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704|回复: 1

从开幕式阅读奥运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1 0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拉开了帷幕,精彩的开幕式至今仍让人回味。


一开始的缶阵,很好地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会发光的缶也是充满了科技含量,神奇的数字倒数更是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随后,由焰火组成的29个脚印,沿着京城的中轴线从永定门迈向“鸟巢”,则显得磅礴大气,使得开幕式不再是仅仅限于一个体育场的范围,也让我感觉到那从远古(京郊的周口店乃中国人的始祖的发源地)走来、走到现代(北京新地标“鸟巢”)的文化气息!而星星化作的五环升到空中,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意,岂止梦幻、神奇所能形容?这个空中繁星五环,其科技含量、美感比起雅典的水中五环,领先了又何止一个档次?


在童稚的歌声之中、56个民族的孩子护送国旗入场,那场景很让人感动,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随后,画卷打开,一幕幕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展现也确实做到了“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文化”的效果。看身着古服的孔家弟子出场的前半段,还略感沉闷,但中间活字造型一出来,整个画面就有了震撼力。戏曲的那一段不算很精彩,而随后又有了气势磅礴的丝绸之路。仕女图则是张艺谋惯用的大色彩手法,但加上了一条条龙柱,气势就不一样了。


现代的部分略微短了些,不过这也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我们走入现代才100年,真正走入现代化更是只有30年,但我们的脚步是在不断加速的。伴随朗朗的琴声,发光人变幻出的和平鸽、搭建起的绿色小“鸟巢”,都在传达着奥运的理念、传达着中国的梦想、同时也是全世界的梦想。太极阵的那一段,则显示了中国在团体操上的训练有素,要知道,圆阵比方阵难度要高很多。有人觉得开幕式离不开传统的人海战术(包括缶阵、孔家弟子阵、戏曲阵、发光人阵、太极阵等),但这是我们中国的特色,而且也符合我们的国情,只要用得好,那又何妨?


而中国礼仪之邦的盛名也有很好的体现,像罗格和刘淇走过红地毯时的礼仪少女,像运动员入场时走道外围跳足两个小时欢迎舞蹈的青春少女,哪一次的奥运会的礼仪能做得这么好?


中国的观众也是很有礼貌的,他们给了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团热烈的掌声,对于熟悉的国家和地区更是有热烈的欢呼声,而且不仅仅是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英国等这些大国,不仅仅是我们的同胞中华台北、中国香港,对于那些遭受了苦难的、或者对我们有很好的情谊的国家如伊拉克、巴基斯坦等,我们也没有吝啬欢呼声;欢呼声也给了我们熟悉和尊重的外国首脑普京、布什,而萨科奇出镜时大家却选择了沉默,我想,萨科奇和某些法国人应该好好反省圣火在法国遭受的“礼遇”。至于瑞士奶牛、科比、诺维茨基等体坛明星,获得欢呼声则是情理之中的。


点火仪式,更是迄今为止,对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诠释得最好的一次点火仪式,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或许,你觉得悉尼的水火交融很有奇特性和创意,但那只是一个视觉上的奇特效果;或许,你觉得巴塞罗那射箭点火很有难度,那确实是能带来悬念,也有一点精神上的意义,但在射箭之前,你还有什么记忆?在我印象中,只有亚特兰大的阿里、以及多哈亚运会的那匹马,还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但李宁,他在不断展开的画卷上凌空奔跑、又似空中飞人,画卷上依时间顺序完全展示了所有参与奥运圣火传递的人们,“更高、更快、更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这里都有了最好的诠释。有人会觉得最后点火的那一下没有更多的惊喜,但有时候,简单就是美,正如副总导演张继刚说的“之前的奔跑,已经把这个理念完成了,最后那一下,就是把它(火炬台)点着就成了。”所以,如果科技的力量能够将原来设想的,一只凤凰衔着李宁手中的火种奔向火炬台并涅磐点火,美观是美观,但可能就会喧宾夺主,将李宁之前的奔跑所体现的精神弱化了。


头两天的比赛,已精彩纷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我们就好好享受这道奥运大餐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0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幕式没看见福娃,有人说吉祥物是商业化产品,不适宜出现在开幕式,但之前好像也见过有吉祥物出像在开幕式上的啊?不过可能是和整个开幕式的理念不太相符,会留到欢庆场面为主的闭幕式吧?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也没看到。按我的猜想,通常一幅画卷或一幅书法创作完成了,作者才会签个名,盖上印章;而现在,奥运(比赛)这幅画卷还在创作的过程中,估计会等到闭幕式的最后,画卷出现,在上面盖上一个巨大的、鲜红的中国印,然后画卷缓缓卷起,火炬缓缓熄灭,奥运会圆满闭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11-24 09:30 , Processed in 0.1929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