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金牌大叔说起 在几经沉浮之后,陈忠和率领黄金一代给我们再次带来了惊喜。金牌大叔的手里没有郎平般一锤定音式的人物,他孤注一掷的抓配合、抢速度,用几乎变态的一攻成功率和偷防反、少失误的策略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但这种打法存在着天生的硬伤,就是对于配合的过度依赖。一旦个别队员受伤或者能力下降,那么对全队的影响极大。而为了强化这种配合的默契,金牌大叔不得不一套阵容打到底,反过来加重了队员的伤病问题,使得主力队员的运动巅峰非常短暂。从04年之后,金牌大叔最头疼的就是一直在给自己的阵容打补丁,王丽娜换成了王一梅,杨昊换成了李娟,刘亚男换成了徐云丽(薛明),张萍换成了马蕴雯,张娴是张娜的备胎,魏秋月是冯坤的备胎……而每一次的人员更替都显得是那么的无奈,王一梅调整攻有实力可是自失、小球有差距,李娟拦网好过杨昊可是一传防守进攻发球全面退步,徐云丽(薛明)解决了刘亚男的拦网高度不足问题,可是她们的拦网判断和与接应的战术组合打了折扣,并且加重了主攻的一传压力。每次人员调整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摁下葫芦起来瓢,越来越不伦不类,迷失自我。中国队完全陷入了按图索骥的怪圈。当队员能力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足以支撑起我们当初所设计的战术体系时,我们的教练员所做的只是局部的修修补补,补丁摞着补丁。如此,08年的铜牌已经是奇迹。陈忠和在盛名之下已经缺乏变革的勇气,他如果继续带队,成绩也一定是这样不温不火下去。从这个角度说排管中心换人是正确的,可问题在于换谁? 二、蔡斌下课 蔡斌,是个不错的教练,至少从他带上海女排的成绩来看是这样的。蔡斌也确实没有走前任的老路,他很国际,两边拉开中间加压,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副攻双塔……于是,蔡教练手中的中国队很巴西很俄罗斯,一点也不中国了。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队员,主攻线上我们的主打是李娟,殷娜和楚金玲,巴西是杰奎琳,帕乌拉和萨萨(娜塔莉亚);接应位置我们是王一梅,巴西是谢拉;副攻我们是马蕴雯和徐云丽,巴西是法比亚娜和塔伊萨;二传我们是魏秋月,巴西是弗法奥;自由人我们是王茜,巴西是法比。好吧,不再赘述,见一次被灭一次,次次0:3,输到精神崩溃。诚然,蔡斌耍了点小聪明,弄个王一梅站主攻位打接应;痴迷般全盘引进天津队的一传体系,可这样一只不伦不类的队伍连战胜日本、泰国都是奢望,于是下课也就成了必然。而在我看来,蔡斌的失败,一半在于他的前任一半在于自己。金牌大叔的用人策略导致一大批当打之年的选手甚至新星过早的陨落。(这里列出几个人的名字,比如王婷,王可可,赵珊珊,白云,杨爽,周润芝,朱丽君,何晴等等。笔者不是想说这些人的能力比当时国家队的选手就强,可这些人至少算当年在各自队伍中的佼佼者,却始终无法得到任何崭露头角的机会,慢慢的心气没了,人也就荒废掉了。)换到蔡斌手里的时候,能用的人就剩下那么有限的几个了,而蔡斌自身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他没有培养年轻队员,使用年轻队员的勇气和决心,仍然固守着国家队教练员抓成手来用的理念,战术常有而好队员不常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就是蔡斌下课。 三、功勋教练还是短跑高手? 蔡斌下课之后,王宝泉凭借着出色的带队成绩,几乎已经成为了国家队主教练的不二人选。天津女排称霸国内排坛10余年,自有其一套本领。依笔者看来,其特长有二,其一,球油;其二,均衡。然而,天津队打球很油源于她们常年的艰苦训练,天津队的训练强度应该是国内各个队伍中数一数二的(当然伤病也是数一数二的,比如王丽,张萍,杨亚楠,霍晶,张晓婷,王宁,魏秋月……)。天津队的均衡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尽管没有技术特别突出的选手但是我配合默契,没有明显的短板,而这就足以称霸国内排坛了。王教练带着刻苦训练的法宝和自己的宝贝闺女接手了国家队帅印。而这恰好印证了一句话“露多大脸,现多大眼”。对于王教练的战术思想,用人策略和培养方法,笔者绞尽脑汁也捕捉不到太明显的脉络,不敢妄言。但记忆深刻的有两件事,其一,是王大闺女的恐怖一传和比亲爹还有范儿的教练做派;其二,是部分队员适应不了训练强度要求回到地方队。整个队伍给人的感觉就是乌烟瘴气,而王教练的带队表现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一再刷新我们的底线。缺乏国际视野的教练员,真的很可怕。终于,王教练连同自己的闺女、跟班一起决绝的回家了。速度比刘翔还快。理由更是可笑,脑炎!对,就是脑炎,而且是辞职之后几天就痊愈了的脑炎。对于脑炎这个疾病,各位可以去百度脑补一下,不再赘述。只能说神奇的脑炎与光速的逃离留给我们一个一脸蒙逼的背影。 四、临危受命,中规中矩 俞觉敏的上任很中国。前任教练连同着他带来的跟班助理都灰头土脸的打包走了,作为唯一剩下的助理教练,只能俞觉敏顶上了。俞教练是个好人,跟多位主教练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亲历了国家队男女排多年来的起起伏伏,也有地方队执教经验。不管某粉们是否承认,此刻的中国女排已经被王跑跑带到了谷底,人员组成,精神面貌,团队氛围,技战术打法统统都是一团糟。这时的中国女排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必须承认,俞觉敏很有担当,他扛了下来。依葫芦画瓢的模仿着陈忠和时代的框架体系,王一梅,惠若琪,魏秋月,杨珺菁,马蕴雯,张磊,张娴。这个框架里既有金牌大叔留下的主力,也有补充进来的年轻选手,虽然是老路,但至少使得处于强烈下滑状态的中国女排有了一个暂时稳定的契机。这只队伍在世界杯输掉了所有预料之中的比赛,也赢下了所有力所能及的比赛。凭借着比赛规则的改变幸运的获得了世界杯第三名并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卷。(这次比赛实行积分优先原则,即积分多者排名靠前,如果比赛结果为3:2,那么胜方积2分,负方积1分。于是,尽管巴西女排胜场多于我们,但是她们在其它比赛中多次出现3:2获胜的情况,因而积分上少于我们,所以未能进入三甲。此后,国际排联再次修改规则,以胜场优先为原则,胜场相同再比较积分。)然而,俞觉敏的这支队伍,最大的硬伤就是一传,当时惠若琪的一传水平只能说还可以,而张磊的一传远远达不到周苏红的水平,这一点在之后的比赛中经常被吊打。习惯了七仙女时代的流畅与赏心悦目,再来看现在这只队伍,简直就是摧残我们的双眼。一传跟定时炸弹一样,场场比赛都是揪着心,12年奥运会8进4,我们的队员拼尽全力但仍然2:3不敌日本,止步四强。俞觉敏的指挥与用人诚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和姑娘们都尽力了。或许换做郎圣我们就能摸到奖牌了?一切都只是如果。 五、该来的一定会来,圣母再出山 俞觉敏之后,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再度出缺。现在的局面下,敢接手女排的首先是勇者,然后才是能者。郎妈有勇且能,有领导的包票,她再度出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到4年的时间,郎妈用三大赛两金一银的成绩,给了大家一份意外的惊喜。不要跟我说郎妈命好,恰好遇上了一波天才少女,而且我们的主要对手都在下滑。看看奥运会,就知道比赛有多艰难。恐怕除了郎平,换任何一个教练,都是止步四强的结果。(这个也可以回头看看96年,98年的那届女排,几乎一样的队员在其它教练手里是什么成绩。)不得不佩服,郎妈培养队员的能力,阅读比赛的能力,临场指挥的能力,国际视野等等,综合素质,无出其右。16年奥运会的队伍,配合不够默契,技术不够细腻,充满了不确定性。发挥不好如小组赛,一路输下去,拼出自我如淘汰赛,一路高奏凯歌最终勇夺金牌。郎平犹如施了魔法一般,让整个队伍充斥着变化。一直以来,排球都是以配合为根基的集体项目,绝大多数球队的主力阵容都是相对固定的,主教练通常是在个别队员发挥不正常的情况下,对阵容进行小范围调整。只有极个别教练员在极特殊情况下会采用乾坤大挪移的办法大范围调整阵容,而这近乎是一种搏杀的打法。郎平将这种搏杀用到了极致。众所周知,排球是一种抑制与反抑制的体育运动,在比赛之前,本方的教练员通常会猜对方的主力阵容,研究对手阵容的漏洞和特点,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和布置。比如七仙女时代,各个强队通行的发球都找周苏红破坏我们的节奏;比如打击俄罗斯的双人接发体系,就是追发谢尔班;比如打击对付巴西队就是追发她们的前排主攻,一传好拦副攻,一传不好拦接应;比如尖尖女神,拦直防斜、掉,永远的梨花带雨不下球,气死二传不偿命……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一只队伍还是一个队员,总有可以打击的弱点和可以布置的地方,但前提就是要对手的阵容比较固定,队员比较熟悉。而郎妈最根本的就是赢在了“以万变应不变”的灵活。淘汰巴西的时候,追发娜塔莉亚,让她一传先崩溃最后进攻也崩溃被劈叉林换下。劈叉一传很稳定,可是进攻基本可以放掉,于是巴西卡轮到死。抓短板的前提是知道对方的短板,其次是抓得住。那么我们现在这个队伍有没有短板,也有,而且还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我们的队员一直在变,从参赛队员到上场队员,让我们的对手熟悉我们的机会非常有限,她们对我们的队员缺乏了解,于是技战术布置很难有针对性。她们几乎是在用固定的几个人跟我们12个人车轮战,我们不停的换人,她们不停地去挖掘和发现我们的技战术弱点,刚抓住一点我们又换人了,直到比赛结束,我们赢得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