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904|回复: 13

所在单位奥运会报道相关专题(只看不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5 2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通讯社:将用7种语言报道2008年奥运会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即开始有意识地为2008年奥运会报道进行人才储备和实战演练,不仅雅典奥运会,而且釜山和多哈亚运会也成为新华社演练阵容、锻炼队伍的场所。

  1984年,新华社首次派出30人的记者队伍报道洛杉矶奥运会,现场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文字发稿。随后新华社均派出了大型报道团,参加在首尔(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举行的夏季奥运会的报道。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受到国际奥委会的特殊重视。雅典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直接下发给新华社80个记者名额,人数比悉尼奥运会翻了一番还多,现场报道也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稿件基础上,增加了网络视频和音频报道。

  国际奥委会在2005年邀请新华社担任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北京奥运会期间享有与国际奥委会认可的美联社、法新社和路透社同样的权利。2008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将直接给新华社分配注册记者名额,人数较雅典奥运会时还会有大幅度提升。届时,新华社每天将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文、阿文和葡文等七种语言文字向全世界播发报道。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体育走向世界,新华社加强了对体育记者外语能力的要求,对老记者分批轮流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年轻记者则全部来自外语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外语专业。现在新华社的年轻体育记者都具备进行中英文双语报道的能力。

  为更好地履行东道主通讯社的职责,今年年初,新华社成立了北京奥运会报道筹备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文字、图片、音频、网络等报道,了解国内外媒体用户的需求,制定奥运会报道计划,不断加大对北京奥运会宣传报道的力度。同时,新华社还密切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更新记者采访报道用的装备,届时将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新闻报道。

  2005年南京全运会期间,新华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奥运报道模拟演练,不仅体育记者全部出动,而且还从其他编辑部门和国内分社抽调了多名记者参与报道,为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进行准备。

  新华社在接受国际奥委会邀请承担东道主通讯社的义务时承诺:“在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报道好北京奥运会是新华社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还愿意尽东道主通讯社的义务,为来京的各国新闻媒体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发表于 2008-4-15 2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s:719] [s:719] [s:719]
赞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0: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权为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
牋牋牋 2006年10月27日国际奥委会在北京正式授权新华通讯社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并负责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
牋牋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1: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联姻单位

     从2007年7月开始到奥运结束,腾讯网获得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独家授权,将联合发布新华-腾讯奥运快讯。新华社记者还将在赛场接受腾讯网电话连线,对所有热点比赛进行快速详尽报道。
2007年11月12日作为北京奥组委授权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形象宣传媒体”的人民日报社《北京奥运特刊》和作为北京奥组委授权的“北京奥组委授权期刊”的新华通讯社《奥运2008特刊》已于2008年1月正式出刊。人民日报社《北京奥运特刊》和新华通讯社《奥运2008特刊》作为北京奥组委授权的奥运宣传媒体,充分地挖掘了平面媒体的特性,精准挖掘出“收藏奥运,见证历史”这一普遍的社会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礼品化报刊”这一独特的传播主张。人民日报社和新华通讯社两大权威部门创办具有独立刊号的奥运特刊,这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加上北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萨马兰奇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全程参与,《北京奥运特刊》和《奥运2008特刊》这“一报一刊”的阵容空前强大。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还为“一报一刊”特批了独立发行刊号,这是世界奥运史和世界传媒史上的创举,其权威性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谢胜和:通信技术保障新华社奥运报道更精彩
多种应急预案争取第一时间发回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消息

主持人:大家都非常关心奥运圣火登珠峰的情况,届时新华社将会报道圣火登顶时发回的照片,为此我们做了哪些准备?会有怎样的难度呢?如何保障信息传输不出问题?

  谢胜和:大家都知道珠峰海拔非常高,达到8844米,在这样一个高度播发新闻图片,我们要克服很多的技术困难。首先就是气温比较低,通常都是在零下40度以下;另外风力也比较大,一般都是在八级风以上,并且那里严重缺氧、低压。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珠峰的火炬接力本身就很难。据我所知,火炬相关的研发单位就获得了十几项国家专利,可以说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照片,我们的设备和技术必须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因此我们做了非常精心的准备,制定了很多的方案。

  在我社派出的20人的报道小组里有4名是技术人员,我们将在5200米大本营的新闻中心架设必要的设备,在那里面可以发图片、文字、音频等稿件;在1号营地,也就是7029米的地方也会架设相应的设备;在突击营8300米的地方也会架设有关设备;登山突击队员会带着我们的设备再到8800米的地方。

  应该说我们做了必要的准备,但是也还是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说当时的天气情况会不会更进一步恶化、当时的突击队员的状况等等,都是决定最后稿件传输效果的因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不久,技术人员到了大本营,也就是5000多米的时候,仅工作两个小时候嘴唇就是紫的、头也疼,高原反映很厉害。旁边的同志问:你的手机是什么型号?他想了很长时间也答不出来。因为很多同志都没有到过这种高度,所以他反映比较迟钝。5000米就是这种情况,可见更高海拔的时候,身体反映可能会更差。当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应急预案,会全力以赴地争取第一时间把前方的照片发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1: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会新闻报道的成功首要考虑安全性
  主持人:您亲自参加过多次奥运这样盛大的体育赛事。汇集了世界最顶级的技术和最优秀的服务,您觉的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学习的,更有利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谢胜和:奥运会虽然是一个体育比赛,但是它实际上也是一个高科技的较量。不但运动员的训练需要高科技的支持,运动员的服装、器械甚至包括运动员的营养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这个题目较宽泛,现在我仅谈一下与我工作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方面。
  刚才我们已经讲到,新华社从1984年到2004年参加奥运会的报道的技术装备、技术的条件越来越好。2008年北京奥组委为确保新闻报道成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包括合作伙伴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和中国联想都做了很多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
  要确保奥运报道的成功,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我想举两个例子,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INFO系统是由国际最知名的计算机厂商IBM来做的,所谓INFO就是由组委会提供的信息系统,其中包括运动员简介、比赛日程、成绩公报、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等与赛事有关的所有信息,是媒体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我们要调阅资料的时候一个键敲下去一刻钟都没有反映,整个系统瘫痪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官方网站在开幕当天就被"点破"了。所以说,北京奥运会也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在准备工作中,把系统余量考虑得更大、备份手段更全、一些应急预案更详细和更容易操作。比如开幕式期间,我们就要计划新华社在3个小时之内发出3000张照片、1000多条中外文稿件,而系统实际则要具备一天编发5000张照片的功能。这样,我们把余量考虑得比较充分,才能防患于未然。
  可以说高科技对搞好报道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但它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我们一定要遵照社领导的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加仔细、更加扎实,精心准备,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主持人:您是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又是高级工程师,您认为技术和新闻这两者如何更好地融合呢?
  谢胜和: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人们对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以前,平面媒体采用的是铅字排版,而通讯社是用莫尔斯技术和设备。这种设备很简单,在一个小方盒里面有几个电子管,就可以发报、收报了。所以,人们对技术及其设备的重视程度有限,没有完全理解其重要性。就像空气一样,人身存在空气中的时候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空气的时候才知道不行。随着技术的发展,王选和新华社合作开发了激光照排技术,从此替代了铅字印刷,极大地解决了生产力;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则极大了推动了媒体的变革,并催生出互联网、手机报、音视频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形式报道。
  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就是用技术推动事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化。我想,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际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四大通讯社同台竞技 新华社强有力技术保障新闻发稿时效性
主持人:我也知道您参加过很多届奥运会报道,那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是如何逐步实现技术跨越的?  
  谢胜和:新华社报道1984年奥运会主要是以手工为主,当时我们派了30人的新闻报道代表团,其中里面就有4个技术人员,我是其中一员。当时的操作方法基本上是记者用英文打字机写英文稿件;中文稿件就是用手写;摄影记者拍摄照片还是用的胶卷,然后要到暗房里面进行冲洗,然后把底片放大再进行传输。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技术条件是非常落后的,相比起几大西方通讯社来讲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不对等的情况下进行时效上的竞争。大家都知道,新闻的生命力就在于时效和真实,时效则完全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当时我们选派的人也都是业务水平比较高的。那个阶段我们的起步确实比较低。  
  到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我们就开始用计算机发英文稿了,但是中文稿件还不能用计算机处理。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已经实现了中英文都用计算机发稿。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我们和西方通讯社的技术差距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十多年时间,可以说是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发稿时效也大大提高,发稿量(图片、文字)都有了一个大的增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我们则增加了新华网对这个新媒体。过去通讯社发稿主要面对的是媒体用户。有了新华网广大网民就直接成为受众,对扩大新华社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我们一些音频、视频、多媒体的技术也就都有用武之地。这时,无论是我们的装备还是技术已经完全赶上了西方通讯社。
  2004年,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的奥运会报道团负责人到我们租用的新闻中心来参观。看到我们使用的发稿系统设备和具备的技术支持手段,他们感到非常惊讶,认为新华社发展太快了。我们都感到很自豪,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技术保障做得更好。  
  主持人:您也说到2008年了,大家都知道奥运会是各国通讯社以及媒体拼抢消息的战场,技术保障应该是很重要的。新华社在08年的奥运会上,将会呈现怎样的技术支持?有哪些亮点值得大家期待?  
  谢胜和: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和东道主通讯社,又是国际奥委会授权的国家摄影队,我们承担着更多的任务。为了确保这次奥运会报道技术保障圆满成功,能满足国内外新闻信息用户的需要,满足受众的需要,满足国际奥委会授权发布新闻的任务,我们在技术保障上亮点颇多。  
  首先,利用新技术对移动发稿系统和后方编辑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届时我们的发稿时效会将更快,力争在时效上抢得先机。大家都知道,奥运会的比赛一共有28个项目,北京是主赛场,青岛、香港、上午、天津、沈阳和秦皇岛为协办城市。我们在这7个城市中间,以北京为中心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往届奥运会,图片发稿都是记者在外面把照片传回到新闻中心,由编辑部加工处理后再广播出去。这次,我们为了提高时效,把图片编辑前移,在主要的活动场馆,比如,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射击、篮球等等,大家比较关心的项目,我们都会在现场直接签发,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发稿时效。由于编辑有现场感,他们编发出来的照片会更有吸引力。
  其次,这次组委会给新华社和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分别提供了一个信息可共享的虚拟网络,其他通讯社是不能享受这个平台。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也就是说给了我们与西方大通讯社比拚的机会。我相信通过这个机会一方面可以展示我们的实力和水平,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大通讯社的某些经验。团队精神和无私奉献历来是我们的优势,相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我们一定能在家门口打赢得这场新闻战。  
  第三,我们在摄影的装备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说我们这次采取了遥控摄影、水下摄影等等一些新的技术,相信会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图文并茂、图文互动等一些新的技术保障形式。  
  第四、实现多语种双中心发稿。我们将用中、英、西班牙、法、俄、阿、葡萄牙、日文等8种语言向全世界报道奥运会盛况。  
  第五、去年10月,我们正式开通了中英文多媒体奥运专线,它能覆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和网站、手机等新媒体。目前,新华社在全球有两万多新闻信息用户,这些用户已经陆陆续续地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奥运专线内容除通稿外,还会根据用户的个别性化需求,播发专特稿,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用户的需要。  
  第六、我们还将实现多媒体发稿,正在开发调试的多媒体移动系统除了能够编发文字、图片稿件外,还可编发集文、图和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稿件。  
  第七、奥运会期间,我们还会利用手机发稿、或者叫手机报纸、手机图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还会搞手机视频,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第八、我们还首次建立了报道指挥系统。为了提高奥运会大规模报道指挥的效率,在电话、手机、对讲机等传统常规手段的基础上,基于多媒体移动发稿系统建立了报道指挥系统,提供声音、文字和画画等一整套报道指挥手段。  
  第九、首次导入INFO信息到新华社发稿系统。经过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同意,我们首次将组委会提供的运动员简介、比赛日程、成绩公报、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等媒体不可或缺的背景信息直接导入到新华社发稿系统中,供编辑使用。也这将大大提高新华社发稿时效。
  第十、大屏幕展示。我们在国内外编辑记者每日上班必经之地的新闻发稿中心入口处,悬挂了一块大屏幕,实时发布新华社奥运新闻。目前,我社已拥有户外屏幕、楼宇电视、公交电视等6万多块屏幕,日均覆盖受众7600多万人次。 
  这些保障措施和手段,在技术上有的已经调试完毕正在试用,有的正在进行培训和操作,有的已进入到研发的最后阶段,很快即将调试和安装。这些新技术新装备投入使用,相信一定能够保障好奥运报道工作。有网友对我社图片传输速度和质量表示担心,我可以很负责的对大家说,我们租用的带宽和搭建的网络平台不会劣于西方大通讯社。请大家试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多种报道形式将在奥运会期间发挥更好作用


主持人:新华网初建的时候也得到了谢局的支持,在2008年奥运报道的过程中,您能不能给新华网也提点意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报道任务呢?

  谢胜和:据我所知,这次新华网也会派一个比较大的团队直接到前方工作。新华网是新华社除了报刊以外直接面对受众的新兴媒体,而且新华网的访问量在国内所有的新闻网站中是最高的。举一个例子,十七大的时候,我们的视频访问量达到了50G,大概是其他新闻网站的总和。这次奥运报道,相信新华网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着重开展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新华网前方报道人员配备较为先进完整的采编和通信设备,保证前方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实现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的即采即编即发;二是构建高带宽的综合性专网,实现前方各比赛场馆、发稿中心和后方编辑部的数据、话音和视频实时传送;三是扩容和强化新华网的接入带宽和信息发布平台,优化网络结构,增强各技术系统承受大访问量冲击的能力;四是建立实用可靠的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五是更新内容管理系统和站内搜索系统,适时推出网民喜爱的网络应用和互动功能,创新内容的发布形式,丰富网民的用户体验。希望广大技术工作者要跟踪和应用互联网的新技术,学习和借鉴其它网站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新华网的奥运报道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网络运行平稳、浏览快捷。我同时希望网友能够继续支持新华网,多看新华网,多给新华网提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谢谢谢局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专门还给您开了一个博客,也希望您支持新华网的博客。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再会。(俞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2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与空中飞人传媒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2008北京奥运,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百年盛事,为了更好地弘扬奥运文化、传递奥运精神,使广大社会民众特别是忙碌的社会精英人群能够第一时间全面获得2008北京奥运的完整资讯,加入到宣传奥运、支持奥运、参与奥运的大潮中来,近日,新华社《奥运 2008特刊》和空中飞人传媒正式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希望通过航空媒体这一价值独特的媒体渠道,使奥运宣传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何整合整个国内分散的航空资源,真正使得航空人群与奥运亲密接触,奥运宣传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重要。上海空中飞人(传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http://www.flyking.cn)以在航空媒体运营方面的专业经验、丰富的各类航空媒体资源、以及完善的服务网络得到了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的认可。成为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发起的“奥运宣传全民参与大行动计划”在航空领域内的战略合作伙伴。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是北京奥组委授权期刊,由2008奥运会东道国通讯社—新华社主办,承担着宣传奥运、更好地服务于全中国的读者、奥运赞助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使命。(奥运特刊官方网站:http://www.0102008.info
  在签字仪式上,空中飞人传媒总经理路庆鲁先生表示:能够参与到奥运宣传官方媒体的战略合作伙伴、成为奥运宣传全民参与大行动计划的核心单位,是传媒企业的荣耀,空中飞人传媒将运用对航空人群传播的专业的理解,将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在内容、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和航空媒体在机场、机舱的渠道优势进行创新性的融合,使机场和机舱内的各类平面媒体、户外媒体和多媒体奥运化,共同构建一个开放的奥运宣传体系,共同打造一个社会精英人群参与奥运、宣传奥运、支持奥运的宏大平台,让奥运宣传与空中飞人共飞翔。
  奥运特刊委员会联席主任李宏文先生说:“奥运会给了我们中国人民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奥运会属于大家的。《奥运2008特刊》作为拥有奥组委正式授权的官方奥运媒体,2008年1月正式发刊(独立刊号CN55—5628/G8)。作为奥运主办国,为支持奥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批独立刊号,这在世界奥运史和世界传媒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今天我们跟空中飞人传媒一起达成战略合作的协议,希望通过我们的合作,能让更多的传媒伙伴共享强势的奥运资源,为传播奥运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出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筹备奥运报道服务传媒需求

新华社2008年奥运使命是当好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消息总汇,耳目喉舌,当好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和奥运会国家摄影队。新华社奥运报道总体职能就是在新闻报道方面提高质量,提高服务,作为东道主通讯社,新华社要为北京奥运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字和图象报道,特别是中国运动员比赛的图片和文字报道,以及奥运会精采报道,为中国各新闻媒体机构提供报道。作为NOPP,新华社要拍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中国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和颁奖仪式,并提供精采照片。为了不负奥运使命,新华社成立了08年奥运会报道筹备小组,2006年4月成立了08奥运报道保障技术筹备组,认真贯彻落实社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制止配合奥运报道规划,根据奥运报道需求,扎实推进筹备工作。
08奥运的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的采集,发稿,大规模的奥运报道的指挥,以及与奥运会有关信息系统的互联,是新华社报道的重要业务流程。奥运报道文字发稿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个是用专用的客户端,支持多媒体,多语种,多平台,多贷款。第二种是开放互联网浏览器在线发稿,实现在线存储,在线编发。第三种是研制开发手机发稿终端。第四种是开发普通手机发稿,通过短信平台进行。奥运图片报道采用新的模式,摄影记者,编辑和签发人分各个小组,独立处理图片的编发业务。图片发布是两个方式,一个是客户端发稿,一个是利用互联网发稿,第三个是像机既拍既传发稿。从总社到奥运会新闻中心建立可视控制,用电视会议的技术实现可视交流和可视指挥。二是安装多部三C电话,实现内部通话联络。三是基于手机的通信技术,建立短信群组等沟通渠道。新华社还讲以向IOC系统提供新闻方式提供服务。新华社还决定将奥运会的成绩数据提供系统接入新华社前方报道系统,以便记者编辑快速获取数据,提高发稿时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前方移动报道系统。
这个系统不仅在奥运期间使用,奥运结束后,这个系统将继续使用,作为新华社移动发布系统。前方一道报道系统需要接入性强,通用性强,能与新华社总社的系统无缝对接,和采编、供稿等流程环环相扣。奥运前方移动报道系统主要由八大子系统组成,其中网络报道平台租用奥运会的VI、WI,将新华社总社发稿中心,北京31家奥运场馆和6个奥运城市场馆全部联网。网络平台承载新华社数据,语音,电视会议等业务。前方发稿中心支持大部分业务的前方签发。子系统为IOC提供图片的采集、处理。记者采集进入子系统,提供多种发稿方式,并将数据导入前方移动发稿系统,必要的时候为记者提供直签功能。前方通信供稿传送子系统,为前方的稿进行分发、交换。奥运数据库子系统建成奥运前方数据库,提供检索,调用和建稿服务。组织指挥系统,负责奥运的组织指挥,办公协同和业务统计。这是前方移动报道系统示意图。

奥运筹备任务是改建后方系统。第一个是关于标准推广,新华社要在奥运会开幕前推广CNML标准,用于中文信息的管理、存储和发布。CNML支持文件、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媒体数据的分割,现在我们已经将推广立项,制定的推广计划和实施步骤。该标准还要通过新华社体系向用户端推广普及。关于设备更新,新华社决定将所有在用的服役设备,或者是原厂商没有代理保障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设备全部更带,并按照奥运报道需求进行设定。在奥运会开幕前,新华社将整顿UPS体系,真正落实双用UPS供电,重新整定容量,确定奥运保障设备用电安全。关于加入互联网安全。在奥运会期间,新华社强化防火墙体系,将多次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漏洞整改。关于系统优化,文字编辑系统优化结构,采用双机高可用架构解决隐患。图片编辑系统完善系统架构,实现业务咨询,扩容图片编制数据库,提高图片能力和时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奥运供稿服务
由新华社全球卫星广播网和多媒体数据库互联网供稿站点进行提供,改建后这些系统都支持CNML标准,支持文字、图片多媒体、音频、视频多种类型,支持奥运专线,奥运专题的开播,支持用户的服务。关于全球卫星广播网,全球卫星广播往仍然是最高效的渠道,该系统始建于1999年,买断3.3兆带宽。该系统基于用户端构建,卫星小站可以导入内网共享,检索浏览,下载,现在计划对该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系统采用信道复技术,确保文字稿三秒钟落地,图片稿三分钟落地。关于数据苦外库,现在外库是新华社的一个出口,外库系统是集用户信息的输入、存储、检测、输出、推送和供稿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化系统,系统使用了全文检索,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动态发布。关于新华社互联网供稿站点,由北京、香港、纽约、巴黎组成,为用户提供新华社七个语种的服务,是使用总便捷的供稿方式。该系统有WEB浏览,FTB下载等四个手段供用户选择。最后一种供稿方式是通过INFO系统向注册媒体服务,这是新华社作为奥运会东道主第一次参与奥林匹克新闻服务,向奥运报道注册媒体提供供稿的方式,将分别设立英中法三个文种的系统,可以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获取INFO系统的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开通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官方网站

新华社2007-09-12 正式开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官方网站,海内外网民点击http://beijing2008.news.cn/即可浏览新华社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2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新闻记者证管理规

  
   一、发放范围

   第一条新华社新闻记者证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证件封皮为红色和蓝色两种。其中红色封皮记者证是出版总署为我社专门印制的,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蓝色封皮记者证;而蓝色封皮记者证与其他媒体的蓝色封皮记者证为同一版本。两种证件均是新华社记者依法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使用的身份证明,不得用于非新闻采访活动。

  第二条 对总社和国内分社下列新闻采编人员发红色新闻记者证:

  --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直接从事新闻信息采编业务的事业编制人员;

  --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直接从事新闻信息采编业务、且已取得《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事业编制人员;

  --具有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直接从事新闻信息采编业务、签有正式聘用合同、已在岗连续工作一年(含一年)以上的聘用人员;

  --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直接从事新闻信息采编业务、签有正式聘用合同、已在岗连续工作一年(含一年)以上、且取得《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聘用人员。

  第三条 对社办报刊的新闻采编人员统一发蓝色新闻记者证。

  第四条 对驻国(境)外分社的新闻采编人员统一发外事局印制的记者证。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条 对不直接从事新闻信息采编业务的人员均不发任何一种记者证。

  第六条 对受过严重处罚、不宜从事新闻信息采编业务的人员,不发任何一种记者证。

  二、申领程序

  第七条 总社人事局负责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申领我社新闻记者证。

  第八条 总社各部门、各单位、国内各分社应严格按发证范围申领新闻记者证,由所在部门(分社)填写统一印制的《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和《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经部门(分社)主要负责人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部门印章后,报总社人事局审核发证。

  第九条 对派驻国(境)外分社的新闻采编人员,由总社外事局根据人事局审核的名单负责为其核发驻外记者证。

  三、日常管理

  第十条 总社人事局会同总编室统一归口负责我社记者证的审核发放和管理工作,对发放的记者证逐一建立档案,并统一在新华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总社各部门、各单位、国内各分社要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记者证的管理。

  第十一条 事业编制新闻采编人员的记者证每5年统一换发一次,有效期为5年;正式聘用的新闻采编人员,其记者证的有效期与其聘期相一致;即将退休的新闻采编人员,按预定退休年龄核定其记者证有效期。

  第十二条 记者证实行年检制度。未经年检的记者证视为无效证件,由总社人事局负责注销,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三条 凡丢失记者证申请补发者,本人须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刊上自费刊登作废声明后,按程序向人事局申领,原证件由总社人事局同时注销。

  第十四条 因社内调动工作但仍继续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总社人事局将根据其新岗位,按管理程序和发证范围为其变更证件记录或换发证件。对不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收回证件,由总社人事局负责统一收存注销。

  第十五条 凡调离新华社人员,由所在部门或分社负责收回其证件并送交人事局后再办理调出手续。不能交回证件者,须按第十三条规定办理作废声明后,再办理调离手续。

  第十六条 记者证因污损、残破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由所在部门持原证件到人事局更换新证,原证由人事局负责注销。

  第十七条 凡有冒领、仿制、转借记者证或使用无效记者证等情形的,一经发现即收回注销,并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

  第十八条 凡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不宜继续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应及时吊销其记者证,视情节轻重给予政纪或党纪处分,并追究其单位领导的相关责任。

  第十九条 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发文中与本规定不符的内容,以此为准。本规定由总社人事局负责解释。
附:新华通讯社专栏
http://www.xinhuanet.com/xhsjj/xhsjj.htm
新华社记者证持有者名单
http://www.xinhuanet.com/reporter/list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11-11 04:16 , Processed in 0.1876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