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509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8-11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8 12: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华夏正声(一)
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人或许都怀有一种走进文化殿堂的肃穆感觉,每一件展品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人类的历史,怎样才能将这无声的诉说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呢?以往,博物馆在向观众传播无形文化信息时,多以讲解员的口头阐述为主,辅以文字说明、播放录像、电脑演示等多媒体手段,但总体上属于一种静态的模式,所以显得比较沉闷和单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的陈列设计突破静态展示的模式,营造一种动态的历史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以文化形象的复原,来证明现实中博物馆人对历史的主动阐释,并将这种阐释过程中获得的感动和领悟带给观众,以激发和撞击每一位来者,使文物的展示变为观众与科学、艺术、历史的对话。这是今天博物馆陈列所应追求的完美境界的一种尝试。
我们看到,随着中外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飞速发展,陈列中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展示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陈列己经不仅是单纯的实物展出,更多是带有演示性、参与性的活动,以求给予观众更自由的创造和感知空间。目前,世界文物博物馆界对无形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无形遗产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价值意义,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往往是一个民族贯穿历史的精神象征,而这无形的传承更容易趋于灭绝的境地。今年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大会的主题,就将博物馆的使命与无形遗产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博物馆陈列的优势也会在拯救无形遗产过程中得到体现。
一、古代音乐——一个古老而崭新的领域
随着中国音乐考古学科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传统音乐的高超水平亦随着重现于世的音乐文物而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珍视。国际上新兴的音乐图像学和国内音乐文物复原的研究正呈现崭新的局面。以复原的音乐文物为器乐主体创编的古典音乐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近二十年来,湖北、湖南、西安筹地出现了以复原音乐文物为主的古乐团体。其中,湖北凭借曾侯乙墓葬出土的大量音乐文物,形成风格独特的,以巫楚文化为背景的编钟古乐表演艺术,湖南以商代饶文化为主要特色,西安则以仿唐乐舞独树一帜。然而,一个墓葬、一个时代的音乐文物资源,是无法与华夏中原上下九千年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长河相比拟的,在这一点上,河南无疑是在古乐研究复制方面最具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方。以博物馆学和音乐考古理论为主要依托,将音乐文物的基础资料和考据变为实际的演示,使博物馆的展示方式趋于形象化和立体化,并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必然更加直接服务于社会文明。
二、河南博物院在华夏音乐考古上迈出的第一步
随着河南淅川下寺王孙诰楚编钟、舞阳贾湖骨笛等音乐文物的络绎出土,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史被一次次欣喜的发现改写着。音乐文物是古代乐音的真实载体,凝结着中国上古旋律和音容的全部秘密。为了解开这些迷团,复活远古灭绝的艺术,建立我们理想中富有生命力的博物馆,我们尝试把音乐考古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学术阶梯。
在博物馆立体化陈列演示中,我们选择了古代音乐和古代服饰两类课题。先期进行的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复原,就全国博物馆陈列领域来看,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它是以音乐考古的学术研究作为实践的前提,以考古的科学和严肃态度对待每一项具体的复原工作。
为复活中原古乐之本来面目,河南博物院于2000年3月份开始组建华夏古乐艺术团,于同年5月1日正式成立并对外公演。其间,国内众多知名音乐考古专家如文化部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王子初先生、武汉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原河南大学音乐研究所所长〉丁承运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古乐研究专家童忠良院长、蒋朗瞻教授、李幼平博士等人与我院密切合作,特别是蒋朗瞻先生,长期致力于古乐器复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参与了古乐团先期的各项工作。在各方面学者无私而热情的支持下,我们对夏商周三代的乐器、服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复制。经过认真地探索和推敲,第一批复制的音乐文物包括上古打击乐器(编钟、编磐、鼓〉、吹管乐器(笛、坡、石排箫、十七簧圆笙)、丝弦乐器(瑟、琴、筝〉等,努力保持了古代音乐中“八音”的奇特配置,并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古代乐谱中编译编配了带有浓厚中原特色的古曲,演奏人员的服饰和发型也都从上古出土的实物和绘彩俑中找到依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科学和严肃的课题,每一步探索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每一种复原都连带着邃远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薪尽火传——寻找中原音乐创造者的足迹
在上古二十多件套音乐文物复原过程中,我们对华夏古老音乐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每件文物的复原过程不仅是一个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伴随着成果形式的出现,这种知识的专利也被确定。这是将中原文化中最能为当今所接受的考古实物,变为有形、有声、鲜活的文化生命的一个艰辛过程。在复原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对一些重要文物的测音与制作数据、复制过程的技术参数、不同环境中器物的变数等都有了深度的把握。
1、贾湖古笛
距今8700年的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用鹤类的尺骨制成,上钻七孔,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吹管乐器,经测定,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结构,至今仍可吹奏旋律。它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贾湖骨笛重现于世,对于改写和丰富中国
音乐发展史,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从出土的二十多根骨笛中,就最完整的M282:20进行复制,并在其基础上有所扩展,使复制件的音色明亮、古朴,具有原始音乐的风格。由于骨管很不规则,加上中空结构,骨笛的吹奏很难掌握。我们的演奏员经过刻苦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该复制件的吹奏方法和音阶结构,证实其具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这种实践,使我们对骨笛本身在音乐文化中所具有的意义感触颇深:这种8700年前的乐器,本身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甚至变化音级,与之同期的其它旋律乐器仍处于三声以内的音域范围,而七声音阶的产生,应该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不争的事实,使我们曾经认定传统音乐以五声为主干的看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使我们折服于史前先民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贾湖先民的音乐活动证实着中国音乐史最早的源头所在,史书上记载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葛天氏之乐,就产生在黄河流域。据学者考证,葛天氏天氏在河南中部声息,这些音乐有无传承关系,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2、石磐
石磐是起源极早的原始乐器,属板振动打击乐器,多以天然石灰岩磨制而成。迄今为止,在许多夏商时期的遗址中都出土有石罄。
我们先期复制王孙诰编磬一套,并将商代鱼型石磬成编,以C为黄钟,按阴阳律吕分为上下两层排列,构成完整的一套半音阶序列。其中,鱼形磬的悬挂法采取了中原所独有的竖悬形式。这两种石磬在音色上亦有所差别王孙浩磐清亮婉转,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鱼形磐音色圆润,不焦不燥,不温不火。
3、王孙诰编钟
中国上古音乐中,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由北向南,从西周到春秋,甬钟走出一条完美的渐变轨迹,发展成为性能最完备的乐钟。渐川下寺M2出土的26件王孙诰甬钟,其数量之多、音域之宽、铸工之精、钟体之大成为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完美的一套甬钟。通过对原件的实际测音,证实这套编钟从大字组的G到小字四组C,跨越四个半八度,下层大钟作为击节和声的低音区,上层中下型钟七声俱全,多变化音,用以演奏中高音区的旋律,可以旋宫转调,其律制与十二平均律相近,具有完美的音列和音质,为晚于此一百多年椭的曾侯乙编钟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通过对王孙浩编钟复制件的演奏实践,证实这套编钟对各种风格的曲目都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同时出土的王孙话编磐相和,"金声玉振",上古庙堂音乐的皇皇穆穆,可以再现当今。
4、新郑歌钟
1996年以来,在河南新郑,络绎出土窑藏编钟十余架共260多枚,其钟悬规则均为两套二十件钮钟和四件锦钟,作为中高音的小型钟与作为和声的低音键钟相配,音域超过三个八度,音律和谐,利于旋宫转调以形成丰富多变的旋律特征,较此前的西周礼乐器音阶排列有明显的进步。
在复制新郑歌钟的过程中,音乐考古学者收集了十套新郑窑藏编钟的音阶检测数据,发现十套编钟正侧鼓音都有商音,而且存在不少变徽、变宫音,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结构,半音关系丰富,可以演奏丰富多变的调式和旋律。为了便于演奏又保持原味,我们将其中的一套按首调为g排列钟位,重新设计了音高,使钟音互不干扰,清澈透明,旋律性能大大提高。
这些尝试,为拓展编钟音乐的空间,认识上古乐器有待发掘的潜能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参数。假使魏文侯若能活到今天,依然会“古乐”唯恐卧,昕“郑卫之音”不知倦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