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萨沙 于 2012-5-5 16:05 编辑
东海站第一轮 :河南3-1江苏 2012年361°全国排球大奖赛男排第二站首场比赛于4月26日晚在东海体育馆举行,本场比赛由河南队对阵江苏队。经过一番较量,河南队在先失一局的形势下,最终以3比1的比分战胜江苏队。河南队与江苏队的四场比赛比分分别为25比27、26比24、25比16、26比24。 本场比赛,江苏队首发阵容由高宝全、唐伟、周鸿、陆振、潘晨源、周敏敏、刘颢和自由人戴华强组成,河南队则派出了李睿、王春林、吉喆、杜坤宇、毛景正、赵沐頔和自由人吴侯仲首发。 首局比赛由河南队毛景正率先发球得分,并很快拿下3分。接下来的时间里,江苏队扣球、发球、快攻全面发力,加上河南队一传力量薄弱,频频开始出现失误,江苏队一口气拿下14分,在第二次技术暂停时,江苏队以16比4领先河南队12分。在比分进行到21比8后,河南队开始发威,还江苏队以颜色,同样一口气拿下14分,将比分扳成21平。此后,河南队一直以一球之差与江苏队打到25比26。最后关头,江苏队陆振凭借一记发球,导致河南队一传失误,艰难拿下第一局比赛。 第二局比赛前半段江苏仍保持微弱领先优势,到下半段开始,场上局势开始发生变化,河南队加强一传力量和进攻策略、减少无谓失误,对江苏队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不变应万变,以26比24成功扳回一局,双方战成1比1平。接下来的第二局和第三局,双方各有表现,但河南队总体上略胜一筹,且打出了比赛的气势和韧性,分别以25比16、26比24拿下这两局比赛,以3比1的总比分赢得胜利。
东海站第一轮:八一3-0北京 2012年361°全国排球联赛八一男排对阵北京男排的比赛于4月26日晚在江苏省东海赛区举行,八一男排以3比0战胜北京男排,三局的比分分别为26比24、25比20、30比28。 八一男排首发为刘庭蔚、赵祎辰、徐静涛、吴逸闻、唐成、王兖聪和耿伟强,北京男排首发为:何京钊、张绅、杨帆、王琛、李明、初辉和韩啸。 首局刚开始,八一队拦网触网,北京先得一分。而后,北京队依靠拦网及八一队失误,连得三分取得了4比0的领先。八一队依靠高位扣杀连得两分,将比分追至5比5平,比赛进入胶着状态。5比5、6比6、7比7。关键时刻,北京队流畅配合扣杀得手取得8比7的领先。比赛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暂停之后,双方你来我往,八一队凭借老道的防守、北京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将领先比分保持在2分之内,关键时刻北京队发球出界,20平。此后北京队连丢两分,八一队22比20领先。但八一队没有把握连胜的势头,被对手又连扳回2分,22平。此后八一队依靠拦网、北京队依靠扣杀,双方比分24比23,北京队领先。八一队请求暂停。返场后,北京队拦网得分,八一队依靠8号赵祎辰关键时刻网前重扣得手,24比24平。八一队稳扎稳打,25比24率先拿到本局局点并抓住机会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北京队率先发球,八一队依靠11号唐成身高优势,对双拦网出界先得一分。北京队依靠大力发球,八一队依靠高位扣杀、网前拦截双方比分交替上升,4比3、5比4、7比6,双方第一次技术暂停时,八一队仅以8比6,2分优势领先。双方互不相让,比分至19比16时,八一队网前两次成功拦网,可惜在最后一次的拦网中,出现偏差,将球打出界外,19比17。八一队调整好心态,逐步将比分领先至24比20,手握4个局点,4号刘庭蔚扣杀得手取得第二局比赛胜利。 第三局比赛,北京队依靠11号韩啸大力发球破坏对方一传,不断利用对方防守失误接连得分。而老道的八一对则依靠沉稳的态度,网前优势明显紧咬比分,双方一度战至25平。随后,双方比分25比26、26比26、26比27、27比27、27比28、28比28。最后时刻,八一队依旧依靠网前优势,拦住对方强势重扣,拿到本场比赛赛点,29比28。八一队没有给对手机会,一记重扣为本场比赛画上圆满的句号。
滨海站第一轮:上海3-1浙江 辽宁3-1山东
全国排球大奖赛滨海万都•涵碧园赛区的第三场比赛在上海男排与浙江男排之间进行,两支劲旅为现场数千名观众同样奉献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如雷似闪的扣球和大力发球,出色的弹跳,高高纵出的鱼跃救球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上海队与浙江队的比赛,两个南方劲旅技术全面,战术组织灵活多变,作风刚柔相济,水平接近,致使比赛相当胶着。上海队在扣球与拦网方面略胜一筹,最终以3:1战胜对手。四局的比分,分别为: 25:19; 25:20;17:25;25:22。 第四场比赛是在辽宁男排与山东男排之间对决。两个北方球队作风硬朗顽强,山东队先胜一局,可惜未能保持优势,连失三局,最终1:3败北。四局比分分别为23:25、25:23、25:20、28:26。 今天的四场比赛总体来说,参赛的几个代表队水平接近,技战术都比较全面,因而比赛胶着,竞争激烈,没有出现3:0的情况,但却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排球运动一场场的盛宴,也反映中国排球运动的大好形势,值得大家认真观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