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690|回复: 2

央视热播剧《闯关东》很成功, 但有五大致命伤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6 15: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毋庸置疑,央视1套黄金档热播剧《闯关东》是极其成功的。《闯关东》的成功,绝不止体现在收视率上,还在于它温柔地把我这样一个“伪电视观众”也套牢在冷冰冰的电视机前,让我这个从来都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一味地强调南北地域文化差异,一度“坚决不看赵本山范伟潘长江”的南方蛮子,真实而深切地领略到了北方文化的厚重和美妙,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余,5年以来,第一次,从一而终地去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  关于《闯关东》的好,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自然会有太多人云亦云的评论人去堆砌辞藻变换汤药,无须我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下面,张一一先生且秉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谈谈《闯关东》的一点美玉微瑕。

  一 有“美化土匪”之嫌

  李幼斌演的“朱开山”这个角色,我是喜欢的。但《闯关东》里,我最喜欢的角色,还是二龙山的“大掌柜”、土匪头子“震三江”。在剧中,“震三江”那可真是一个人物,他的豪气干云,他的义薄云天,深深地感染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个观众。但是大家千万可别忘了,“震三江”虽然仗义,可他是一土匪头子啊,虽然他打的是“劫富济贫”的旗号,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哪一个富有的人,没有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呢?天上绝不会掉美金下来,财富总是和付出成正比,而穷人之所以贫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懒惰、安于现状,不愿意去行动,不愿意去思考,即使是在那样一个乱世中,背井离乡的“朱开山”一家人,不是也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开创出一番天地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劫富济贫”本来就带有很大的不合理和不合法性,不管“震三江”打出的是怎样的旗号,他的出发点和手段,终归都是不对的,在任何社会背景下,我们都不能纵容这种不劳而获、通过不正当手段掠夺他人财富的行为,更不能同情甚至喜欢上“震三江”这样一个土匪头子。编剧高满堂先生光顾为“震三江”之流人所不齿人神共愤的打家劫舍拦路剪径行为描眉画黛,却忽略了受害人和施动者背后太多本质的内容,让广大电视观众似乎觉得“抢劫有理”,这无疑是不可取的。

  二 把“创业”简单化庸俗化

  众所周知,餐饮业第一年都是要入不敷出的,因为没有“回头客”,建立品牌和口碑都需要太多时间。可是“朱开山”家初来乍到哈尔滨开的“山东菜馆”,根本没见有任何别致的营销手段,莫名其妙地就火了。如果说“朱记酱牛肉”、“鲁味活凤凰”、“富富有余”和“满汉呈祥”这所谓四道招牌菜便能成就一个大型餐饮企业的话,那未免太过离谱,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那么,凡是能做几道拿手菜的大厨们都可以自立门户成为餐饮大亨了。客观说来,别说像“朱传文”那样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难以成为一时名厨撑起“山东菜馆”的门脸,单单就他既是“总经理”又是“厨师长”和“服务员”的责任分工,就是极其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在这样散漫而随意的管理之下,一个企业想生存下去都不容易,就更别妄想做大做强了,“山东菜馆”的崛起,确实很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朱家父子“开煤矿”的情节,就更是安排得荒谬又荒唐。朱家父子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有关系,四不懂管理,仅仅凭着愣头青“朱传杰”的一时脑袋发昏,轻轻松松地,没费多少周折,愣是把“民国东北三大煤矿”之一的“山河煤矿”给办下来了,居然还见了红利,一天能产好几百吨煤。煤矿主办权批下来之前,当乔装改扮的“姚厅长”问“朱开山”办煤矿的钱远远不够怎么办时,“朱开山”舌头打个弯儿,“我听说我山东老家有个黄老先生很有钱,我找他去借”,而就是这样一个从不曾谋面的“黄老先生”,居然一口气就借了六十万块现大洋出来,而且“两年之内还清本金,不要一分利息”,这在“在商言商”、“无奸不商”的民族资本主义萌芽条件下如何信得?而开办煤矿这样一个浩大工程的轻易成功,也势必给电视机前许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灌输太多浮躁的情绪,给他们一个“创业是如此容易”的假象而忽略了成功背后必须付出的巨大艰辛,这种情绪一旦滋生和蔓延,对那些未来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的。

  三 有狭隘的地方和民族情绪

  “朱开山”一家刚来到哈尔滨,便给告知哈尔滨的商户分成“热河”和“山东”两派,而且两派积怨甚深,斗得死去活来。“朱开山”这位当年闹义和团的“老英雄”到来之后,这种派系之争是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以“山东帮”“刘掌柜”的儿子“刘大宝”被砍头示众、“热河帮”“潘五爷”的儿子“潘老大”被土匪“天外天”结果性命、“朱传杰”也险些送命死伤了好些人之后才草草收场。
  而“朱开山”等人过份仇视日本民族的狭隘情绪也有待商榷,站在公平竞争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在当时条件下,和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脉过硬、管理现代的日本人比较起来,“朱开山”那一帮人“开煤矿”的资质和条件委实差得太远,而“山河煤矿”之所以能拿下甲子沟煤矿的开采权,实际上也属于是“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我国现在的第一条地铁也是日本人修建的,难道,因为他们是日本人,我们就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地拒绝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吗?难道,因为是日本的产品,我们就可以都不使用富士、松下、索尼、丰田这些品牌而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吗?
  在世界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地球村”的提法,已显得是那样的生动而让人充满向往。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审视过去和未来,把握住而今现在,不拘泥于一域,而是用一颗宽容的、发展的心去爱这个世界呢?

  四 法律观念和意识太淡漠

  二龙山匪首“震三江”被抓进局子里要被枪毙时,“朱传武”冒称“省里来人”轻易地把人给提走了;二龙山后来的“大当家”“鲜儿”抢劫洋行在刑场人头就要落地之时,又被有如天将的“朱传武”不伤毫发地轻易救走。这样的情节多了,难免不会让电视机前的“准马加爵”们开始抱有侥幸心理,做了坏事不要紧,反正到时会有人来救我,那场景多么美丽多么豪迈啊!这种负面教育的危害,不可谓不大,对于成长期青少年的教育,对于他们良好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决不可掉以轻心。
  而“鲜儿”这个二龙山后来的“大掌柜”,想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嫁人时,轻巧地告诉公爹朱开山,“我回二龙山拔掉香头就可以了”。事实上,干了十多年黑社会头目能这样轻易地全身而退么?先不说帮会内部的制度不允许,加之那么多的命案在身难以洗清,还有从前树下的那么多仇家,能轻易放过你么?
  所以说,看了《闯关东》的电视机前的青少年,千万不要以为黑社会很好当很风光,干尽坏事临死之前都有人“劫法场”,而且“想不干了就不干了”,那就是大谬不然了。

  五 “巧合”的布局太多太仓促

  从“朱传武”山场子上遇到失散多年的“鲜儿”到朱传武、朱传文、朱开山父子三人在同一天回到元宝镇、从“那文”的舅舅就住在元宝镇,到“鲜儿”的“主子”那文嫁的就是鲜儿青梅竹马的朱传文,从“鲜儿”刚没饭吃时便在窑子里遇到“红姐”到“震三江”刚被俄国人抓了便去了“东北菜馆”,再从“鲜儿”和“一郎”几乎没费任何周折第一时间便找到了“山东菜馆”等等情节的编排,虽然出于剧情的需要,但是在偌大的一个中国,在通讯条件极端低下的当时情况下,剧中“巧合”的场景总给人“失真”的仓促感,相关细节的处理,似也还有待更加严谨和完善。
发表于 2008-4-26 15: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妈特爱看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6 15: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电视剧较真的人是最无聊的人 . 要是哪天电视完全和我们生活一样了,我看谁还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2-21 01:28 , Processed in 0.1758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