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ommy_sh 于 2009-5-2 19:37 编辑
假日,闲来无事,正好贴一下明皇陵的照片。
这是我第三次去凤阳。该发的感慨在前两篇中都已经发过了,不再赘述,
这是在网上查到的有关明皇陵的资料:
中国明代朱氏皇室四处主要陵墓 (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的明祖陵、南京孝陵、北京十三陵和安徽凤阳皇陵)之一,位于安徽凤阳西南8千米的太平乡,朱元璋的父母、3个哥哥、3个嫂子和两个侄子的坟墓。
明洪武二年(1369)兴建,洪武十一年建成。有皇城、砖城、土城3道。皇城周长 275 米,高 7 米,内有正殿、金门、左右庑、碑亭、御桥、华表并石人、石兽 36 对;砖城周长 3.5 千米,高 7 米,内有具服殿、膳厨、官厅、棂星门、红桥、神厨、神库等。土城周长 14 千米,内有神路、官厅、铺舍、水关、皇堂桥等建筑。皇城内左右碑亭中有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的“皇陵碑”、“无字碑”,叙述了他的身世、经历等。此碑是研究朱元璋历史的重要资料。
明皇陵宫殿建筑在明末时毁于兵火。今尚存有墓冢。墓前有碑刻、华表、“皇陵碑”、34对石人石兽。凤阳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寝石刻中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珍品。
另一条资料如是说:
明太祖朱元璋父母和长兄的陵墓,亦称“祖陵”。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朱元璋父母死于瘟疫,当时朱元璋在“殡无棺椁,被体恶裳”的情况下,只得浮掩三尺,草草将他们埋葬。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死张士城、陈友谅,挥师生伐,平定中原,曾随军回凤阳省墓,并修饰陵墓。明朝建立次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命临濠府加修寝园,厚封广植,崇列华表,并筑周垣,荐名“英陵”,不久改称“皇陵”。
明皇陵位于蚌埠东面的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园占地2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历经600余载,虽经多次兵乱,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对(原为三十二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保存完整。
巨石雕像造型浑厚古朴,雕刻精美,体现了明代初期的艺术风格,历经六百多年依然形神具备;无字碑为朱元璋为他母亲而立的,碑上没有碑文;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是中国一流的大型石雕建筑群,对此后修建的明孝陵、明祖陵都产生了影响。皇陵以前还有一座当时最大、最豪华的享堂,但是在明末农民起义中被张献中放大火烧毁,现在只能看到一些遗迹。1982年,明皇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朋友说,这个陵是几年前重修的,以前非常破旧,很多石像也是后来重新修复的,因为以前很多附近的村民为了看病,经常从石像上刮下一些粉末来入药,加上风吹雨淋,有些破损得比较严重。我看了看,发现的确如此。相比较很多地方对于古建筑的“修旧如旧”,这些石像可谓“修旧如新”。
相对于多年前去过的南京明孝陵,明皇陵在气势上并不输,但总觉得没有明孝陵那么有历史沉淀感。我没有去过北京的明十三陵,但想来那里应该更有氛围。
吕枫知道我要来,非常高兴,他奶奶一早就叫他洗脸刷牙,他竟然说:我才不洗咧,我要我叔叔给我洗。结果我看到他时那脸蛋真是一塌糊涂,真叫人哭笑不得。
给他买了气球,他就玩气球;给他买了麻球,他就吃麻球。游皇陵时我默不作声,而他却显得有点不耐烦,老是吵着要回家吃饭,我从包里拿出薯片、八宝粥、瓜子堵住了他的嘴他才作罢。
OK,就写这么多了,
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