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541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2-13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还是在两年前江苏太仓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上,或许是因为亚洲女排除了中国队确实没有什么可关注的,我对前去参赛的日本女排观察得多了一些。记得当时一直和天津《每日新报》的记者孟凡强一起看球,他跑女排的年头儿比我长,很多事情比我要了解,和他达成的共识让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是日本人这么喜爱排球、重视排球,日本女排早晚会再起来的。
说心里话,我并不希望日本女排崛起,毕竟四年跟随中国女排征战下来,与他们结下的深厚感情决定了我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对手越来越多,特别是他们在亚洲的老对手日本队的崛起,是每一个中国女排的球迷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并不是说日本女排在九月的泰国亚锦赛上3比0战胜了中国女排,时隔20年再度染指亚锦赛冠军让我们惊呼“狼来了”,事实上从双方目前的实力对比来说,“狼”并没有真的来了,亚锦赛中国女排这场失利,还应该说是一种偶然,起码偶然的成分占得更多。就像事后陈忠和教练反思时说的那样,如果当时他再重视对手一点,带上老二传宋妮娜,这球就不至于输。毕竟魏秋月还太年轻,这一年打了几十场比赛有了进步,但是对于日本队,她却是只看过没打过,更何况年轻队员一旦在场上出现问题,调整能力差,很可能一输就输到底,就像在大奖赛上的某些场次一样。而魏秋月在场上解决不了的问题,站在场边的替补二传韩旭更没有经验,几乎不具备改变比赛局面的能力。结果是魏秋月自己一乱,传球失去应有的节奏,攻手也发不上力了,整场比赛打得非常糟糕,表现几乎一无是处。据说技术统计的所有项目,中国女排都被日本队压住,这在以往的比赛里是从来没有过的。
拿到了亚锦赛冠军,日本人高兴坏了。在日本排协的网站上,半个月以来他们一直把这张图片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可见这是日本排球界近来一个重大利好消息。相信我们多少还会为日本人拿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亚洲冠军就兴奋不已而嗤之以鼻,换成我们,丢了这个冠军是有些不爽,但是拿到这个冠军肯定会不以为然,毕竟我们中国女排在拿到世界杯、奥运会冠军之后,只会为拿到那些重量级的冠军欣喜。
但是这不影响日本人把这个亚洲冠军当作一针强心剂。
我们这些四年来年年去日本采访世界排球大赛的记者都看到了,日本人即使是在自己的排球队处于最低谷时,仍然投入巨资支持排球运动在日本的普及和发展,即使是在他们的球队赢不了一两场球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懈地为他们的球队加油助威,一起坦然迎接失败。
算算近些年来国际排联的重大排球赛事有多少是在日本举办,就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日本人对排球的热爱和投入,以及这种不懈投入背后隐藏的再度崛起的可能。
如果以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为周期计算,每届奥运会的第一年,世界排坛最重大的赛事是世界排球大冠军杯(Grand Champions Cup),第二年是世界锦标赛(World championships),第三年是世界杯(World Cup),第四年是奥运会。从2001年以来,除了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以及2002年德国世锦赛,其他的重大排球赛事全部是由日本承办的。不仅如此,日本人已经永久获得世界排球大冠军杯和世界杯的承办权。北京奥运会后的下一个奥运周期,除了2010年男排世锦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其他的赛事也全部是在日本举办。
除此之外,还有每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日本都会承办一至两站分站赛,还多次承办总决赛。今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日本更是在东京、大阪两地连续承办了三站分站赛,让日本女排三次坐镇主场,免受旅途劳顿。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让自己的球队坐镇主场比赛,日本人的考虑是多方面的。我没有问过日本人,但是我们分析过其中的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免受旅途劳顿,尽享天时地利人和。但是细说起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例如日本男女排实力并没有强到有绝对把握晋级世界大赛决赛圈,但是总当东道主,日本男女排就可以一次不落地参加世界最高等级的排球赛事,得到和强手交锋的机会,锻炼自己的队伍。当东道主的优势还有,可以运用安排赛事的便利,让日本男女排分到相对好的小组,得到相对好的机会进军前十、前八甚至是前六名。其实水平一般,靠分组的优势拿到相对好的成绩,表面看意义是不大,但是毫无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激发喜爱排球的日本人的热情,也会让对排球热情投入的赞助商看到回报。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去年女排世锦赛进行到最后阶段,俄罗斯队成了新的世界冠军,加莫娃的表现非常抢眼,但是赛事最终评出的最有价值球员(MVP),竟然授予获得第六名的日本女排二传竹下佳江,让人大跌眼镜。就在在场日本人以外的所有人都惊呼这个结果有失公道的时候,全体日本人却正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当时就站在高兴得欢呼雀跃的日本队旁边,看着他们流幸福的眼泪,我就在想:明明知道这个MVP给竹下佳江,很大程度上是安慰东道主,他们为什么还能这么激动?
联系起过去几年看到的情形,比如日本队马上就要0比3输给中国队了,中国队手握7个赛点时,日本观众比刚开场时更加齐刷刷地为球队加油鼓劲,日本队还真就能拼了命似的追到只差一两分。但是最终比赛还是输了,队员退场时,微笑着向观众道别,那个总是立着领子的主教练柳本晶一,更是会表现出英雄的悲壮,一脸凝重一脸坚毅在观众的夹道欢送中退场。想到这些情景,我差不多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日本人在玩他们自己的排球,哄自己高兴,在他们心里,只要尽了力,输了也不难看,而只要保持一份对排球的热诚,他们终有一日是会强大起来的。
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日本人对排球的热爱,可以做到超越胜负,将这个项目在日本的发展带入一个良性循环:球迷和赞助商为球队营造的氛围,可以支持球队忘我地投入到每一场比赛当中,无论对手多么强大,球队都有打出自己风格和气势的决心,与对方实力差距再大,比分再悬殊,也不会输得难看,输掉日本人的精气神。
可想而知,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日本的排球水平不可能不提高。
当然,日本女排要想崛起,还需要有更好的身体条件的运动出现。他们现在的球员个子还是不够高,进攻还是不够有力,网上实力还是不行,但是这显然不是什么大问题,日本人在长高,身高1米58的二传手竹下佳江是日本队网前的一个缺口,竹下佳江之后说不定哪一个年轻的二传手,会有冯坤、魏秋月的个头儿,在日本排球非常普及,运动员基本功很好的情况下,当高二传、高副攻真正出现时,日本女排就有可能上一个台阶。
就像中国女排从老女排到新女排,时隔十七年再夺世界冠军,不是中间十七年的那些女排队员不够努力,之所以是等待十七年后的再崛起,是凑齐了冯坤、赵蕊蕊、周苏红、杨昊、刘亚男、张娜这一批人,此后这两年中国女排成绩下滑,也是因为这批人受困于伤病,新人并没有达到她们那一批的高水平。
所以有朝一日,日本女排凑齐了一拨人的时候,会是他们再度崛起的之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