我心领神会点点头。回到队伍中,和队友们一番耳语,大家都说好。比赛赢球难,想输还不容易啊!再回到场上,对过的姑娘们仿佛如有神助,个个能扣会防的,本身我们就是业余队,只是靠点经验才略占上风,哪有什么绝对优势,看着姑娘们频频得分,一旁的教练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那天对抗结束,大逆转的姑娘们都像中了大奖一样叽叽喳喳拥成一团。这样挺好,输球的我们也满心的愉悦。临走前,我偷偷朝姑娘们的队列扫了一眼,见小清正朝我眨眨眼,我会意地轻轻摆摆手,和队友们一起笑嘻嘻地离开了球馆。

操场和跑道.JPG
(姑娘们跑圈的操场)


赛前刘伟教练训练队员.jpg
(赛前刘伟教练训练队员)

(三)

      此后,我和小清之间的关系一下子便亲近了许多,称呼也由哥们变成了哥。
      打球时偶尔背包里偶尔揣点巧克力和来一份什么的,比赛结束,我也会走到小清身边,递给她几块巧克力,小清瞅瞅,伸手,又有些犹豫地缩回去,我便笑,你都够壮的了,多吃这一点还能胖死你啊,扣球耗力气的,补充补充能量。小清摇摇头,算了算了,你还是给姐来颗梅子吧。顺手又把巧克力一把捋过去,散给队友,大家欢呼声一片。
      实话说,那几年,大家想到的就是很简单的打球,脑子里从未有过什么追星的概念,或许我们在意的是自己打球要开开心心,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这么一点意思在里面,能够有缘因为排球而能相聚的一群朋友,也挺难得。排球又是个需要分工协作的精细活,一传,二传,进攻,防守,每一次得分都离不开大家都共同努力,那种一起流汗,一起流泪,一起欢笑,一起鼓励的感觉,也正是把我们凝聚在排球场上的核心动力吧。
      一天有队友悄悄跟我说,想和刘晓宁拍张合影。赛后,我便去找,刘导很爽快地答应了,队友有些拘谨,刘导拍照时还特意把身体靠得近一点,非常和善的微笑。拍完了还问一句,够了吗?不行再来一张,丝毫不见奥运亚军的大牌身影。
      倒是晓宁的妹妹刘晓佳,特别有个性的一姑娘,走起路来两个肩膀晃啊晃的,比如今的川妹张晓雅还要酷上几分。拦网也毫不含糊,步子大,三下两下就并过去了,手型又硬朗,背飞下手也很果断,标标准准的女子技术男性化,难怪当年陈忠和教练曾把刘晓佳调进国家队集训了一段时间,确实有几把刷子。不过这丫头从来没见她笑过,印象中总是微微皱着眉头,话语也极少,很冷峻的感觉。可惜陈金牌过于迷恋七仙女和双塔战术,弄得很多运动员打球都没了心劲,十运会刘晓佳还代表八一去打了比赛,之后这个颇有实力的副攻就渐渐淡出了赛场。
      那时在南部打球用的是米卡萨排球,两大筐,那些不上场的小队员们就负责对抗时给我们递球。训练的场馆是普普通通的木地板,可能南部也确实经费有限。记得我们曾去扬州的仪征化纤江苏女排的训练基地打过两次球,那里可都是早早铺上了标准的比赛塑胶。
      每个周六上午训练结束,便有管理人员来架羽毛球网,应该这里是南部租借的场地,平时这个体育馆还是要对外开放打羽毛球。一次我们走得比较晚,有队友眼尖,说,那个顶上好像有个排球哎。大家一起聚拢看,真的哎,体育馆内最顶端屋檐和墙壁的夹角处,竟然安安静静地躺着个排球。也不知道是哪个有本事的队员,能够把球打到那么角角拉的地方,看看足有20多米高呢。
      体育馆内有梯子,是方便打羽毛球的人爬高捡球用的,大家把梯子架到墙边的坐台上,几个人在下面死死扶牢,推选我爬上去。如今想想也不知道有恐高症的我当时哪来那么大的胆子,蹭蹭蹭就爬上去了,拿着一根长竹竿,没费什么工夫就把排球给捣了下来。大家一哄而上,耶,还真是个八成新的米卡萨200哎。
      大家都很兴奋,中午又去聚了一次,从此周六晚上我们队内的排球活动又多了一个标准比赛用球。有时候想,那么多朋友,大家齐心协力去做同一件事,那种感觉真好。

排球筐.JPG
(曾经那么熟悉的米卡萨球框,如今已经被男篮的小伙子们拿去装篮球了。)

(四)
       有时会想,这世上很多东西冥冥之中注定,便如同我们这些业余排球的游击队员,和南部的专业队之间,竟然就有了这么一段终身难忘的邂逅。教练们都很和善,毫无架子,撇开对队员严厉不谈,唐导,后来的男刘导,刘晓宁,还有最后从江苏男排自由人退役来到南部的刘伟,南部的这些教练们,对待我们一直都是和颜悦色。
       尤其是扎个马尾巴,大大咧咧又总乐呵呵的钟导,不仅在训练场上,场下和我们私下也常有交流,还时不时发个有趣的短信笑话逗我们开心,标准的知心大姐,让人感觉特贴心。女排队伍中有些男教练比较棘手的事,若遇上个善解人意的女教练 ,确实也是姑娘们的幸事,当今中国女排教练阵营中的赖亚文,应该也是完美地扮演了这个角色吧。
      记得有一次,南部和江苏女排打交流比赛,接替唐导的刘武邑指导喊我们去玩,我们便兴冲冲地去观摩。当年的江苏女排,在赵金才的训练下,个个一手好跳发,又有二陆一赵这样的当家球星,实力自是不凡。我们进馆时,见江苏女排的姑娘们个个昂着头,就像一群高贵的白天鹅,气质和南部女排的随和朴实的确相去甚远。当然也能理解,人家和你又不熟,嘿嘿。我们也烦不了那么多,直接就奔南部的阵营那边去,两队对抗时,我们一屁股垛在南部女排那边加油喝彩,气得江苏那些高傲的妹子们在场上时不时回头给我们甩个白眼,哈哈哈。
    教练也偶尔和我们聊过,南部的这些队员们,很多起步都较晚,譬如南京三中,很多小姑娘应该是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摸排球了,南部的部分队员则没有那么幸运,所以相对其他专业队而言,基本功就弱了一些。
      老队员退的退,新队员又顶不上来,每年联赛,南部都要东拼西凑到其他队去租借选手,我记得的好像有云南的田梅,山东的温媛和孔艳,都是非常实惠的队员,在各自的位置上一等一的好手,加上教练出色的捏合能力,临时组队的南部女排不失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联赛成绩让人侧目,打进前八,甚至前四都是有过的事。后来听队友说,天津的陈丽怡和米扬都在南部锻炼过,我倒是印象不深了。
       不过让我记忆很深刻的是朱琳芬,我们当时最头疼的就是她的一手大力跳发球,其实平常梅园和一中的高中男生们的跳发我们也没少接,但是朱的发球还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怎么说呢,朱的发球包球特别严实,又是个女孩,按道理应该没那么难接,但过来的球就像铅球砸在手上一样,队友们个个接了都喊疼,有时即使卸了力,球还时不时冒个过网,姑娘们砸起探头可是毫不含糊,手腕甩的,叮咚一声,我们连球皮都摸不着,所以刚开始朱琳芬的发球轮一直都是女排姑娘们的得分强轮。
       后来得知,朱也是南京三中出来的队员,我们在三中体育馆的训练墙上见过赵蕊蕊和朱的照片,可能是八一把赵蕊蕊先挑走了,朱琳芬就去了南部。多年以后,当胡光光接手八一女排,琳芬妹子枯木逢春,又能上场打球了,发球却改成了平淡无奇的跳飘,当年那一手让人胆寒而念念不忘的跳发啊,奈何流水落花去,此情只待成追忆。。。
       明故宫的体育馆二楼有两片,有时我们结束了,出门时偶尔会看到隔墙的另一片馆内有许多更小的女孩子在练排球,当是南部女排的后备力量。如今在江苏女排担当二传的刁琳宇,据说也曾在南部训练过,当年那站成两排,认认真真听着教练训话的小黄毛丫头中,应该也有过刁小妹瘦削的身影吧?

热身.jpg
(江苏和南部女排交流赛前热身)

(五)
       周六下午,我们偶尔也会去南部女排的健身房玩,看姑娘们如何进行力量训练。平时大家习惯欣赏的都是比赛场上,女排姑娘们个个衣着光鲜明星般的闪亮登场,若真能亲眼目睹在这灰暗的器械训练房中,那些含苞待放的姑娘们,是如何日复一日地和这些冰冷的杠铃打着交道,那种强烈的反差确实给人视觉上极大的震撼。
       那时候地方女排的训练方式注重的多是传统的力量训练,也就是俗称的蹲杠铃。当然姑娘们对这些都已习惯成自然了,我看到姑娘们扛着杠铃,在脚后跟的部位垫上三五公分的木条,小腿肌肉上提,深深蹲下,再起来,一组十个,每次五组,当然,会有队友们在两旁保护,唐导和钟导则在一旁进行指点。杠铃回位,为防止肌肉发僵,姑娘们还要到操场上去做加速跑,变速跑什么的,据说这是排球运动员多年以来沿用的提高弹跳和力量的训练方式。
       当然还有提高腰腹力量和背部力量的训练,这些都少不了杠铃片的辅助,据说杠铃蹲多了,姑娘们个个都变得磨盘屁股大象腿,我相信那些天性爱美的姑娘们啊,没有哪一个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这样枯燥乏味的训练,那些沉重而冰冷的杠铃压在肩上,胸口和背上,是怎样的刺骨而沉重呢? 可这是职业的需要,是工作,和天职,除非你放弃排球,否则,你只能默默地,去承受。
       体育馆旁就是操场,在这条暗红色的塑胶跑道上,不知道南部的姑娘们留下来多少挥汗如雨的身影,一群充满着朝气活力的姑娘们,选择了一条艰辛的专业排球之路,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封闭世界里,默默地训练着,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着。
       脚下就是明故宫的废墟遗址,大明朝应天府壮阔无比的皇宫在战火纷飞中已经灰飞烟灭,六朝古都的辉煌都已成了过往,残存于南京人的记忆和茶余饭后之中。帝王将相们为了江山,而姑娘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生存,大家都在这同一片土地上打拼着。仰望着蓝天白云,体育馆,还有眼前的跑道,我忽然更能感同身受到,那天小青悄悄的耳语:悠着点,不然我们又要跑圈了。跑圈,这个让女排姑娘们没法去喜爱的词语,里面又饱含着多少圈外人难知的艰辛不易呢?

附: 2006年3月11日南部女排训练房探班日记

昨晚和刘珂约好,
今天上午去南部女排的训练场地,
把联赛前请刘导帮忙的签名排球取回来。
10点多钟准时到了训练房,
姑娘们正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踩背的,仰卧起坐 ,
还有扛杠铃的“哐啷”声,
满室的说说笑笑冲淡了训练的枯燥。

很意外见到了国手刘晓佳,
更意外的是平时在赛场上不苟言笑的她,
场下倒是个非常谦和文静的姑娘,
我有些迟疑地向她提出能否签名合影的要求,
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
健身房的光线有些昏暗,
一共拍了三次,
刘晓佳都是随和的笑容,
签了几张卡片,
笑着问我够不够了?
整个一邻家女孩的可爱模样,
和那些把自己真当作明星的女排队员相比,
完全是两个世界中的女孩了。

因为十运会表现出色而被陈忠和看好的主攻孙小清,
竟也笑眯眯地出现在健身房,
和几个月前的上次相比,
好像更加清瘦了一些,
更显出几分女孩的妩媚。
聊到新入选女排大名单,
小姑娘没有显出多少高兴,
反而流露出来更多的是不安。
我笑着说:加油啊,08年看你在国家队打主力,
把王一梅和楚金玲比下去!
孙有些腼腆地笑着说:
不行啊!我没有人家个子高啊!
我哈哈大笑 ,又问:
那让你去和张越红比呢?
孙摇摇头:
也不行啊!人家弹跳比我好啊!
哈哈哈,真是个率真可爱的姑娘!

南部女教练钟导谈起自己的爱将时说道,
南部的女孩子都很可爱,
个性也比地方上的要单纯,
你看她们平时都笑嘻嘻的,
大家很开心的样子,
但是训练和比赛时就少了一股狠劲啊!

大家正聊得开心,
刘珂拿着排球从二楼的比赛馆下来,
老二传鲍红霞据说要退隐了,
刘珂被新教练的强化训练磨得满头是汗。
真要谢谢刘导,
虽然南部去年战绩不佳,
但刘导还是抽空请辽宁女排的姑娘们在排球上签名。
排球上密密麻麻地写着:
辽宁环宇
王一梅 楚金玲 刘亚男 金红 胡莹 刘婷婷 张越红 ...
还有龙飞凤舞几个我认不出来的名字,
除了因伤缺赛不少的国手杨昊,
辽宁女排姑娘的签名几乎都全了。

姑娘们训练要结束了,
我又请刘晓佳和孙小清在排球上签名,
当然还少不了南部第一美女杨亚岚,
瘦骨伶叮的小姑娘长得象林黛玉一样天姿国色,
一手签名倒是写得刚劲有力,
让人刮目相看。

离开南部的训练馆,
看着眼前雾气尚未散尽的大操场,
还有两位恢复伤病的姑娘正在慢跑,
绛红色的跑道上,
姑娘们高大的背影有些蹒跚,
想着这些原本可在家人面前撒娇的女孩,
把一生中最美好的豆蔻年华,
全部奉献在流满汗水泪水的排球场上,
实在让人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些敬意。。。

加油,南部女排!
加油,姑娘们!
不管你们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请一定相信,
还有我们这群喜爱排球的兄弟,
会永远用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关切着你们!


南部女排队员训练照片1.jpg

签名排球.JPG
(今天把签名排球找了出来,表皮很多地方都酥烂了。茫茫十载,刘晓佳的签名字迹已经变淡模糊,还有孙小清、刘珂和杨亚岚的。其实那些美好的过去一直鲜明地刻在记忆里,对不起,晓佳,我原以为我从没见过你的笑脸,看了从前的日记,才知道,原来你也曾那么安静而随和地微笑过。)

(六)
       术业有专攻,南部的姑娘们到底吃的排球这碗饭,技术水准周周见涨,周六上午的对抗也由开始的一边倒渐变成了互有胜负。尤其是孙小清,弹跳虽不算顶出众,但扣球的棒头实在可观,加上身体扛练,训练又吃得辛苦,小清很快在南部女排站稳了主力主攻的位置,对抗中也成了主要得分点。
       有时心血来潮,我和旋风偶尔对掉一下位置,客串主攻,下撤接小清四号位的扣杀时,感觉球速虽不算快,但份量极重,旋转强,防守时明明对准了点,还常常被崩到了场外。加上主攻必备的一传和防守技术,小清也表现得可圈可点,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小清的远距离上手飘球,和孙玥的标志性长飘极其神似,不但性能,而且发球前站到快接近挡板的位置,习惯性地吹口气,额头的刘海飘啊飘的,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攻击性发球跟着就飘了出去。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小清的一条万年大斜线,竟然常常砸得我们无计可施,大家不约而同地赞道,这丫头,球真的涨了。
       05年,单位里由我担当的中日合作项目到了收官阶段,整个下半年我一直忙于南京无锡两地之间奔波,连一向为各省体育官员无比看重的第十届全运会在南京召开,我都无暇顾及。等喘口气回南京,听队友说,孙小清被借调到八一女排,参加了全运女排比赛,并在龙江体育馆举行的决赛中顶替因伤缺阵的悍将董凌鸥,虽然最终八一0:3败给了如日中天的天津队屈居亚军,但整个全运会小清的亮眼发挥还是引起了金牌教练陈忠和的关注,并随后进入了女排国家队的大名单。
       当年的中国女排是体育战线的一面旗帜,03年世界杯和04年奥运会的连续夺冠让举国上下信心爆棚,2008,百年不遇的奥运更是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让更多的国人和球迷对女排这个光荣集体寄与了无限的期望。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郎家军,只要是在联赛中发挥得稍微像点样子,甚至连基本没上场的天津小将李盈盈,都能获得进国家队试训的机会,郎妈妈毕竟洋墨水喝得多,世面见得广,上任之初的大国家队策略赢来了圈里圈外的一致好评。不管是骡子是马,我都给你机会,到国家队这个大观园里去溜一溜,有本事你就留下来,实力不够,那好,退回去你也无话可说。郎妈妈的智慧和情商哪里是常人可比,不像陈金牌,虽两枚世界冠军金牌在手,却也导致中国女排之后将近十年人才的严重断层,加上影响恶劣的让球事件,至今老陈在中国排坛也还是毁誉参半。
       那时女排队员有幸能跨进国家队的门槛实在太过艰难,能入老陈法眼的,都是优中选优,好中选好,浙江二传管菁菁在和江苏赵云的竞争中败北后,立马选择了退役。即便侥幸进队的赵云,在国际比赛中露面的机会也屈指可数,几成看客。 所以小清当年的迅猛崛起,作为中国女排主攻线上的新鲜血液,引起了众人的极大关注,同时小清也证明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当时的年轻主攻中确属出类拔萃。
       江苏作为排球的传统强省,男女排水平一直雄踞国内劲旅之列,但相对而言,省会南京的球迷却没有那么好的眼福,除了03,04年那个时期江苏男排把南京的龙江体育馆作为比赛主场之外,女排的比赛却一直在仪征啊,灌云啊,常州啊这些二三线城市进行,所以05年的十运会排球比赛我没能去眼皮底下的龙江现场观赏,亲眼欣赏到小清排球技术鼎盛时期在决赛场上的风采,当真是个人排球经历中的一大憾事。
   06年初,项目结束,春节后受外办指派,我到北京外交部参加赴日国际交流选拔,最后一个环节,由日方对参试者进行面试,两名考官现场出题,5-10分钟的口语交谈。临进考场,同行的几位江苏考生颇为忐忑,日语的口语和笔试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谁知道这些变态的考官会想出什么问题啊。轮到我,倒也巧,戴眼镜的考官提问,去年南京举行了隆重的全国运动大会,你喜欢什么项目,是否观看了比赛,有什么感想呢?
       哈哈哈,天哪,我当时心里的那个惊喜啊,无以言表,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我拉开话匣,从南京为了迎接全运会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开通了迈皋桥到奥体中心地铁一号线,从中国女排谈到日本女排,从中国的专业运动员培训模式谈到日本的全民健身,顺便表达了我对日本女排流畅的技战术模式的无比赞赏,还有从前留学时东京的妈妈桑排球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blabla,,我滔滔不绝地说了十来分钟,丝毫没有给对方再留下一丝丝二次发问的机会。
       两位考官频频颔首,眼神也跟着我的表述流出中惊讶,敬佩,赞叹和各种喜怒哀乐的轮转,当最后我着重提了一句,由于长期全力负责这个倒头的中日合作项目,导致我痛失现场去为排球好友决赛加油助威的机会,如今想来心里还十分难受的那种心情,那位男主考官仿佛自己犯了什么罪过一般,临末了,站起身,毕恭毕敬地送我到门口,眼神里满是无尽的自责。。。
      出国通知如期到达,临行前最后一次排球对抗,我和教练打招呼,要暂别一年,教练很客气,说没关系,其他球友有空周六照样来。踌躇满志的小清笑眯眯地道:哥,在外自己多保重,回来继续一起打球,反正大家都有QQ和电话,随时联系。

刚进国家队的小清.jpg
(刚进国家队的孙小清,小青蛇还挺苗条的)

(七)

      鹿儿岛是日本九州最南端的一个县,这里有连绵的群岛,茂密的森林,指宿沙蒸,古里温泉资源丰富,是日本为数不多的有名观光地。当然,自然风光越好的地方,也意味着原始落后和愚昧,这里特产是黑毛猪肉和烧酒,当地方言估计东京人听起来也和外语没什么两样。县厅氛围的刻板,森严的上下级秩序,陌生的工作环境,都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些喘不过气。所以到达的第一周,我就去住所周边找到了一所排球开放小学校,申请加入当地的妈妈桑排球组织,八幡小学每个周四晚上,一起参加活动散散心。有时想,难怪会有那么多的排球大赛在日本举办,即便是在偏远的九州,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整体水平都有相当水准,日后闻名全日本的女排名将新锅里沙,其实就是土生土长的鹿儿岛人。
     日本人总是客客气气,热衷排球的妈妈桑们更是多了些豪爽。很难想象其貌不扬的家庭主妇们,排球场上却是个个身手矫健,那个基本功真是好得没法提,足以让国内的许多专业选手们汗颜。组织活动的管理员对我也挺关照,我这个场上仅有的男性壮劳力,被安排到了从未涉足过的副攻位置。活动的网高也就2米20,打防结束后会偶尔对抗交流,我终于体验到了副攻队员直上直下把对方的扣球严严实实地罩在巴掌下面,那种屋檐式拦网给人带来的远超扣球的成就感。哦,原来打副攻竟然这么有趣。
     活动结束,协助大家一起整理场地,妈妈桑和我聊天,说起03年的中国女排,当年世界杯上光芒四射的赵蕊蕊,拦网是有着如何强大的威慑力,妈妈桑比划着赵的拦网动作,眼神中透出无限的景仰。我这才醒悟,对啊,那一年的世界杯,第一阶段的比赛,中国女排就是在鹿儿岛,战胜了巴西,古巴和多米尼加,难怪妈妈桑们会对蕊蕊有着如此深刻的印象呢。于是那个周末,我便骑着单车,来到鹿儿岛综合体育馆前,楼上楼下四处转悠,遐想一下当年陈金牌指挥的那支王者之师在这里让所有对手闻风丧胆的豪壮,十分的心驰神往。
     时光流水匆匆,转眼到年底。工作地点和住所都靠在离海不远的地方,闲暇之余我会走到锦江湾边,看那一望无际湛蓝的海,和远方壮美绝伦的樱岛火山,袅袅白烟从山顶缺口处向空中飘散着,便如异乡人无尽的乡愁,绵延不绝。和国内的队友们时有联系,有时也会上网打开新浪体育新闻,了解一下国内排球竞赛的各种新闻报道。
     小清已经去了国家队集训,如火如荼的奥运选拔迫在眉睫,06年底的最后一天,我拨通了小清的手机,关切地问问最近训练的状况如何。小清的话语不多,有点疲惫的感觉,我鼓励道:加油啊,我看到体育新闻的报道上都有说,现在竞争还是蛮激烈的,不过也听说天津的李娟扣球举火把啊,彩虹球啊什么的,你要把自己的力量优势发挥出来,多打打线路,应该还是有希望的吧。
      电话那端稍沉默,小清很平静地回了我一句:别这样说人家,娟姐,人其实挺好的。我握着手机,站在那里顿时目瞪口呆。小清的语调很平和,仿佛在说着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和事,短短几个字,却在我内心柔软的地方重重地敲击着。
      这可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啊,每一个运动员流汗流泪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不就是为了这一刻?这个平时在赛场上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北方姑娘,在多少队员为一个奥运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的关键时刻,竟帮着自己的竞争对手,说出这样朴实简单而震撼人心的话语,这是怎样的难能可贵?我无言以对。此情此景,如同《红楼梦》中,黛玉园外偶然听到宝玉那句“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分了”一般,忽觉当下也是同样心情,不禁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喜的是,自己还算眼力不错,平日里球场上认她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惊的是,不想这风风火火的山东大嫚,竟有着如此超人的豁达心胸;叹的是,身为排球专业运动员,整日摔打在赛场上,学业方面难有机会求精,但却做人境界如此之高;悲的是,奥运名单选拔在即,不管是小清落选,或者娟姐出局,这两个同在主攻位置的善良女孩必有一人伤心失落,为何老天爷不能完美成全?
      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
      背地偷闻知心话,但愿知心到白头。
      多年以后,小清回答我的那一句,每一个字我都能清清楚楚地记得。有时候待人接物遇到困惑之时,我也会用这句话警醒自己,勉励自己,当时我满脑子全部的感受和小风如出一辙,小清,不管今后人生变幻如何,这辈子,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
     愣了许久,我冒一句,今天是日本的除夕之夜,我去庙里给你求个签吧,保佑保佑你。
     真的啊?哈哈,那好吧,你去帮我求一下,谢谢你啊。小清依旧是爽朗的笑。   
     下荒原太阳超市的附近就有一个很小的神社,每天上班的路上会从那里经过,但一次也没进去过。临近12点,我出了门,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异乡的大街上。鹿儿岛的夜晚和国内的乡下没什么两样,除了几家居酒屋门前的红灯笼忽明忽暗地亮着微红的光,到处死一般的寂静。
       为了祈愿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日本人习惯在除夕午夜时分到神社和寺庙进行新年的第一次祭拜。 那夜的月亮是否是圆的,我已经记不得了。穿过神社门口红色的鸟居,见大殿的铜钟前已经有不少身着黑色或深蓝色和服的当地居民已整齐地排着长队。寂寥的院子里几乎听不到任何话语声,院墙旁几株苍劲的翠柏更显出神社的古老和久远,我默默地排在队列后面,聆听后来的祭拜客踩在院内细细的碎石子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月光洒满整个大院,像铺满了一地的水银。
       轮到我了,洗净双手,我轻轻摇晃着铜钟下面的彩绳,茫茫夜空中,我双手合十,遥望着东方默默祈愿。辞旧的钟声悠悠,向墨色沉沉的四周弥散开去。那一年,我的新年祝愿只有两个,早点平安回南京;小清,祝你好运!

鹿儿岛体育馆.jpg

(八)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国的菩萨却难显灵。
       虽然在2007年俄罗斯总统杯,瑞士女排精英赛,北仑杯宁波大奖赛等一系列赛事中,小清作为中国女排主攻手都有不俗表现,并夺得总统杯和瑞士赛中夺得冠军,在无锡举办的四国女排邀请赛对荷兰一战中夺得全队最高分,但时运不济,小清最终最终还是没有拿到女排奥运队伍的那宝贵的一张门票。那一年中国女排的奥运阵容也是捉襟见肘,冯坤和赵蕊蕊多年征战,状态不复从前,杨昊伤病,主攻位置由李娟和风头正劲的王一梅担当重任,陈金牌率领的七仙女颓势尽显,8月15日晚上,小组赛对阵美国,虽有锦涛大叔御驾亲临,众目睽睽之下,中国女排还是2:3输掉了让人揪心的和平大战。最终女排在三四名的争夺中战胜古巴,拿到了意犹未尽的第三名。
       多年以后,曾经的轰轰烈烈都烟消云散,当偶然在体育访谈节目中听到陈忠和教练说出的那句“李尖其实灰常软,灰常弱”的评论时,我的心中还是会莫名地感慨一下,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娟姐,金牌这句看似不太负责任的言论应该给了你不小的压力吧,但请你也一定要记得,曾经有位相处时间不算太长的国家队队友给过你那样至高无上的评价,能够在那样你死我活的竞争中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此赞誉,这是怎样的一种肯定和难得?
       当11年女排联赛对阵恒大,天津12:9领先却输掉了决胜局,恼怒的刘晓明教练差点冲主教练挥起拳头时,从照片上看到,只有识大体明大义的娟姐挺身而出拉住情绪失控的教练,我的脑海中又想起小清声调很轻但份量却极其不轻的那句:娟姐,人其实挺好的。

孙小清10号.jpg
(孙小清在07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10号)

(九)

       背着一包米卡萨,我回到了南京。有排球相伴的日子继续开始。
       鲍红霞退役之后,南部的二传有一阵是由刘珂担任。或许不少球迷也了解,刘珂的爸爸就是当时南部的主教练刘武邑指导。当然,像这样的女排父女兵同在一个队里,由父亲直接指导女儿训练的,我知道的就全国还有天津的王宝泉指导和大名鼎鼎的王茜。不过,刘珂的个性和王茜却是截然的天壤之别。
       直到最后下队,我印象中刘珂都是永远的怯生生,虽有181的身高,个性却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说话做事什么,比起一般的对员还要小心翼翼,毫无半点的张扬。我甚至觉得,有时候刘珂传球时心里就像有块大石头在压着,抖抖呵呵的,不曾放开过。赛场上,刘珂传的最多最稳当的是四号位,有风险易失配的快球则极少见,其实也能理解,老爸是主教练,你打好了,大家赞你是将门虎女,你发挥要是有个闪失,任人唯亲的指责便劈头盖脸地袭来。有时会想,都说打排球难,打排球的女运动员更难,其实有个做主教练老爸的女运动员,则是难上加难啊。唉,那几年真是委屈了这个文静内向而又极其低调的小姑娘,若刘珂能多一点点王茜的豪放和挥洒自如,在多年以后南部排球经历的回忆中是不是会更多一点亮色呢?谁也不知道了。
      有时候会和姑娘们聊起王茜的防守和一传,我们也会跟风说,王茜的防守是不错,但那个一传啊。。。每当这时,南部的姑娘们便满脸满眼的真诚,大哥,你可千万别这么说。电视上你看不准的,你真要把王茜搁到对面的排球场上,那水平真的是比我们高太多太多,放到全国,那一传也是顶尖的啊。原来是这样啊。当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
       不经意间,主教练又变成了唐导,球技日渐成熟的孙小清担任了南部女排队长,07,08年,副攻位置上的杨珺菁也开始暂露头角。
       那些年我们去南部,多是和刚从小队升到二队年龄稍大一些的女孩们打对抗。杨珺菁到南部不过12岁左右,前几年估计还在旁边的小馆里练习一传垫防基本功,或者打对抗时,教练会安排小队员们负责给大队员递球。我们打完球都是来去匆匆,和大姑娘们话语都不多,小丫头们更是没机会去太在意了。
       第一次和杨珺菁的遭遇倒也有点戏剧性。一次对抗结束,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地板上还剩下两个不大不小的队员在放松一边聊天,我从旁边经过,看着好像有点面熟,我便好奇地对其中一个正在伸胳臂拉腿的女孩问了一句:喂,丫头,你有1米8吗?
       好家伙,想不到小姑娘从地上蹭地一下跳起来,杏眼圆睁,柳眉倒竖,手朝我指着,哼,你再这么说,看我一脚不踹死你!
       口气不小呢,哈哈哈哈哈。估摸着是小姑娘巴不能自己早点长到2米打上主力,运动员最痛恨别人说自己个长得不高了。我和旋风相视大笑,不错不错,小姑娘倒有点野性,话说回来,打排球的有时就是要有点这股子狠劲,三岁看小 ,七岁看老,这丫头估摸着以后还真能打出点名堂呢。
      之后我便知道了,小姑娘的名字叫做杨珺菁,河南妹子。

刘导暂停.jpg
(南部刘武邑指导在暂停中。最右边青色球衣的是16,7岁的杨珺菁,当年她还是齐耳短发的小姑娘。)

(十)

       副攻位置高手层出不穷,估计算是南部女排的一大特色了。从名震排坛的副攻姐妹花刘晓宁和刘晓佳开始,之后又有杨珺菁在11年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一支队伍能训练出如此多的国家队副攻国手 ,南部的教练组们在选材和训练上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吧。
       撇开这些国手不谈,其实南部还有两位副攻韩杰(1米81)和王艳(1米84),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这两位都属于那种处理球能力强,球性好,性价比极高的副攻,韩杰的快攻和拦网在早些年的联赛中也是小有名气。15年全国女排联赛,杨珺菁韧带撕裂,王艳临危受命,顶替上场,在副攻位置上屡有斩获。在不少比赛场次和主攻刘晏含一起,担当了摧城拔寨的得分重任。一时间,球迷惊呼,八一女排又出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副攻高手。此情此景,让人内心难免感慨。
       其实王艳在南部时也曾周六晚上和刘雅一起到过教院球场,和我们这些业余选手打过球,对于她的副攻实力我们从来都没怀疑过,而且王艳在主攻,副攻和接应三个位置上均可胜任,十分全面的一个队员。只可惜这样苦练十多年,虽有弹跳,有力量,有手法,有球商,唯独没有出众身高的女孩,很多年里也只能站在替补席的小方格里,默默地为场上的队友们加油,安安静静地等待着那寥若晨星的不能何时才能降临的上场机会。有时脑子里会过一下,如果把南部的韩杰和王艳放在日本,这两位姑娘在排坛上取得的成就,应该也不会低于如今全日本女排的大竹里步和岛村春世吧。
       幸好还有杨珺菁,依靠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在07年女排世青赛上,用自己独有的弹跳高,滞空好,挥臂速度快的2,3号位快球为中国女排取得第二名的佳绩,并在09年世青赛上排名得分榜第二名,引起了国内排坛和广大球迷的极大关注。之后的11年,那个暂停一直嘟嘟囔囔让人总也听不清楚的俞觉敏主教练,忽然榆木脑袋开了窍,急召当时在八一都难得打上主力的杨珺菁进队,终于这位被誉为张平之后的又一位暴力副攻,在11年世界杯上,和灵光闪现骤然涅磐的二传魏秋月,上海的跑动接应张磊,三人一起演绎了04奥运后,中国女排让人最为眼花缭乱,最能体现排球魅力和观赏性的各种战术组合,为中国队夺得了沉沦数年后的第一枚排球三大赛的铜牌,并提前获得12年伦敦奥运入场券。自此杨珺菁开始了自己在国家队的辉煌旅程,14年世锦赛银牌,15年世界杯冠军,这位赛场上从不言败,永远像个斗士的暴力副攻,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成为了南部女排有史以来最最幸运和幸福的姑娘。
       14年日本女排大奖赛,在京王饭店大厅的电梯上,我看到了身着红色T恤的杨珺菁,难得地散开着披肩长发,和队友王娜,李静站在一起,就像三团亮眼的火焰。数年不见,从前那个赛场上敢打敢拼的小丫头,转眼已经变成了赛场下成熟知性顾盼生辉的大美女,我忽然想起了在南部的那些岁月,那个由钟导和刘晓宁指导亲手带着练技术,训练结束后主动要求教练再加练防守的假小子,还有对抗完毕,唐导给趴在体育馆那条坑坑洼洼长凳上的杨珺菁亲手做赛后腰部放松时,带着心疼口气的那句:腰可不能坏了,坏了就没法进国家队咯。。。
       10年,在南部训练体育馆的停车场前,一次对抗结束下楼,我们一起吃着来一份,我问杨珺菁,什么时候你才可以进国家队呢?杨迟疑了片刻才回答我,可能是教练觉得我拦网还要再进步一些吧。当时她遥望远方,眼神中的那一丝迷茫和忧郁让我至今难忘。
       数年之后,世锦赛复赛对阵多米尼加,中国女排0:2落后,副攻徐云丽受伤下场,杨珺菁如有神助般地挺身而出,单局比赛连拦5分,最终中国女排3:2逆转比赛,虽在决赛中功亏一篑惜败美国,最终获得久违的世锦赛银牌,但赛后杨珺菁力压群雄入选最佳副攻阵容,以超完美的表现证明了,即便是最为人诟病的弱项拦网,我一样可以在最关键的比赛,最需要的时刻有着最出色的发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斗士,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份子应该具备的坚强信念。
      相比之下,世界杯上耍呆萌,遇见强队就犯怂,打起比赛畏首畏脚,接受采访却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标标准准的插根尾巴就是猴的某些队友,是不是应该多那么一点点的反思呢?

世锦赛杨珺菁.jpg
(14年世锦赛,战胜多米尼加后的杨珺菁)

(十一)

      唐导再度出任南部主教练,二传上的另一位新人周妤婕开始崭露头角,应该说那一时期南部的主力阵容相当不错,主攻由小清和美女张歌联袂,副攻杨珺菁和王艳,接应朱琳芬,自由人位置上的刘雅也具备了相当的实力。这样比较均衡的阵容,放在今年的女排联赛,应该也有取得前八的可能吧。
      我曾问过小清,为什么扣球总是喜欢扣直线,小清沉思片刻,说,可能发力更顺吧,再说,选择打斜线,我感觉可以抢到最高最快的点,而且斜线面积大,落点可以有更多的变化选择。
      哦,原来是这样。我似乎明白了,这或许和乒乓中张继科和樊振东的反手拧拉差不多的道理,虽然张继科多是选择拧对方右角的斜线,而樊振东则是肘部抬得更高,更多去拧线路更短的那条直线。或许张继科拧拉的旋转更强,但樊振东的直线拧拉也有极大的突然性和杀伤力,或许每个运动员在触球瞬间的空间感,位置感,转腰幅度和发力习惯都不尽相同,只要都有较好的得分效果,这些个人喜好其实也很难说孰优孰劣了吧。
     我们和姑娘们之间对抗的胜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倾斜,姑娘们的各式飘球威力日日渐增,小二传周婕妤气质沉稳且思路灵活,传球前还会用余光扫一下我们的站位,一看就是特别聪慧的那种,而且分球点又散,加上杨珺菁各种自我掩护跑位飘忽的快球,对角副攻王艳的水平也毫不含糊,下手快,盯球紧,两个副攻的活跃和战术的多样化,一下子扯乱了我们的拦网和防守阵型,姑娘们四号位的主攻经常是面对单人或一个半人的拦网,砸起来也是得心应手。队友们忽觉压力山大,被姑娘们凌厉的攻防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对抗时我们的输球竟开始成了常态。
       终于又一次对抗,当我们又0:2落后,局间暂停小清向教练请示过后,大步流星地冲到我们这边,一巴掌把我们的发球队员猛地朝场内一推,怒吼一声,你们只管给我前面砸,后面的发球我一个人全包了。队友们全都愣了,片刻又都回过神来。
      小清把米卡萨球筐拽到身边,手里抓着一个排球,脚下还踩着一个,单手叉腰站在发球区的端线上,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就像是年轻妈妈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幼稚园受欺负,又像一只伸开双翅的老鹰,护着自己翼下的小鸡仔,唯恐被对方叼食了去。 阳光透过体育馆高高的舷窗照射进来,洒在小清修长的身材和俊美的脸庞上,那一刻的动人画面,也在我的南部排球记忆中永久定格。让人唏嘘不已,依靠小清六轮高质量的长飘球,那天上午,我们总算难得一次和对面的姑娘们打成了平手。


小清跳发.jpg
(怀念一下小清当年在国家队标志性的双手抛球大力跳发。
记得我们当年练习跳发球时,如果单手抛球,就喊一声杨昊,
如果双手抛球,则大喊一声孙小清来啦。。。)

(十二)
       2010年夏天,已在武汉成为一名女狱警的韩杰回到南京办理手续,说到退役的分配,这个赛场上灵气四现的女孩子流露出无限的满足。还是在那个训练馆的二楼,一身淑女装的韩杰坐在场边,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我们和南部姑娘间的最后一次交流对抗。
       看着我们被对方一波又一波既平又快的飘球冲得七零八落的一传,和被那防不胜防多点开花的进攻砸得顾此失彼的防守,暂停时,韩杰一脸的不解和焦急,问,我记得你们以前不是蛮猛的嘛,怎么会打成这样呢?今天状态不好?我苦笑着摇摇头,哪里哦,我们都尽全力来,其实我们一直就这个水平,只不过你的小师妹们如今羽翼渐丰,越来越厉害,我们真的打不过了,实力有差距啊。
    我忽然想起那一年江苏女排到南部打交流赛,前两局,南部上来就0:2落后,换边时,我们冲着当时已是半退役状态的老二传鲍红霞直嚷嚷:抹二次啊,多抹她们几个。这位当时接近30岁的老将,眼神中透着疲乏和无奈,淡淡地冲我们微笑道:老了,抹不死啊。
       是啊,我们都有终将老去的那天,排球毕竟是一项属于年轻的运动。古今多少兴衰事,排球场上一并同。或许,真的到了我们该离去的时候。
       之后不久,便传来消息,南京军区保留男子篮球,女排正式宣布解散。那一阵,上班也忙得稀里糊涂,最后一次在南部球场上,小清悄悄把一件她征战多年的球衣塞给了我,我也以在东京排球用品商店买的护肘回赠,就此别过。
       小清匆匆去了八一,带着些许歉意,我给小清发条信息,对不起,临别前都没能送你们一程。小清还是那么乐呵呵,哥,你怎么用词的,送什么送啊,又不是永别,干嘛悲悲切切的,不是还可以北京见的嘛,再说,南京,有空我一定还要打回来的:)。
        南部的姑娘们仓促间四下散去,就像当年的朱棣,为保大明半壁江山,不顾多少大臣的冒死请柬,一意孤行地从南京迁都北京。同属部队,名气大的国手孙小清和杨郡菁,还有副攻王艳和小二传周妤婕被崔阿姨挑去了八一,主攻张歌,王春妮,加上自由人刘雅,则被刚接任北京女排的蔡斌教练一并收罗帐下,其他不太熟悉的队员基本都去向不明了。八一女排的训练主场也在北京,一次球友聚会,大家聊起曾经的南部,我感慨地胡侃一句:这下也好,古戏文里唱的都是有说法,球迷们真有大智慧,这失散多年的青白二蛇,坎坎坷坷,姐妹俩总算在八一彻底团聚了。
      小清北上的第二年,刚巧是中国传统农历蛇年,小清的拜年信息我一直留在手机里,至今仍记得头两句:金蛇狂舞迎新年,天降祥瑞满人间。之后那几年,南北相隔,小清在北京的训练和生活状态如何,我一概不得而知。
      只是在11年的女排联赛,从小开始练主攻的小清,却被科学怪人崔阿姨心血来潮临时改到了接应位置,一次八一和江苏的比赛,看到当小清连续在2号位拦死了惠若琪的两次扣球,自己都难以置信地吐吐舌头时,还是从前那熟悉的鬼灵精怪的可爱模样,引得电视机前的我也跟着莫名地傻笑起来。


韩杰的赛后放松.jpg
(当年韩杰在赛后放松)

小清的球衣.jpg
(小清临去北京前赠我留念的球衣)

(十三)
       曾经一起在南部并肩作战的姑娘们,终于在北京各为其主。2014年全国女排联赛,从来都是名将云集的八一女排终于夺得了久违的第二冠,而北京女排在蔡斌指导的带领下,也在12年取得联赛第四名的佳绩。偶然看到球迷拍摄的一张合影,很感动,一群笑靥如花的姑娘,带着她们对曾经的南部排球的美好追忆,在北京留下了这百感交集的瞬间。
       年岁渐长,加上随着王云璐等年轻小将的崛起,年近30的孙小清终于也到了告别赛场的季节。“今天我要嫁给你了,今天我要嫁给你了,要不是适当的时候你让我心动。。。。。。”2014年7月,这位在排球场上驰骋十多年的山东姑娘,终于披上洁白的婚纱,用深情浪漫的歌声向高大英俊的新郎和全世界宣告了自己幸福家庭生活的开始。两个月后,我代表江苏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系统乒乓比赛,站在纵横交错的西直门立交桥前,几年来我第一次拨通了小清的手机,送上了迟到的祝福。
      小清的声音里充满了新婚燕尔的甜蜜,还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哥,比赛结束后到我家来坐坐,一起聚聚吃个饭,都好多年不见了。。。这丫头,都有自己的家了,真好。我忽然很钦佩小清和南部的那些姑娘们,换个地盘再打拼的那种昂扬斗志,眼前这座宽阔得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的城市忽然衬出自己内心的某种怯弱,近乡情更怯的淡淡愁绪涌上心头,明故宫那段关于排球的记忆,或许就让它静静地沉淀在记忆深处吧,犹豫再三,还是错失了在首都和小清再度重逢把盏叙旧的良机。
      年底,我收到白云硕士论文的初稿,受球友之托,让我稍加润色,论文内容我都很喜欢,时代在进步,为排球奉献青春的姑娘们,正在逐渐告别传统而落后的训练方式,在郎妈妈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又一个梦幻王朝的帷幕正在悄然拉开。
      电子稿发送出去后,我意外地收到了白云的信息,简短四个字,哥,谢谢你。
      有时候会莫名地感慨一下,老天爷当真是公平的,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上帝总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你不失时宜的补偿。白云,即便是这个被誉为中国女排史上最悲情的女运动员,当她在退役之后还能因为坚持内心的那份喜爱,在北京开办了“白云翱翔排球训练营”,为喜爱排球的业余球迷进行指导;当看到她抱着可爱的儿子,幸福无限地漫步在科大校园的花花草草前的照片时,我会由衷地觉得,一个温馨的家,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一个可爱的孩子,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这些实实在在日日夜夜每分每秒陪伴自己的点点滴滴的真实幸福,其实一点都不比国家队的战袍和三大赛的排球金牌逊色。

南部相聚.jpg
(南部姑娘相聚在北京。
左起:张歌,杨珺菁,孙小清,刘雅,周妤婕,王春妮,朱琳芬)

婚礼上的孙小清.jpg
(婚礼上的孙小清)

白云和儿子.jpg
(白云和她的宝贝儿子)

(十四)

        敲下这些文字,南京已经是明媚春光的三月。不经意间,楼顶的梅花都已过了满开。难得今天是个晴朗的天,天色湛蓝,虎踞龙盘,远方的紫金山巍峨起伏,山顶的天文台依稀可见。遥望这个城市的正东方,那里有个僻静的角落,曾是南部大本营的所在。
忽然心血来潮,我下到鼓楼,地铁坐到西华门。车来车往的逸仙桥,中山东路两旁的梧桐苍劲如旧,除了蒙古王饭店的招牌变成了御膳厨,一切都还是从前的模样。五年了,再次踏上这条曾多么熟悉的路,五年了,也就从南部解散差不多的那一刻起,我再也没有摸过一次排球。
      有时候回想起来会很惭愧,首尾十年,同在南京,不过半个小时的公交车程,除了那年应小邱之约,陪同武汉远道而来的韩杰在附近的解放路吃过一次火锅,漫长的这段岁月中,我们没有陪姑娘们去过一次KTV,我们不知道她们喜欢什么口味的零食,什么颜色的口红,我们不知道她们的绰号和生日,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在南京的那些日子里,她们在枯燥的训练之余也会偶尔去逛逛新街口,我只是在15年世界杯后才知道杨珺菁小名叫小丹,连喊了我那么多年哥的小清,记忆中我都没能陪她吃过一碗鸭血粉丝汤。
      那些年国内联赛,南部的主场到处颠沛流离,扬州,太仓,甚至安徽的芜湖,铜陵,我们这些球友们从来没能去过一次主场给姑娘们加油打气,一睹她们在联赛场上的风采。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算不上她们的粉丝,甚至连合格的拥趸都谈不上,我们和姑娘们的了解和接触永远只是在训练场和健身房,我们看到最多的只是,姑娘们在教练严厉目光的注视下,含着泪,流着汗,在地板上一次次的跌翻滚爬,从青涩迈向成熟,从结伴打拼再到流离失散,我们只是这群可爱的姑娘们痛并快乐着的排球训练生涯中,在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球场上有幸近距离的目击者,和最最忠实的记录人。
      穿过进门的小路,径直朝前走,姑娘们曾经的宿舍,那飘着五颜六色各式运动衣的晒台,已该装成威严肃穆的办公楼,绿树成荫的大操场上,空空荡荡的看台,绛红色的跑道依旧鲜艳醒目。体育馆旁的停车场,几辆轿车安安静静地停放着,当年我们有时开车过来,是刘晓宁指导和门卫打过招呼,才免收了我们的停车费。姑娘们曾经的健身房,如今变成了经营羽毛球的公司办公室。体育馆的南门已经封死,我从北边绕上了二楼。
      小队员们曾经练球的馆里,几个工人正在装修,穿过去,我终于又来到了那片久违的球馆前。馆里没开灯,地板依旧暗暗的深黄色,独自站在这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球馆里,从球馆的最南边走到最北边,我用自己迟缓的步子把球馆默默地丈量了两个来回。
      墙壁已被粉刷一新,当年鲍红霞和刘晓佳配合背快的巨幅宣传画也不见踪影。这里已成为专职的篮球和羽毛球馆,除了两头的篮球架,排球网,架,和记分牌,所有曾属于排球的痕迹都不复存在。空无一人的球馆仿佛专门为等待我的来临和追忆,四周一片静悄悄,整个世界仿佛停止了一切,耳畔却又传来那熟悉的扣球叮咚声,和那逝去的,只属于青涩年华的姑娘们的欢声笑语。。。
      忘不了我们十多年前第一次进馆,真真实实地看见一群长腿美女的新鲜好奇;忘不了当我们模仿吴咏梅,和副攻配合出前飞和背错等战术时,教练眼中的惊讶和赞许;还有旋风亮出单脚背飞点5号位后场死角的绝活时,姑娘们望球兴叹的花容失色和教练的啧啧称奇;忘不了我们有次让酱缸专门盯着杨珺菁,连续拦死前快和背飞时,小姑娘眼神中露出的倔犟和不服气;忘不了前排二传的我,一次鬼使神差不去拦网竟撤到三米线后防吊,结果被对面的小清一个直线砸个空网叮咚,之后小清叉着腰,一甩头抛给我们的那句:小样,还真以为我从来不打直线啊,看把你们得瑟的,哼!。。。当时的那股子神气;忘不了那次王艳一个飘球发到杨珺菁头上时,全场的哄堂大笑。。。
      该离开了,临出门,我抬头最后仰望了一眼当年我爬高捡过米卡萨的高高的馆顶,默默地在心底和自己说了声,再见,记忆中的南部女排,再见,曾经我生命中的排球!
      感谢从南园室外泥土球场开始,到辗转南京各大高校的体育馆,再到梅园,三中,这许多年一直同风雨共进退的队友们,感谢每个双休日,每年的五一,十一那些有排球陪伴的日子,感谢在那个南部球队还被冠名为大红鹰的年代起,在蕴藏大明朝王胄之气的军区体工训练馆,有幸得到南部教练们的厚爱,让我们这些业余排球的爱好者们,能够伴随着南部这群可爱的姑娘们在训练场上走过了她们的青葱岁月,感谢这因为排球而带来的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相识相聚,让我在还没开始坐轮椅的年纪,就拥有了这数不清的关于排球的美好回忆。
      人或许不应该太贪心,能够和南部的姑娘们有过这样一段打球的经历;能够被青蛇和白蛇先后叫做哥;能够在14年名古屋的决赛场上,和同在南部打过球的队友小邱一起,亲眼目睹从南部走出来的国手杨珺菁身披国旗,佩戴光芒四射的世界杯冠军金牌,见证中国女排再度走向辉煌的那一刻;当女排领奖之后,我冲到欢呼雀跃的女排姑娘身旁,让杨郡菁用手机帮我拍了和魏秋月还有赖导的合影,亲眼看到那个凝聚着女排姑娘们无数梦想的金光闪闪的冠军奖杯,安安静静地躺在领奖台上,我想,我的业余排球生涯真的应该无怨无悔,梦圆了,该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

南部女排宿舍.JPG
(南部女排宿舍)

训练馆.JPG
(曾经南部女排训练的球馆)


(十五)

      感谢排球。

小清扣球.jpg
(孙小清当年扣球的英姿)

                                                                                                         2016年3月3日于南京


评分

2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26 16: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小说!
排球氛围的,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17: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写个引子
是慢慢更的意思吗
哈哈
重头戏《青蛇》在后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1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顶住女排的发球不容易啊,是你们太强还是南部的发球太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1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滚翻兄好,一晃好多年不见,挺好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20: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关心浦江会不会出现,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20: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平实自然,娓娓道来,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2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青蛇篇!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21:4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支非常令人尊敬的球队,在八一和各地方队手缝里捡漏,也培养出了诸多高手,尤其是副攻位置的人才培养形成了特色与传统,这支队伍的解散真的是非常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22:4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孙小青唯一的印象是,发球永远是一个落点,扣球也永远是一个落点,就像设定好的程序一样,然后就没有别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6 2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部的训练条件着实艰苦,尤其是力量训练器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01:5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个赞!看完了,好有感触,这些年打球的日子。真的值得回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心都系排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02:0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看看,都忘了当初那个那么喜欢排球的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0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更喜欢看到生活中真实的女排队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 谢谢楼主....

好像又回到了十几年前...

点评

amk
头像是李在皇吗?最近刚看了因为是你才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7 1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0: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儿,希望能看到它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3: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琳芬经历了些什么啊
曾经的暴力女落到现在保姆弹棉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琳芬经历了些什么啊
曾经的暴力女落到现在保姆弹棉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5: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tomatoly 发表于 2016-2-27 10:38
写得很好 谢谢楼主....

好像又回到了十几年前...

头像是李在皇吗?最近刚看了因为是你才喜欢

点评

恩 就是他... 现在已经是大叔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 2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6:5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怎么不见你写小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7 14:38 , Processed in 0.5284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