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208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2-13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球迷愛看技術。看著中國一群粗娃娃,講的是力量,追求的是速度,技術﹖欠奉。那理中國隊一千連霸,捧出一億個世界冠軍,中國球迷看你捧盃開心,心裡頻頻打呵欠。
有輸球的準備,欠贏球的氣魄
– 從杏芳到宗偉
誰令單打賽事變得越來越悶﹖技術流的流失﹖
當一位總教練只顧勝利,就連林丹也要把突擊收起來,看他在決賽的四方球。媽媽,我在看一位男人婆在打球嗎﹖不求取進,只要安穩奪盃。他沒錯,教練沒錯。錯,只是觀眾還在看球。
原來中國隊不需要觀眾了。不討好觀眾,不尋求技術上的突破﹖中國隊的勝利是為了討好誰﹖
漸入技術流的宗偉,始終進不了大師的門檻,欠的就是杏芳姐姐所缺的。
08奧運,杏芳姐姐萬事俱備,郤忘了帶來取勝心。
宗偉也一樣。他的技術在林丹之上,他的速度、力量不在林丹之下。他和林丹每次對陣,也做好了輸的準備,心理擺得過於四平八穏。
預判和合作
– 從馬晋到于洋,再到鄭波
如果沒有質的改變,馬晋和鄭波的搭檔只會是死胡同。原因:大家都是同一類形的球員,預判差,遠也是自己打自己的球,要隊員配合自己的打法。
我想九十年代以後,中國好像沒有出過一個技術流的球員。龔智超和葛菲是最後的一代﹖
技術不高超的中國球員何以崛起﹖因為中國人聰明。練不出、教不出技術,我就跑快一步,力量練強一點。於是男雙就海峰,混雙有鄭波。
我說的聰明,不是指這兩位。
于洋打球聰明。適應力快。決賽的怪陣,取勝不在於怪,而在於于洋的適應力,她很快地掌握到一個不經常合作的隊友的走位和球路,從而增加了預判對手的球路,時而欄前搶攻,時而保護腳步超慢的胖波。
這也是馬晋和于洋的區別,致命的區別。你試想一想,一個只懂在後場死勁地扣,一個只會在前場呆等,這是雙打嗎﹖是,初級球雙打。
沒有人會讚譽胖波。聰明是天生,但智慧是可以慢慢累積起來。胖波當然未到智慧二字,但他開始知道什麼是分球了,球路也多了一點兒變化。
悶了蘇迪曼,你還會看優尤盃嗎﹖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