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
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于1970年6月26日出生于前苏联(现白俄罗斯)的斯莫列维奇(Smolevicki)。1977年,7岁的玛丽娜开始接触艺术体操,并很快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后来,她来到白俄罗斯最好的艺术体操俱乐部明斯克迪那摩,在伊琳娜·莱帕尔斯卡娅的指导下训练,那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玛丽。
1985年,15岁的玛丽进入前苏联国家队并第一次代表前苏联参加世锦赛。在西班牙, 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得成绩令人有些失望,球操第5名,而在最重要的在个人全能比赛中中仅排在第7位,还好,她赢得了一枚绳操银牌,没有空手而归。
80年代是保加利亚艺术体操的全盛时期,那时保加利亚的“金牌少女”们几乎包揽了世锦赛上的全部金牌,还有观众的欢呼和掌声。而其它队伍,只能望其项背。
1986年,玛丽参加了在意大利佛洛伦萨举行的艺术体操欧锦赛。这一次,她的成绩有了提高,进入了所有项目的决赛,并在最后的绳操决赛中获得满分,得到一块铜牌,在个人全能决赛中,她名列第6。
1987年,来到保加利亚的瓦尔纳,第二次出征世锦赛。已经17岁的玛丽技巧更加精确,气质更加成熟,大赛经验更加丰富,对世界冠军的渴望也更加强烈。当时,对于一个艺术体操运动员来说,有什么比在保加利亚获得世界冠军更值得骄傲的事呢?在世锦赛正式开赛的第一天,玛丽娜得状态非常好,先是在绳操决赛中以19.800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而后又以满分20.000分与保加利亚的比安卡·帕诺娃(Bianka Panova)并列圈操冠军。接下来,玛丽又获得了棒操铜牌,并在带操决赛中名列第4名。在而后的个人全能决赛中,雄心勃勃的玛丽却又一次与奖牌失之交臂,名列第四,保加利亚人比安卡·帕诺娃(Bianka Panova)成为了世锦赛满分冠军第一人,另外两名保加利亚选手安德里娅娜·多纳夫斯卡(Adriana Dounavska)和15岁的伊丽莎白·科列娃(Elisabeth Koleva)分享了银牌。
1988年,在芬兰赫尔辛基欧锦赛上,洛巴奇获得了绳和带的金牌,棒操铜牌,但就是在个人全能比赛中她又没能如愿。就这样,所有的渴望都留给了奥运会。
在汉城,洛巴奇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好状态,压抑了很久的激情似乎都着这是迸发了出来,一切都是如此不可思议,又是那么的自然,似乎是上帝有意安排的。在预赛中,玛丽娜·洛巴奇在绳、圈、棒、带四个项目中均获得满分10.000分,名列首位。而保加利亚的比安卡·帕诺娃(Bianka Panova)却在棒操上出现严重失误,仅得了9.550分,排在第4位。在最后的决赛,竞争趋于白热化,所有的选手都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裁判也打出了一个又一个得满分;当然,玛丽依然是当晚最耀眼的明星,她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服装,编排,技巧……那略显忧郁的优雅气质更让人如痴如醉,最终,她当之无愧的获得了汉城奥运会的艺术体操个人全能金牌。至此,她到达了运动生涯的顶峰。然而,这块金牌还有着更深的意义——为打破保加利亚队艺术体操世界冠军的垄断开拓了道路。
上图为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在汉城奥运会的留影
然而,就在一切渐入佳境时,1989年,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选择了退役,那年她19岁,正值巅峰。
退役后,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获得了裁判和教练的资格证书。
1993年,她应邀去意大利,为当时的白俄罗斯艺术体操运动员拉里莎·卢基燕恩科(Larissa Lukyanenko)和塔迪亚娜·奥格利兹科(Tatiana Ogrizko)准备艺术体操意大利甲级联赛。1994年,她回到白俄罗斯,现在她和丈夫迪米特里·伯格丹诺夫,女儿伊琳娜生活在明斯克。
玛丽娜·洛巴奇(Marina Lobatch)是最典型的前苏联艺术体操运动员之一,她气质优雅大方,面容姣好,身材出色,拥有扎实的芭蕾功底和出色的柔韧性,对古典音乐也有很强的理解力。在成套动作中,她时常展示的一些令人惊奇的技巧,以及精巧细致的器械配合,都让人难以忘怀。
时至今日,玛丽娜仍旧活跃在艺术体操界,和她挚爱的运动亲密着。祝福她,永远都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