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796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4-24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开篇先用一个词评价金牌:
不过不失
简单说,金牌很好地继承了老女排的传统,在战术上,他强调前排进攻、强调以多打少,坚持中国女排以接应为核心的快变战术,没有跟风意大利蝗虫队的所谓“电脑排球”“现代排球”;在人员配置上,他坚持中国女排历来的全面、均衡优先的选人原则,力图打造高大版五连冠队伍,并一直为之努力着;在精神面貌上,他强调超量训练、魔鬼训练、坚持“三从一大”的原则,强调拼搏精神;这些都是和老女排一脉相承的,在继承老女排战术和精神上,在保持中国女排优良传统上,陈金牌是有贡献的,而且正是依靠老女排的优良传统和不错的运气,他连续夺得03年世界杯和04年奥运会两枚金牌,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
但是陈金牌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性格,他过于拘泥于老女排的框架,缺乏理论思维和辨证思考,没有将中国女排的优良传统与现代排球高大化、男子化的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女排特色的男子化道路;在临场比赛上,他对比赛的大局把握不够,暂停指挥显得简单,比赛情绪时常比较简单粗糙,缺乏摆脱的办法;更关键的是当他获得更大自主的时候选择队员上出现严重判断失误,给新一代中国女排留下一个烂摊子,这就是他最大的过失
总得来说,他没有给中国女排带来全心的突破和创新,但是却没有坚持甚至是更好地保留了老女排的传统和精神,没有功劳说不过去,至少两块金牌是实实在在的,高至功勋也是不至于的,因为他在选材、建队、遣兵方面都有很多失误,所以也不能说功劳盖世。
文章分4个部分:
一、经历决定性格,从陪练到助理、从助理到教练的金牌之路
金牌出生在1957年的台湾海峡西岸,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倒不是要来个地域帖,而是当年的海峡西岸和毗邻的广东是我国的排球大省,而且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排球最早是从南洋传到中国,而且曾经得到过著名侨领陈嘉庚的推广,所以南方的侨乡是有排球传统的。陈金牌的家也有很浓厚的排球氛围,他的姐夫周宁安是当地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教排球的,可以说是陈金牌的启蒙教练,金牌自小在排球之乡长大,又很小就受到姐夫的熏陶,所以从这点来说,他接触排球是很早的,这一般来讲有两个很重要的意义:
1、金牌从小就对排球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对排球、对自己的教练工作肯定是充满热情的
2、金牌的球性肯定很好,因为他接触排球早,不管套路如何,就如同巴西队很多很小就打沙排的队员一样,路子很野但是球性很好,从小经历过摸爬滚打,手上很出球
我认为,这两点构成了金牌性格中的一个基石:因为热爱,所以拼搏,如果不是对一个事业有一种大爱,单靠简单的功名刺激也是难有豁出去的大pia大博的;因为球野,所以实用,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也是金牌很重要的一点,完全的实证主义,只要下球,没有一点理想化的色彩,相比郎平会纠正孙月的高空砸球、胡进会强练赵蕊蕊的快速爆发,金牌一般不在乎技术细节,他可以容忍张越红曲个肘扣4年球、也可以放任薛明打冲天短平快,下球是金牌的唯一指标
在这两点基础之上,金牌随后被选入了福建体校,而且曾经一度担任主力主攻,可谓是人生第一次高潮,但是很可惜(此处得意得笑500遍:lol :lol :lol :lol :lol ),跟小s一样,金牌童鞋没长高,所以嘛就有了人生第一次抉择,球队呆不了了,国家队也肯定进不去了,可以说又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低潮,这样的从高潮到低谷的过程,对人也是一种磨练,对于心气很低的小s同学来说就是转行读书,北京有句俗话:洋车总是有人拉,意思是再没出息也总能干个拉洋车的活,何必费力读书非要争个功名,但是对于心气很高的金牌童鞋,可能就不会有这样豁达的胸怀,这个时候金牌童鞋应该是很焦虑的,而且可能还有点怨天尤人,毕竟自己觉得自己水平很高,但是却遭遇天灾,所以这一点连同他日后的一些经历,我认为构成金牌童鞋性格的另一个基本面:
3、好争面子,想赢怕输。金牌童鞋日后被选为了陪练,再从陪练干了几届助理,这种怀才不遇的心态很容易使金牌同学着急证明一下自己,所以金牌一上任就干得风风火火,一口气抛弃无数老将,当然倒没有选多少真正的小将,而是将一系列争议球员和储备球员(冯坤、张静、赵蕊蕊、周苏红这些队员是很早就受到关注而且入选过集训队的,杨昊、宋妮娜、白云、张娜是当时联赛和青年赛冒出来的新星,张越红一直都是比较有争议的队员)哗啦啦全部集中到了一起,也有争一个面子好服众的心态
想赢怕输的最极端结果就是出了让球事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金牌的实用主义哲学,让球只要能赢球,也不失为一招实用的招数
这样的性格有好处,也有坏处,所谓祸福相倚,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这样的性格首先带给中国女排一股朝气,可以说这种朝气是胡进带队所缺乏的,年轻的中国女排充满了自信和活力,有一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可以说这是中国女排重夺冠军的最大精神动力和原因。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精神面貌却能带动技术发挥,这种朝气和活力一直在北京奥运会都体现在中国女排身上,相对于郎指导队伍的过于老练、相对于胡光光队伍的过于循规蹈矩,金牌的队伍在精神风貌上的确是敢打敢拼,关键时刻敢使阴着、狠招、不会的招,宋妮娜和刘亚男在国家对就配了几个月,就敢在比赛中直接给刘亚男传后排的调整功;马大姐临到奥运会跟赶鸭子上架一样打了4年替补,临到头说打主力就真敢在2、3号位一通乱飞,这种精神面貌能带给球队很强的冲击力,也正是凭借这种冲击力,中国女排在03、04年连续冲垮了好几只世界劲旅。如果03年中国队是郎指导在带,当然也是有翻盘巴西的可能,但是过程绝对不同,郎指导肯定是用诸如诸韵颖、吴咏梅这样的老将上去,用非常老练的手法直抓巴西的两个软肋:bia和valeskinha,逮着这两个软点一通乱打,打得肯定非常老练,狠毒得光明正大;胡光光就是要命的暂停,细致到发丝的部署:这个valeskinha的高度一般,蕊蕊要注意,她的背飞主要是回头线,所以要去拦这个线,当然她高不太高,所以回头的同时可能打短找二直,这个也不要放,杨昊要去看住她的直线,当然她高度不高,所以主要还是要帮蕊蕊拦回头线,当然她也可能吊球,所以转身防吊也要积极点(此处省略若干字),细致入微非常规矩,一切按道理出牌,于是一切结果都可以预见。但是金牌没有,金牌输了一局,上去被人拦个闷棍,周苏红被看得根本无法摆脱,金牌也没什么招数,一挠头就问:你们活动开了吗,队员上去就很pia,双方打的非常精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也不抓你的软肋,你也别拦我的战术,冯坤就逮着谁下球就给谁球,杨昊就看准那条线好扇就使劲扇,结果这一冲,给准备周密的巴西女排反倒是杀了个回马威,你不是全力抓2、3号位吗?老娘我不打了,就在4号位,大家开干,结果巴西反而被冲了个人仰马翻,没有任何的曲折反复、围燕救赵这样的招数,大家都来pia,哗啦啦就拉开到4号位,好不好拉倒,结果反而赢得一个好结果
这种方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鼓励队员的自我创造。由于金牌的实用主义哲学,只要下球他大多都采取鼓励政策,这样对队员来说打球就可以打得非常野,这一点从金牌的队伍可以明显看出来,最突出的一个就是张萍,球路非常野,扣球跟扔标枪一样,整个上臂是举着的,而不是直着抽,然后爆发把球平着往外抽,这样的打法有下球的一面,因为球平冲的速度很快,只要拦网手稍微不留神就容易造成破坏性拦网,也有很不下球的一面,由于缺乏手腕技巧,球的线路淡如白水,被抓住直接就要钉自己地板。金牌并不去纠正这样的姿势,只要能下球,就让二传去配,直接花一个大奖赛来配,然后终于在奥运会上配了出来,保证了一攻只要到位,防反只要有机会,张萍就真把标枪扔出去了。在比如刘亚男,受伤之后的弹跳和爆发力大大折扣,缺乏强有力的鞭甩动作导致扣球显得非常软,结果刘亚男就改变了球风,直接就在背后抢跳打短球,从此以后鲜有长球进攻。这还不算,她和周苏红还经常是她打一个短球,然后周苏红在背溜位置再打一个长的背溜或者背飞,实际这相当于把中国女排的一个传统战术:2进1,主攻在短平快头上打的战术对折到了二传身后,打背后的2进1。这样的独创技法还很多,这些环节有好有坏,但是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这让中国女排显得灵活,可以说是中国女排快变战术的一个折射,变的一个结果就是怪,中国女排有一批不拘泥一招一式的怪球手,有一些不拘泥于一人一点的怪战术,可以说在这任中国女排中是体现得比较充分的,我们打了一些很怪的战术,比如背后的2进1,比如低球反击,比如一顺风双快,也有一些怪技术的攻手,比如杨昊的巴掌扇、莫慧兰后攻等,这些独创对于充分体现中国女排的变
这两点就是我们夺冠的最坚定基石,中国女排在03、04年很好的向世界展示了世界中国排球的精髓:我们很快,刘亚男的背快下手干净利索,杨昊的平拉开基本是一个超长的短平快;我们很怪,尽管从03年开始一些女排还是学习中国女排,接应也跑动起来打,也和副攻结合起来打,但是却打不出这种效果,就在于他们的后点没有体现变,我们的后点有变,周苏红时而在后面打,时而在前面打,周苏红的节奏也有变,能下手很快,也能撑着打,而无数邯郸学步的欧洲接应们跑是跑了,变却没变,节奏单一、步伐沉重,和前点打不到一起。保障快变的是一传,从01年到04年,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一传体系,有全世界最顶尖的一传人:一传面积大、一传功底扎实的周苏红,能蹲善坐长于死扛、打死不挪窝生抗大力跳发的张娜,还有擅长预判、长于卡位的刘亚男,杨昊同学的一传接几轮也能自保,在后排也有一副能扛跳发的壮身板,可以说这个一传体系是当时世界最稳固的,在防守上更是不逞多让,赵蕊蕊+冯坤的网前能力,周苏红、刘亚男的后排防守,杨昊的死蹲硬卡,这个防守体系也是非常牢靠的,这就是陈金牌的金牌,按照我的话说,就是用21世纪的队伍打出了中国女排传统战术的精髓:防守上的全面均衡、全队位置没有漏洞,有也不大;进攻上强调前排战术,打得快变结合;精神面貌上pia字当头、敢于发挥、敢于胜利,这就是中国女排的传统
按照陈金牌自己的话说:周苏红就是放大的郑美珠,陈金牌用一个放大的老女排夺回了世界冠军,尽管有运气因素,但是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从金牌个人来说,两块金牌证明了他的水平;从中国女排来说,两块金牌表明了中国女排的优良传统没有过时,只要我们坚持好、发展好,就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胜利
二、性格决定命运,从悉尼到雅典、从雅典到北京的女排之路
如果大家都还算认同金牌的这三点性格的话,那接着我们就以此为基础来看看女排的8年之路
有人说女排这8年是一个曲线,从成绩看的确如此,从第四到第一、从第一再到第三,整个一个抛物线,但是透过这个成绩,我们再把女排端详得更仔细点,所以我们要首先从00年说起,看看已经金牌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家底
00年中国女排兵败悉尼,无外乎三点原因:从客观上说,也就是说外部条件,当时的世界女排出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世界诸强中古巴队和巴西队出现了人员老化的迹象,但是仍然有一些比较有才华的新队员补充进来,尤其是古巴队,既有长年称霸的成绩惯性,又有诸如aguero、ruiz这样的具有相当实力的队员;俄罗斯队的三架马车则日趋成熟,更有了非常男性化的二传vassilevskaia,能很好支撑起俄罗斯非常男性化的进攻技术;还有一些二流球队中涌现出非常超群的队员,比较有特色的是韩国队和克罗地亚队,尤其是韩国队,既有张润喜这样的主攻、又有张小燕这样的副攻,对身体素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说世界三强+两只小强,在这个阵容中中国女排的实力打好了的确能上前三,有希望冲金夺银,打不好输个五、六也不奇怪;从主观上说,也就是说自身条件,中国女排当时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又先进的高快结合,设计了诸如强力平拉开、前打后拉,应该说这些战术设计和人员配置都是先进的,能打出成绩的,但是非常可惜,再好的战术也要人打,中国女排临阵折了无数兵,悲惨历史就不重复了;从赛事进程来看,中国女排运气也差点,看着抽到了好签,进了东道主所在的小组,说好就好,其实是差上家差,在临场指挥上,中国队又过于中规中矩,在几场关键比赛中,中国队都没有使一些狠招、用一些狠人,所以得到了一些平淡入水的结局,从这点看,中国女排得到第五的名次不算离谱
但是中国女排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新的战术思想和战术打法出现了,新的一批条件非常好的队员发现了,以3点主攻强力平拉开为核心的战术思想逐渐开始取代过往中国女排以2点主攻强攻反击为主的得分模式,这是符合中国女排新采取的二主副站位和每球得分的新特点,在人员上,00年的女排留下了一批中国女排的中坚力量,她们有出众的身体条件:赵蕊蕊的高度和爆发力、周苏红的协调和腰腹力量、杨昊的速度和大臂爆发力,这些都为新一代女排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对比,一是大名单上,看看00年的和01年的
主攻:孙月(伤) 王丽娜(伤) 殷茵
副攻:吴咏梅 陈静 桂超然 (伤:赵蕊蕊)
接应:李珊 邱爱华 (周苏红,99年接应替补,99年自由人)
二传:诸韵颖 何琪
后排替补:巫丹
自由人:李艳
01年中国女排
主攻: 杨昊 张静 张越红
副攻: 赵蕊蕊 刘亚男 吴咏梅 陈静
接应: 周苏红 李珊
二传: 宋妮娜 冯坤
自由人:张娜
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实际并没有推倒重来,除了宋妮娜是因为99年青年赛和01年联赛的精彩表演而入选外,其它人都不算是新人,所以说01年的中国女排是推倒重来是非常不恰当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回到陈金牌的性格,他好争面子,所以不愿意承认这个阵容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也是不奇怪的。但是中国女排的的确确是沿着00年开创的道路,开始不断向前走。关于这个过程,grbicpappi同学曾经写过一个越来越快的中国女排,说的是非常中肯的,这里就不作祥林嫂状的重复了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指出的是,最体现陈金牌阵容与胡光光阵容和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的是杨昊和王丽娜的位置。杨昊与王丽娜最大的区别在于杨昊的速度比王丽娜快,这恰恰是强力平拉开的精髓,利用2、3号位的压力将球迅速转移到4号位,这个战术过往中国女排是用过的,但是用的目的不同,因为当时的一攻总是不得分的,所以中国女排的思想是三点保过轮、两点抓防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原则越来越受到新规则的挑战,特别是每球得分制以后,这个原则受到极大的冲击,原因很简单,过于一攻不得分,打一攻永远都不到15分,如果大家都只打一攻,越拖中国队只会越难受,因为越拖到后面,球队的体能越受到影响,越需要靠强攻打走,打着打着中国女排就要吃亏,所以中国女排必须有防反的办法,而且必须有很快的防反办法,所以当年中国女排非常依赖郎平、非常依赖她的反击强攻;但是在每球得分制,规则就发生了变化,一攻一样可以得分,只打一攻就可以打到23分,也就是说:
在发球得分时代,中国女排需要打15次防反才能胜利,这就对反击强攻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毕竟大部分的防反都是通过反击强攻完成的,但是对于反击强攻的轮次要求并不高,中国女排即使打n轮一攻都没关系,只要大家转着打就行,即使转20轮,大家的一攻压力都是相等的,因为只要大家都保住一攻,即使转n轮,都是0:0,但是对体能的要求则越来越严酷
在每球得分时代,中国女排只需要伺机打2次防反就能获得胜利,反击强攻的能力就明显降低了,但是每一次一攻都会把分打走,所以这就对一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女排必须要打23次一攻,而且不能再转着打了,因为越转着打,大家的分就越往高走,越往高走就越不能犯错,对一传和保障环节的要求就越高,对发球的要求就越高,打到23:23,24:24的感觉和1:1,2:2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对发球——接发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对体能的要求则是基本恒定的,因为打完一个一攻比分就往上走,比赛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
这就对中国女排老的原则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基础环节,这就是中国女排坚定提出高大化、男子化的原因,在基础环节上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不断加强发——接发环节,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保障环节,二就是战术环节,中国女排就必须找到一个比过往强硬的一攻体系,保证这个一攻体系能最大限制的降低波动,维持持久压力,这就是胡光光提出的强力平拉开战术,在各种战术中,简单战术比复杂战术稳定、拉开战术比前点战术稳定,所以平拉开和背拉开是最稳定的战术,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战术,所以胡光光将高大化、男子化的追求与中国女排传统的2、3号位战术结合起来,提出强力平拉开的概念,放弃两端拉开的理念,以接应的2、3号位变化为基础,形成2、3号位的强大压力,然后将球快速转移到4号位,4号位的战术趋于简单,但是速度更快、强度更大,成为主要得分点,这样的拉开战术在悉尼没有发挥合适的威慑力,原因在于王丽娜的手臂肌肉在训练中出现了萎缩,导致96年那个挥臂爆发力很快、很强的王丽娜速度下来了,更关键的是山花在瑞士怒放了一次之后,彻底成了烂漫的残花,一传也接不稳、进攻更是如shit,临时上阵的邱爱华的进攻速度和强度都相当厉害,但是当时也受伤病困扰,而且更适合简单的拉开进攻,背飞的速度和力度很强,但是节奏一般,与2、3号位的结合显得单调,加上二传环节反而过于复杂,导致全队的节奏有些华而不实
但是随着中国女排更新了一些新队员,这些缺点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特别是在01年联赛中涌现出来的杨昊,她的优缺点很明显:她的爆发速度快、下手速度快,手臂爆发力强,很适合打平拉开战术,当然缺点是进攻节奏比较单调、手腕技巧也比较单调,拉起来呼啦啦的,但是她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融入了这种平拉开体系,从此杨昊成为中国女排的重要得分人,而周苏红更是中国女排的坚强支柱,她稳健的一传、诡异的跑动,真正体现了什么叫2、3号位战术,什么叫快速多变,依靠悉尼奠定的战术体系和人员储备,中国队夺得了04年的金牌
中间中国队有过一系列的人员变动,但是涉及这套体系最关键的两个点:抢分的主攻和一攻中坚的接应从来没换过,连状态都没怎么差过,非常稳定,所以04年以后,陈金牌的想法当然是要继续使用杨昊和周苏红,而且决定一直以好状态使用到08年,应该说,只要这两个人不出问题,中国女排的结构就不会出问题,冲金夺银的希望就很大,这就是金牌所设想的北京之路,也是他一直充满自信的原因,所以他在这两个位置上只是零敲碎打,最关键的是,周苏红这个位置要求非常高,陈金牌又缺乏那种火眼精精从璞玉中见瑰宝的本领,一直找不出来适合这个位置的后补,所以也没仔细准备,先来一个什么副攻改接应的老把戏,可惜选人严重不准,如果他真是选准人,选诸如陆艳、尹萌、赵俞这样的看上去还比较靠谱,找来两个:王婷,一看就没那种腰,横看竖看都没那种长拉开的速度和力;王可可,那速度和球感,啥也不说了,给赵蕊蕊打替补可以练,打接应?只能打成大s。结果金牌也没仔细选,更没仔细教,拉倒就直接把李山花给叫回来。再说杨昊,实行三主攻的中国女排常年就没她准备替补,新的周期显然陈金牌也不准备给杨昊准备个替补,只是专心在找王丽娜的继任者,从这里开始,金牌已经吃光了光光的所有老本,从04年以后,金牌既有资本,拿了两个冠军来组织陈家军,又有无奈来组织陈家军,因为谁都知道中国联赛的特点,更知道轮胎厂的裁判工作做得很到位,历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都是从联赛中去观察队员,发现有潜力的队员,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历届全国联赛冠军队在中国女排中的人员往往不是最多的,郎平选了诸如何琪、李艳这些母队成绩并不好的队员,胡光光用的李珊,当时圣地也还没成长为圣地。相反,陈金牌选人选来选去,就圈在几个队里面,而且更关键的是,金牌过往的经历都是陪练,不是说歧视陪练,但是金牌从来没真正打过国际比赛,对比赛的观察能力是比较弱的,缺乏一个具体的指导思想来组合全队,基本都在朴素的扩大的老女排思想下延续光光的战略战术,但是在金牌当时的条件下,并没有给两点主攻勾勒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并没有突出要选一个什么样的两点主攻,原因也非常简单,当时的孙月在受伤前如日中天,在受伤后就如同周苏红受伤一样,无人可换,所以光光并没有在这个位置上多琢磨什么,一直也就是带的三个主攻,并没有给孙月准备替补,所以,到底选一个怎么样的两点攻来接替王丽娜,是金牌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
战术都是人定的,当你有了孙月、周苏红这样的队员,只要不晕头非要放到二传位置,在很多位置都可以打,这个时候就不太需要多少战术理论来支持,你给她往场上一放,她就能发挥作用,而且知道自己怎么打,至于上个周期陈金牌选中王丽娜,纯属无奈之举,从张静(谁都会选)到楚金玲(联赛强队新星)再到王丽娜(胡家军旧将),但是现在一切都成了白纸,这个主攻到底该怎么选。应该选谁?
金牌朴素的愿望当然是郎平第二,于是他首先倾向选高大主攻,楚金玲又二进宫,然后王一梅又冒出来,这说明直到最后,他可能也没清楚这个主攻到底要干什么,就是简单的强轮、弱轮地转来转去,在奥运会的时候还在强轮、弱轮地转啊转,先将王一梅放到三点,输了两场球,又认为“弱轮太弱”,王一梅又回到两点,临阵将两个主攻转罗盘的,可谓少见,正是由于缺乏对队伍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论建构,所以就出现了金牌选队员的最大特点:更关注队员自身的技术特征,而忽略了把这些技术特征与中国女排的整体结合在一起,将不同的特点构造成一个球队,然后再加上联赛天残的技术统计方式(我真的对此严重愤怒,花了那么多钱,dr驴没吃过猪肉呀还硬装连猪跑都没见过,人家fivb有那么一套技术统计方式,呀要自己开发,开发出一套羞死人的技术统计方式),然后再加上轮胎厂活动活动,自己的小算盘算计算计,选出祸害三宝+拍手大s一点都不奇怪
这里面看着最美的就是大s,你说她06年的表现美不美,还真说得过去:一看扣球,成功率还真可以;一看拦网,还真拦到了,但是你要多看就发现问题了:进攻是n/a,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中国女排的两点副攻从来不是拿来n/a的,她一个人在前排打3轮的时间中有两轮自己打2、3号位,进攻数量绝对不可能被n/a,她被n/a就表示是两个主攻掩护她,这完全是颠倒了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
然后就是三个活宝,这三个活宝怎么说呢,一方面的确极具欺骗性,尤其是挤神,远看是个美女:什么技术都会,这么“小”的年纪,基本所有二传技术都会,短的能传、长的能传,前面能传、后面能传,结果近看是个麻脸,一脸都是坑坑洼洼,什么球都传不准,速度狂慢,先天天残,明显缺乏排球天赋,球感很差,防守的时候老是几厘米,拦网的时候总是树杈手,所以传球的时候谁的位置都找不到,找不到球、找不到副攻,丢人经常丢个乱七八糟;后天遇险,遇到丁红莹这样的慢半拍,技术手段严重落后,丁红莹当年就不会跳传,还美其名曰沉稳,何琪是真的很沉稳,从来不会跟丁红莹一样迈个方步就往前排插上,当然代价就是丁红莹的身体倍棒,以80年代的节奏打21世纪的球,打了n年都还在打,所以到后期的时候眼光比较毒辣、经验比较丰富而已,还是哪个原因,没吃过猪肉,看猪跑了几十年,也都知道猪什么味了
卷卷也是个看着美,一看还真是,能接一传,就是圣地接一传跟转糖花一样,一个人接一两轮直接拉倒,接一轮和两轮的一传压力是远远低于接3、4轮和全轮的,接一轮能接好完全不代表接6轮能接好,然后就是进攻,他在天津队死打直线能得分,乱捅乱吊也能得分,这些都是没问题的,因为进攻的效果取决于进攻的一方,也取决于防守的一方,以目前国内的防守能力,基本防守能力很差,各个队都急功近利,拼命把队员往前赶,总是想找早点出成绩,先进攻再防守是很多球队的思路,结果只要打不死球就被别人打死,按照金牌自己的实用选人哲学,观察到这些在联赛中看着有点水准的队员是容易的,然后专家们在美言美言,轮胎厂再活动活动,选出这三个活宝一点都不奇怪,而且一个巴掌拍不响,徐主任也背不了一口大锅
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关节点就是双塔战术。双塔战术可谓中国女排的老战术,当然这套战术也不是中国队首创,80年代的美国女排的两个副攻的高度wieshoff+magys就可以看成双塔,中国女排在90年代初期也有双塔:赖亚文+李月明,然后副攻高度一直维持在186左右,直到赵蕊蕊的出现,赵蕊蕊一下把中国队的副攻线往上拉了10厘米,她的高度、技术和爆发力都是很突出的,在网前的作用非常明显,而刘亚男的高度在后期越来越吃亏,的确中国女排要赶上这种男子化的潮流,再造双塔是必须的,但是怎么造?应该造成什么样?陈金牌显然缺乏缜密的考虑:
第一是涉及到赵蕊蕊的定位。赵蕊蕊在胡进手里面是打3点的,这样至少有如下三方面的好处:第一能更好地利用赵蕊蕊出色的爆发力和弹跳。因为在二传身前身后打的球对力量的要求就很低,对爆发力的要求就很高,就是那么0.3、0.4秒的速度,抢到了就打死了,没抢到就被拦死了。所以光光就用赵蕊蕊打3点,主要就是围着二传打,然后用速度很快、爆发力也很强的山花打接应,呼啦啦上来就拉到二号位去,从这一点讲当时直到现在山花如果是蕊蕊打3点都是最适合的人选,因为蕊蕊主要就是围着二传在打,那么拉出去的配合就可以非常丰富而且速度要求很高,山花一直打副攻起家,在二传背后的快球和长快球技术是比邱爱华、周苏红丰富的,这样一来2、3号位的压力就大了,从二传体前一直到非常长的长背飞到标志杆,中国队随时都可以发动进攻,主攻就可以迅速拉开下球。当然山花最大的问题就在技术,我估计如果光光01年再当主教练,兴许就会尝试把陆艳、张萍这样的往接应位置上放,免得山花一天到晚出来目光散射、毫无预判地丢人。但是金牌一来就把蕊蕊放到2点上,这个思想很朴素,周晓兰当年182,不说折算成1米96至少能折算成现在的190,进攻好、拦网更好,对吧,当然要放到2点去,但是金牌忽略了一点就是,蕊蕊的身体很单薄,力量和周晓兰不可同日而语,打长球显得非常吃力,飞不起来,按照03年戴老的评价就是”背飞比较模糊”,一方面有冯坤传球的原因,一方面赵蕊蕊的力量也是一个原因,郎平04年也说她的背飞有“背时间差的味道”,都是这个原因,因为力量不大,所以赵蕊蕊的背飞缺乏空飞动作,但是爆发力强,不会和薛明一样走到标志杆硬生生拉起来扣,就是连跑带垫脚飞的过程中看见合适的机会突然就爆发起来扣球,很有点时间差的味道。第二是更好地支撑2点主攻,我们再来看看,如果赵蕊蕊打3点,她的两点轮出现在与2点主攻搭配的环节上,用一个更强的副攻与支撑2点主攻,其实这个问题在02年中国队就已经暴露了,当刘亚男与张静搭配在前排的时候,经常被卡个落花流水,一丢就是5、6分,后面随着王丽娜的加入,依靠4号位更丰富的手腕技术好歹算过去了,但是这个隐患就说明,如果把稍微弱一点的副攻放到3点是有问题的,当然,当年中国队没有采取双塔战术,战术思想是比较传统的,如果副攻采取一高一矮的搭配,那么负责保障的副攻站在中间,这是男排在自由人开始前的普遍站位,这主要是为了一传和防守,这样的搭配在当年的男排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从上个周期来看,赵2+刘3是比较合适的,这是因为金牌的队伍克隆的是80年代的五连冠,如果一个副攻要广泛参与保障环节的话,到3点是非常适宜的,但是随着双塔的新问题出现,金牌又一次失去了可参考的目标,因为之前中国女排从来没出现过不能一传、防守的塔,结果金牌就又错了,哎。三是降低赵蕊蕊的训练强度。胡进为什么能花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个才17、8的小姑娘带成大奖赛拦网第五,眼看就成了世界准一流副攻,就在于他只让蕊蕊绕着二传身前身后打,打非常简单基础的近体快,所以大部分时间蕊蕊都是在进行拦网训练,拦网训练的强度相对是比较低的,拦网首先是个技术活,主要就是练球感和练移动技术,腰腹力量是拦网非常重要的基础,但是拦网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是绝对第一位的,尤其在女排整体进攻水平低下、速度缓慢的基础上,很难说和男排一样,战术各个环环相扣,快得眼花缭乱,如果没有很好的腰腹力量的强行支撑,副攻基本无法完成拦网,但是女排不同,谁的移动技术好、谁的球感判断好,就能在网上占据先机。结果金牌上来就让赵蕊蕊打2点,进攻的要求一下就摆在桌面上,还经常放话“如果力量再上不来,就如何如何”,结果赵蕊蕊就赶着鸭子上架天天狠练力量,人有多大胆但是地未必就有多打产,牛皮鼓敲狠了要破,小胳膊细腿练狠了就大家都知道结果了
金牌对双塔的建设犯了最致命的方向性错误:赵蕊蕊肯定是一个塔,那么我们来分析这个塔的优缺点:优点是网前能力突出,缺点是没有后排,然后我们把这个塔融合到我们的整体战术中去,也就是说,赵蕊蕊的网前突出,我们记成网前强点1,而在中国女排的战术设计中,实施抢分的3点主攻理所当然是网前强点,我们记成网前强点2,这就非常明显了,我这两个强点一主一副,应该怎么放?
一个办法、或者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延续上个周期的结果,我一顺风放,两个强点放在一起,那就要找一个加高版的刘亚男,也就是说找一个能打快攻、能接一传、能防守(不用自由人换)的高副攻,很明显,当时中国女排是有这样的队员的:王可可、王婷、尹萌这些队员都有这个能力,当然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从队员能力来看,是可以很好融合到队伍里,保持队伍结构的稳定性,这是延续队伍稳定性的最好办法
一个就是推倒重来,真正来两个现代意义的双塔,两个塔用自由人换,但是金牌出错就出在这里,或者说很多人都反复强调强力接应,但是我真的不明白,金牌的水准怎么就沦落到和贱言堂一个水准,强力接应的确是不接一传,因为一传是三个人的,但是防守是6个人,再强力的接应不会防守,就基本可以等死,这一点直接可以看出karpol和caprara的水平:
在karpol时代,强力的gamova是要防守的,在奥运决赛的时候,还发挥了重要的防守作用;在caprara时代,强力的gamova根本不防守,在比赛的时候俄罗斯前面漏了后面漏,直接漏个底掉
这个进攻的强势队员放在那里并不重要,男排采取双主攻一传体系是有原因,但是男排的接应绝对不会不防守,综观男排强队的接应,除了20岁刚冒头的mikhaylov的防守判断比较差以外,至少防守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在女排里,强点怎么放是有商量的,对于中国队来说,是一个主攻;对日本队来说,也是一个主攻,那么你这个主攻放在哪里都可以商榷,但是这个主攻必须防守,防守是6个人的,球都起不来就不用什么强力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王一梅最大的问题就是防守,如果中国队要推倒重来,用自由人换了2个副攻,剩下的就必须要防守,所以就必须提高王一梅的防守能力,但是从06年开始,王一梅还受伤,就这么点时间,她又练防守又练进攻,能练出什么效果,而且在接应位置和在主攻位置的防守能力不同,王一梅短时间练这么多,的确是表现了自己很不错的排球天赋,球感很好,卡得住位置,但是被体重所累,加上满地滚和全面卷,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的防守的确是出了非常大的问题,非常难看,这根源,就在于金牌在建双塔的时候没有准确把握双塔的实质,没有很好的提出队伍结构框架,导致球队不断为结构所累,更加上选了2个祸害在比赛中要死不活,于是中国女排的后排成了没底的香油瓶,一漏到底
这就是金牌从悉尼到雅典、再从雅典到北京的路途,其实一直是一条平路,只是沿途的风景不断在变化:在头一个四年,胡进搭的chr经过了最初上路的磨合期,开始走上正轨:冯坤、周苏红、刘亚男、赵蕊蕊、杨昊、王丽娜等组成的中国高速列车一路开过疲态尽显的世界排坛,显得风光无限,过了雅典站后,中国女排却开进了一条歪路,没有及时为高速行驶了4年的chr加水加油,沿路的风景又随着以巴西女排越来越男子化的打法而悄然发生着变化,世界女排开始挣脱上个周期的疲态迸发出男子化的新芽,结果中国女排就显得老化,最终自己没有把握住关键的机会,头两局一再保送巴西女排过关,最后一车尘土停在了北京站
三、赵蕊蕊、周苏红、张静vs祸害三宝,客观看金牌的长处和弱点
赵蕊蕊、周苏红和张静,是上个奥运周期很有特点的三个队员,和冯坤、宋妮娜有戴老亲自指导不同,可以说是陈金牌一手调教的;祸害三宝,尤其是祸害大宝地滚娜,是金牌一手调教了2个周期整8年的队员,扣除中途离队的1年多,也有小7年之久。两相 一对比,小s来个两两pk,金牌的优点和缺点就一下子清清楚楚了:
赵蕊蕊,前排中坚
pk
地滚娜,后排“中坚”
四、金牌vs脑炎,这届女排的遗产有那些
[ 本帖最后由 ledocn1 于 2008-9-9 21:11 编辑 ] |
评分
-
7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