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345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2-26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榆林讯(记者任建飞)本报等媒体去年曾报道清涧县男孩拴拴六年与羊为伴成“哑童”,在社会关爱下,拴拴被送往榆林市聋哑语言康复学校接受康复教育。经过老师们一年多努力,日前“羊孩”拴拴终于开口说话啦。
今年7岁的拴拴家住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年迈的奶奶上山干活时,怕孩子乱爬乱跑出事,只得把他用绳子拴在树上与羊为伴,而这一拴就是6年。[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没人教他说话,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因此到6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只会用“咩、咩”的羊叫声来表达,被人们称作“羊孩”。去年,本报等多家媒体对此予以关注。去年9月,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拴拴被送到榆林市聋哑语言康复学校学习语言。
9月14日,记者赶到了学校见到拴拴,虽然他还带有与羊为伴时的某些特征,但已基本能听懂语言了,身手也敏捷多了。在引导下,他一会儿溜滑梯,一会儿又坐上了跷跷板。
拴拴说话还不是很积极,在场的人一个劲地引导和启发下,他终于开口叫出了“妈妈”、“哥哥”等词语。
拴拴的老师刘红花说,孩子入学后,学校就针对其特殊情况制定了康复课程,每天想尽办法引导,他先是学会了自己吃饭,后来又学会了简单的穿脱衣服。前不久终于张口会叫诸如“爸爸、妈妈、哥哥、姑姑”等简单的词语了,虽然吐字还不很清晰,但这已是一大进步,毕竟6年多时间这是第一次开口说话。
聋哑语言康复学校的老师表示,她们将不负众望,竭力教育帮助拴拴等一批孩子恢复语言交流能力,找回失去的童年。 |
-
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羊孩”拴拴(中)开口说话了 本报记者 任建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