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63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7-3-7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新浪体育讯 6月1日,中国队在与伊朗队的热身赛中以1-0获胜,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中国队首次在90分钟内击败伊朗队,恐伊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名词。一支正在重建的球队取得这样的一个比分,高洪波获得了理所当然的认可,但是由于比赛的语境不同,我们对这样的胜利不得不保持谨慎的乐观,相对于胜利,主教练高洪波在用人和心理关调节上的突破也似乎更有意义。 谁都不希望输球,但是对于伊朗队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在与朝鲜队的比赛中拿到3分,这就是比赛时双方不同的心态,这也是中场休息后哈斯米安、赞迪、马达维基亚等老将纷纷离场的原因。
与伊朗队不同,中国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好这场热身赛,而作为主教练的高洪波就是让球员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资历不够、谪系不多的高洪波恰恰是在这一点取得了突破,基于对手和自身,高洪波选择了一个有效的机制。
相比于首战,高洪波更换了9名首发球员,上阵的杨昊、徐洋、何杨、荣昊、曹添堡、于汉超、曾诚等人都是第一代表国家队首发,前中后配上郜林、周海滨、冯潇霆三名上届国奥队的核心,这几乎就是史上平均年龄最小的国家队首发阵容。然而就是这个看似冒险的首发阵容却完全卸下了球员心中的“恐伊”包袱,就像对阵德国一样,高洪波给了球员一个输得起的心理暗示。
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在所谓恐伊症的背景下,球员需要做的就是放松的踢出自己的水平,而获得出场机会球员,无论新人还是老将都会格外的珍惜这样的表现机会,高洪波根本不用担心场上球员的斗志。当没有人敢拿球去解决掉对手时,所有人都会选择集体的力量,比赛就像打德国时一样,大家都把心思用在传球上,都希望用集体的力量取得期待中的结果,比赛显得很有追求。
尽管这样,上半时的前15分钟中国队仍然略显被动。第7分钟,何杨在造越位时拖在后面险些被对手破门,第9分钟荣昊禁区内防守卡伊比的动作也有点球之嫌。不过在这15分钟里冯潇霆显示了自己的价值,他两次在防守定位球时抢到第一点,一次与对方前锋一对一时冷静的将球护出底线。随后周海滨又起到了组织核心的作用,比赛平稳的过渡到互有攻守的状态中。
尽管这样,伊朗人并非没有胜机,第9分钟时卡伊比摔倒在中国队的禁区内有点球之嫌,第39分钟时徐洋做出的飞铲动作也理应获得第二张黄牌,此外他们攻入三十有效攻击区的次数也明显多于中国队,但是最终破门的却是中国队,在为数不多的机会中郜林抓住了一个定位球。
一个理想的半场让中国队占得先机,稳定10分钟后换上郑智、姜宁为首的第二批力量给对手持续的打击。这也是高洪波用人上的高明之处,把郑智留在替补席上,一方面防备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再次明确国家队的竞争秩序。
需要注意的是,本场比赛中首发的周海滨和替补出场的郑智都比第一场表现出色,尤其在关键球的处理上,自身更为出色的技术贮备和比赛经验让他俩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于是当我们在两场比赛结束后重看国家队时可以发现,虽然两场比赛的首发阵容高洪波给出了两个让人意外的答案,但是未来球队的核心力量仍然露出了轮廓,其中包括两场比赛都出战的冯潇霆、周海滨、郜林、郑智、姜宁等人,只是高洪波对此秘而不宣。
面对击败伊朗这样的结果,国家队可以重建自信却没有乐观的理由,因为我们的胜利并非实力上的高人一筹,而只是充分调动了自身的有利条件。主教练高洪波在几天内根本不可能给球队带来技战术层面的质变,他所做的就是充分调动每个人潜力,他做到了,而且是用一个有成长性的机制,这也是目前这支国家队带给我们的最大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