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ular 于 2009-2-25 13:57 编辑

【影片信息】
导演: 格斯·范·桑特
主演: 西恩·潘、乔什·布洛林、埃米尔·赫希 类型: 剧情/传记 国家/地区:美国 片长: 128分钟 上映日期: 2008-11-26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发行公司: 焦点电影公司 官方网站: http://www.milkthemovie.com/
【剧情简介】
将生命变成历史,用勇气改变生活……1977年,哈维·米尔克(西恩·潘饰)被选入旧金山的政府部门做区主管,成为美国第一个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却仍然被公众投票选举出来、行使着非常重要的权力的政府官员,他的胜利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同性恋的权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还为与他一样的弱势群体拉来了许多支持者和同盟--米尔克真正改变了为争取平等的权力而抗争的战士的本质含义,虽然1978年他就被思想过于保守的一位同事谋杀,但仍然不能阻止他成为受到整个国家尊敬的英雄。
影片集中展现的是米尔克生命中最后8年的时间,从他打算搬离纽约开始……那个时候,米尔克刚刚步入40岁这一比较重要的人生关卡,开始思索并寻找更多的生活目标。米尔克和他的爱人斯科特·史密斯(詹姆斯·弗兰科饰)回到旧金山,在城市里工人阶级社区的中心地带开了一家小商铺,很快就成为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同性恋的避难所。米尔克深爱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同时他的热情也受到邻里们的欢迎,他们共同授权给他,支持他为像自己和史密斯这样的人争取同等的权力和生存机会--要知道那个时候,对同性恋者进行侵害甚至是暴力相向,都被广泛且公开地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身边有了史密斯和新朋友们的鼎力支持,米尔克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了动荡凶险的政治漩涡当中,同时还给像克里夫·琼斯(埃米尔·赫斯基饰)这样年轻的街头激进分子做着导师……米尔克选择用幽默感去支撑他的公众形象,再配以非常有刺激性的口才和演讲天分,很快就令他成为整个城市街知巷闻的名人。然而,由于米尔克太过专注于自己的政治人生了,令他与史密斯渐行渐远,当他第4次参加竞选的时候,身边已经有了新恋人杰克·里拉(迭戈·鲁纳饰)的陪伴。这一回,米尔克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城市里新建的第5区的管理者。米尔克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还在旧金山游说议员成立法案,保护同性恋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被无缘无故开除,同时远程支持着其他社会活动家所发出的一个州立的请愿书,为那些被解雇的同性恋教师争取相等的就业权,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这场与“6号提案”正面交锋的战斗,将会是这场同性恋权益运动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米尔克积极奔走的过程中,他却与另一位同时新进当选的区主管丹·怀特(乔什·布洛林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并最终引发了那场终结了米尔克个人命运的惨案……米尔克所做的一切,代表的不只一种希望,同时还是身为一名英雄所能遗留下来的随时会引起共鸣的精神财富。
【幕后花絮】
生活,永远是灵感的源泉
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初毕业于罗得岛州设计学院的高材生,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重大选择,将自己主修的科目从绘画改成电影……不过,范·桑特并没有完全摒弃他在构图方面的艺术天分,而是将他身为一名画家对画面的要求和想象力完全融入到电影的世界当中。在这部最新的导演作品《米尔克》中,范·桑特对一个被谋杀的旧金山政客做出了历史性的描述,而他所做的,并不只是将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重新拿出来罗列,还赋予给它一系列来自于另一个时代、鲜活的风尚和造型,那种感觉就好像米尔克仍然活在一个属于过去、古怪却异常真实的世界里,在这部介乎于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的电影作品中,不断地和我们说着话。
在格斯·范·桑特搭建出来的电影空间里,真实和虚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相反,他选择更多的是让这两个元素合作或成为相互扶持的搭档。在范·桑特所有的电影作品中,虽然《米尔克》是第一部有着真实的历史依据的影片,其实如果你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大多数故事的背后都有着真实的事件在支持,范·桑特说:“我想《米尔克》与我之前的作品的差异就在于,我们这一次使用的全部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名字……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1985年的那部《邪恶的夜晚》(Mala Noche)中,沃尔特和佩珀这两个名字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
即使格斯·范·桑特总是喜欢将一些真实的背景或人物填充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但都是以借鉴为主,大多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子或创作灵感,他还是第一次制作像《米尔克》这样完全遵照真实的历史事件的人物传记类影片,范·桑特说:“其实整个过程中,影片的制作流程和其他作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需要努力去探索那些真实事件背后的一些逻辑关系,但如果你同时还要使用相关的历史名人的真实姓名,自然会衍生出一些困难来,因为你不可能以一种精确到好比新闻资料的方式去还原你根本就没见证过的历史事件。当你了解到作品中的所有角色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就会发现这里没有任何可以虚构的空隙或侥幸心理,完完全全去复制一段真实的历史,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因为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安排这些人去演一部歌剧一样,非常地诡异。”
格斯·范·桑特拥有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死亡三部曲”--《杰瑞》(Gerry)、《大象》(Elephant)和《最后的日子》(Last Days),都是从真实的新闻纪录里提炼出来的灵感,同时每一部影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秘密”,范·桑特解释道:“《杰瑞》是受到发生在1999年的新墨西哥州的一个真实事件的启发,据说有两个男人走进了沙漠,其中的一个杀死了另一个……我觉得这里的‘秘密’就在于,惟一的目击证人,也是真正的凶手;到了《大象》,则有感于发生在科伦拜恩中学校园的那场著名的枪击案,最后这些孩子们都死了,他们的日记却被人为地保存了起来;还有《最后的日子》,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摇滚歌手科特·柯本(Kurt Cobain)在他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至于这部《米尔克》,也包含了一些谜底模糊不明的‘秘密’,或者你可以称之为‘真相’,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价值观,即使是在描述相同的事情,也会给出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答案。”
“故地重游”的真实拍摄
与其他被打上“人物传记”标识的电影作品极其类似,格斯·范·桑特也在尽自己所能地让《米尔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维持住真实的密度和精确度,他说:“毫不夸张地说,影片中的几组场景,都是我们照着真实的新闻胶片记录一点点还原出来的,然后注意维持住画面的风格,让它和整部影片相符合。比如说其中的一个镜头展示的是,哈维·米尔克正在会见议员菲尔·伯顿(Phil Burton),就‘6号提案’进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克里夫·琼斯(Cleve Jones)专门在我们拍摄的时候充当了顾问,直接参与进影片中所有与他有关或他见证过的部分,而米尔克与伯顿的这次会面,他正好就在现场。琼斯向我们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一切他能够想起来的细节,甚至还亲自示范了米尔克的几个非常有标志性的动作,比如说在屋子来回的踱步、将文件扔到了火炉中等,琼斯的模仿实在是太惟妙惟肖了,生动到我们不自觉地去想象米尔克是如何以同性恋的身份力克‘6号提案’的--提案的内容是在加州范围内不允许同性恋做教师。更让人兴奋的是,我们还争取到了在这次会面真实发生的办公室现场拍摄这组场景,并在琼斯的指导下复制了当时所有人的穿着和家具摆放位置,开拍的时候,我们让饰演米尔克的西恩·潘尽量表现出一种激烈的情绪和反应,甚至让他在把文件扔到火里之前,先在屁股上擦了一下……当然,西恩·潘大多时候都是显得非常平静且沉稳的,你可以从他的眼睛中找到一切需要的情感表达。”
当米尔克在旧金山遭受谋杀的时候,格斯·范·桑特人在洛杉矶,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投身到电影工业中了,范·桑特说:“因为我在波特兰有课,所以每周都需要开车过去……我还记得当时自己是在路上,从车里的广播中听到刺杀的消息的,不过我对这种同性恋的话题关注的并不多,所以只是简单地假设了一下--米尔克是因为同性恋的身份才遭此厄运的。我听说丹·怀特(Dan White)是先杀死市长,然后走进大厅又杀死米尔克的,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区主管杀死了另外一名区主管的平级相斗,有点像政府内部的权力之争下发生的惨剧。”
对于许多人来说,尤其是在同性恋这个圈子里,米尔克的死都象征着历史上最为意义重大的一个转折,而格斯·范·桑特想要在大银幕上将这样一个人的生活与纪事呈现出来,就必须使用一些带有视觉冲击的拍摄策略,范·桑特说:“我们仔细地研究了匈牙利国宝级电影大师贝拉·塔尔(Bela Tarr)和纪录片专家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风格和拍摄手法,甚至还专门找来了几个纪录片导演或做过相关工作的电影人做顾问。影片在画面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变动,虽然我们并没有选择用黑白片的模式,但真的拿着拍好的部分与电视上的纪实新闻做着比较,看看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我们已经意识到,当我们选择用彩色的方式拍摄影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脱离与怀斯曼有关的领域了--《米尔克》所展示出来的现代气息,简直和最近很火的电视剧《办公室》(The Office)没什么差别了。”
与此同时,为了这部影片,格斯·范·桑特还专门查阅了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些记录了同性恋生活的胶片,那里面都是一些侵略性的画面,全部被范·桑特延用到了《米尔克》中,他说:“这些胶片正是我赋予影片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感的灵感之源,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就可以把胶片里的一些内容神不知、鬼不觉地融入到《米尔克》当中,让它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也许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名画家,所以格斯·范·桑特喜欢在作品中用画面来交待故事,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景,却总是可以传递出大量的内容和信息,有的时候甚至起到了单独负担一个故事的作用,范·桑特说:“我确实有这个习惯,我觉得即使画面已经盖过了故事内容,也无所谓……我是一个喜欢抓着灵感的尾巴的人,选择一个人物,或是一个故事环境,又或是一个有着背景说明的人物结构图,都有可能只是我某个新鲜想法突然而至的结果,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在现实与虚幻中来回穿梭。要知道一个镜头是否有力度,就在于你是否在关键的时刻捕捉到了关键的画面--《米尔克》这部影片在这方面有着尤为严格的要求。”
(信息来源:电影网-m1905.com)
【全片欣赏】
由于是新片,外加是同志题材,恐怕影片可能保存时间不会长!大家抓紧看啊!
上部:
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