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265|回复: 1

《星云组曲》──台湾中文科幻的里程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6 18: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系国(1944-)游走科学与文学两大领域近四十载,是一位具有多重身分的文化人。本行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他却自幼热爱文、史、哲,十几岁即开始文学创作,不到三十岁已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由于多元文化的背景,张系国乐于尝试各种不同的文类,因而在中文科幻混沌初开的那段日子,他扮演起披荆斩棘的拓荒者角色。一九六九年,他以老练的小说功力,写出自己第一篇科幻作品<超人列传>,从此便与中文科幻结下不解之缘。
  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年,张系国以醒石为笔名,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九篇科幻短篇。随后加上在中国时报副刊发表的<归-1>,于一九八○年十月结集为《星云组曲》一书。
  这十个短篇的篇名与旨趣如下:
<归>:以科幻笔法描述作者心目中的中华邦联
<望子成龙>:以喜剧笔法写遗传工程
<岂有此理>:以闹剧笔法写生物工程
<翦梦奇缘>:预言「梦幻天视」,即网络版的虚拟实境
<铜像城>:一座未来城市的沧桑史
<青春泉>:轮回转世的悲喜剧
<翻译绝唱>:「礼教吃人」的诙谐科幻版
<倾城之恋>:穿越时光的爱情科幻
<玩偶之家>:机械人取代人类的警世科幻
<归>:化腐朽为神奇的爱情科幻
  其中两个<归>一头一尾,也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张系国向来喜爱玩弄(而非卖弄)小说技巧,一生乐此不疲,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创作这些科幻短篇的同时,张系国还在进行另一项大工程:十二个短篇组成的《游子魂组曲》。结果,这两本《组曲》都成功体现作者所谓的「钻石短篇小说群」:以一组相互呼应、补充、协调甚至尖锐对比的短篇为基石,搭建一座具有长篇小说规模的雄伟建筑。就《星云组曲》而言,无论是科幻因素、叙述方式、故事情节、寓意旨趣等等,十个短篇都没有重复或雷同之处。然而彼此独立的十个故事串在一起,却勾勒出从廿一世纪到两百世纪的未来世界。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未来世界不但是个有情天地,而且华人的戏份恰到好处──从事中文科幻创作时,张系国总是以世界公民的胸怀,巧妙结合中西文化。虽然标榜要有「中国风味」,但那只是为了避免沦于殖民地;在他所建构的科幻舞台上,从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大汉沙文主义。
  这十个短篇由于各有各的特色,很难比较相互间的优劣。假如硬要突显其中几篇作品,根据一些客观的标准,以及作者本人的认知,最精采的应该是<铜像城>、<倾城之恋>与<归-2>这三篇。<铜像城>是以标准的史笔写成的虚拟历史,描述外星城邦「索伦城」数千年的兴衰。全篇没有任何对白,全靠史诗的气势吸引读者一句句读下去。作者刻意在文末加上「摘自『索伦古城观光指南』」几个字,不但做到自圆其说,更倍增这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倾城之恋>光是题目便耐人寻味,而且也是以一段爱情作故事主轴,不过雷同处到此为止,那只是「向大师致敬」的一种游戏。故事中的「倾城」乃是上述的「索伦城」,而那对恋人更是相隔一千年的时光。<归-2>也算是个科幻爱情故事,然而科幻因素完全压缩到舞台背景里,主戏则集中在垂垂老矣的男女主角身上。在这篇小说中,张系国使用他最拿手的那种带着淡淡哀愁的文字,轻巧地拨弄读者的心弦,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钻进他所经营的感情世界。本篇也有「向大师致敬」的明显迹象,不过致敬的对象却是安徒生童话。
  由于张系国的「正业」是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因此许多人想当然尔,认为他的科幻小说属于科学家所写的「硬科幻」。事实上恰恰相反,张系国一生所创作的科幻小说,短篇也好长篇也罢,严格说来全部属于「软科幻」的范畴。以《星云组曲》为例,无论是<归-1>里的海底探勘、<岂有此理>里的生物工程、<翦梦奇缘>里的全球网络与虚拟实境、<玩偶之家>里的机械人等等,其中的科学一律点到为止,全靠文学想象力来推演故事的情节、驱动笔下的人物。
  在磨利科幻之笔后,张系国更上一层楼,以<铜像城>、<倾城之恋>这两篇为蓝本,前后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中文科幻史诗「城」三部曲:《五玉碟》、《龙城飞将》、《一羽毛》。中文科幻一代宗师的地位,自此屹立不摇。
  附注:《星云组曲》之后,张系国又出版过三本短篇科幻小说集:《夜曲》、《金缕衣》与《玻璃世界》。这三本书虽然不乏佳作,可惜就整体成绩而言,皆未能超越《星云组曲》这本经典。
  延伸阅读:
张系国《五玉碟》台北:知识系统出版公司,1983年
张系国《龙城飞将》台北:知识系统出版公司,1986年
张系国《一羽毛》台北:知识系统出版公司,1992年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18: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系国(1944-)游走科学与文学两大领域近四十载,是一位具有多重身分的文化人。本行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他却自幼热爱文、史、哲,十几岁即开始文学创作,不到三十岁已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由于多元文化的背景,张系国乐于尝试各种不同的文类,因而在中文科幻混沌初开的那段日子,他扮演起披荆斩棘的拓荒者角色。一九六九年,他以老练的小说功力,写出自己第一篇科幻作品<超人列传>,从此便与中文科幻结下不解之缘。
  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年,张系国以醒石为笔名,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九篇科幻短篇。随后加上在中国时报副刊发表的<归-1>,于一九八○年十月结集为《星云组曲》一书。
  这十个短篇的篇名与旨趣如下:
<归>:以科幻笔法描述作者心目中的中华邦联
<望子成龙>:以喜剧笔法写遗传工程
<岂有此理>:以闹剧笔法写生物工程
<翦梦奇缘>:预言「梦幻天视」,即网络版的虚拟实境
<铜像城>:一座未来城市的沧桑史
<青春泉>:轮回转世的悲喜剧
<翻译绝唱>:「礼教吃人」的诙谐科幻版
<倾城之恋>:穿越时光的爱情科幻
<玩偶之家>:机械人取代人类的警世科幻
<归>:化腐朽为神奇的爱情科幻
  其中两个<归>一头一尾,也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张系国向来喜爱玩弄(而非卖弄)小说技巧,一生乐此不疲,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创作这些科幻短篇的同时,张系国还在进行另一项大工程:十二个短篇组成的《游子魂组曲》。结果,这两本《组曲》都成功体现作者所谓的「钻石短篇小说群」:以一组相互呼应、补充、协调甚至尖锐对比的短篇为基石,搭建一座具有长篇小说规模的雄伟建筑。就《星云组曲》而言,无论是科幻因素、叙述方式、故事情节、寓意旨趣等等,十个短篇都没有重复或雷同之处。然而彼此独立的十个故事串在一起,却勾勒出从廿一世纪到两百世纪的未来世界。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未来世界不但是个有情天地,而且华人的戏份恰到好处──从事中文科幻创作时,张系国总是以世界公民的胸怀,巧妙结合中西文化。虽然标榜要有「中国风味」,但那只是为了避免沦于殖民地;在他所建构的科幻舞台上,从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大汉沙文主义。
  这十个短篇由于各有各的特色,很难比较相互间的优劣。假如硬要突显其中几篇作品,根据一些客观的标准,以及作者本人的认知,最精采的应该是<铜像城>、<倾城之恋>与<归-2>这三篇。<铜像城>是以标准的史笔写成的虚拟历史,描述外星城邦「索伦城」数千年的兴衰。全篇没有任何对白,全靠史诗的气势吸引读者一句句读下去。作者刻意在文末加上「摘自『索伦古城观光指南』」几个字,不但做到自圆其说,更倍增这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倾城之恋>光是题目便耐人寻味,而且也是以一段爱情作故事主轴,不过雷同处到此为止,那只是「向大师致敬」的一种游戏。故事中的「倾城」乃是上述的「索伦城」,而那对恋人更是相隔一千年的时光。<归-2>也算是个科幻爱情故事,然而科幻因素完全压缩到舞台背景里,主戏则集中在垂垂老矣的男女主角身上。在这篇小说中,张系国使用他最拿手的那种带着淡淡哀愁的文字,轻巧地拨弄读者的心弦,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钻进他所经营的感情世界。本篇也有「向大师致敬」的明显迹象,不过致敬的对象却是安徒生童话。
  由于张系国的「正业」是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因此许多人想当然尔,认为他的科幻小说属于科学家所写的「硬科幻」。事实上恰恰相反,张系国一生所创作的科幻小说,短篇也好长篇也罢,严格说来全部属于「软科幻」的范畴。以《星云组曲》为例,无论是<归-1>里的海底探勘、<岂有此理>里的生物工程、<翦梦奇缘>里的全球网络与虚拟实境、<玩偶之家>里的机械人等等,其中的科学一律点到为止,全靠文学想象力来推演故事的情节、驱动笔下的人物。
  在磨利科幻之笔后,张系国更上一层楼,以<铜像城>、<倾城之恋>这两篇为蓝本,前后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中文科幻史诗「城」三部曲:《五玉碟》、《龙城飞将》、《一羽毛》。中文科幻一代宗师的地位,自此屹立不摇。
  附注:《星云组曲》之后,张系国又出版过三本短篇科幻小说集:《夜曲》、《金缕衣》与《玻璃世界》。这三本书虽然不乏佳作,可惜就整体成绩而言,皆未能超越《星云组曲》这本经典。
  延伸阅读:
张系国《五玉碟》台北:知识系统出版公司,1983年
张系国《龙城飞将》台北:知识系统出版公司,1986年
张系国《一羽毛》台北:知识系统出版公司,1992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11-27 23:23 , Processed in 0.1477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