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8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7-8-23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6 15: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忠和:速度与高度搭就成功路
陈忠和以多年陪练身份,最后入主国家队,然后带领新女排,取得了自五连冠后的最好成绩。一个世界杯冠军,一个奥运会冠,一个大冠军杯冠军,一个大奖赛冠军,一个瑞士精英赛冠军,说明他的教练生涯至少是辉煌的。
有人将陈忠和的成功一样归结于运气,比如03年世界杯俄罗斯没有参加,04年奥运会没碰巴西,但不管怎么样,陈忠和带着这支队伍,两度凌绝顶,带领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队伍开创中国排球的“中兴”局面,这一点已经成为历史事实,不可抹杀。
陈忠和的成功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词:“舍得”、“改变”和“整体”。
“舍得”
陈忠和上任时,原国家队中至少有过半主力正值当打之年,有个人别甚至是当时位置上数一数二的人才,如二传小诸。但是2001年陈忠和重新组队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将这些名将都排在了正选项的12人之外。
所谓有“舍”才有“得”。陈忠和闲置老将,显然是存着“彻底改变,大破大立”的想法。按照一个奥运周期四年的算法,2001年是唯一没有正式大赛的轮空年——大冠军杯年限甚浅,各队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因此只算三大赛后的次一级赛事——显然,陈忠和要的是拿这个时间来练新队员。
我在2001年的的春节,帮陈忠和拟了一个12人的名单,这位仁兄选的人与我挑的人几乎达到了100%,只有一个例外,我选中的老副攻是吴咏梅,他挑的是陈静。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女排的第二个人才高峰又来了,一批实力相对突出的新人出来了,这些新人的实力突出到连业余球迷都能想到了。
这么说并非要否定陈忠和的识才之能,事实上他挑中的这些人并非完美无缺。像冯坤就不说了,杨昊攻强守弱,脚下移动慢;张静能高不能快,挑球;赵蕊蕊技术粗糙,力量欠缺;周苏红样样有,但是样样都不算突出;宋妮娜技术好,但是拦网不行,而且关键时刻不敢突破自己的固定传球模式,如此林林总总的不足,都放在陈忠和面前,要他去一一填补修正。
但是陈忠和做到了,于是有了第二个关键词——
“改变”
首先是“改变”,就是陈忠和01年创队始,一改过去女排集训重技术、重配合不重身体的情况。在队中请来了“身体训练”与“营养师”,对队内的队员进行了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这个训练的最终结果就是,让豆芽一样的赵蕊蕊变得强硬了,03年的她就是例证——有必要指出,04年赵的受伤并不能说明这种训练的错误,因为她本人的底子也确实是比较脆弱。
其次是球员风格的“强行改变”、对用人思路的“自我改变”以及对特殊情况下战术体系的“深入改变”。
细算起来,新女排现在六个主力队员中,有三名队员的风格有了重大的转变。首先是主攻杨昊,她在地方队的时候是以有力的冲跳和滞空,打半高拉开的强攻和调整强攻见长,但是在03—04年,她成为了一个完全以四号位平拉开为主的“战术快速度主攻手”。
第二个是副攻手刘亚男。这位在地方队与青年队以滞空长,力量好著称的背飞好手,在国家队形成了“小、快、贼”的风格,以打网口球为主的快速风格,与2000年时她大相径庭。
第三个是接应周苏红。她在地方队的时候打的是主攻,前后攻都有着很强的冲跳能力,爆发力大,打手崩得厉害。但是在国家队打回接应后,变成为一位第二自由人和双背飞的好手,原来的强攻能力不见了。
这三个人的特点都是越来越快了,正好是中国队在01-04年发展有整体趋势。
有人把中国队的改变总结为“越来越快”,并对此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其实不如说这是陈忠和对直接得分赛制深刻理解后,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
在直接得分制度下,一攻成为较劲的关键,防反是赢球的助动力,因此发球与一传成为陈忠和指导下的中国女排新的发展方向。因为有了一传,中国就可以打出世界上最好的一攻战术,有了好的发球,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对手的一攻发挥,利于我的布防。
陈忠和选择了周苏红与刘亚男打造中国队的第一轮防守线,以确保一传。同时在一传到位或者半到位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打速度,以快速度打开对方的高度与力量优势,用时间差打空档,不跟对手拼实力,拼内力,而是拼速度,你很高大、有力量,我没有,但是我就是快,你要跟我叫板,可以,一切都得跟得上我的速度才有可能“叫上板”。如果跟不上,那就是我拖着你打,横竖我都是主动——这就是陈忠和的简单想法,一个把中国女排快速传统发挥到极致的思路。
这种感觉就像黑木崖上的东方不败,招法不精奇,内力不深厚,但就是速度惊人,伤人于须臾之间,除非你有强大得让我快不起来的内力——发球,否则一切都得按我的节奏来走。(说句题外话,笑容娇媚的陈导,有时是挺像东方哪啥的,嘻嘻!)
在这个改变中,有人对陈忠和要求张静打平拉开,拼速度感到不理解,确实,张静在没有伤之前,就是一个速度慢,慢起高拉大抡臂开打的实力型主攻,陈忠和的思路显然并不是要求她像杨昊那么快,只希望她能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打一些有速度的进攻,但是很遗憾,她适应不了冯坤,也适应不了这种速度,所以她出局了——虽然这个结果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用人思路上,陈忠和敢于思变,这大概得益于他个性中的那份难得的大气,就是“敢”和“放得下”——这是他能“舍”的原因: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虽万千人吾往矣;一把破伞不怕摔。这与陈忠和没有过去,没有资历是分不开的,来时赤条无牵挂,何惧去时穷精光?有了这份“不吝”,所以他能变通,不会抱残守缺。
在改造张静不在后,放弃,用更好用的王丽娜与楚金铃;在给够李颖机会后,坚决启用一年前放弃的张娜。事实证明,这两个用人思路和改变,堪称03年中国女排蜕变的胜负手。前者完全了他“快”的思路,成为箭头;后者成就了他“快”的思路,成为基础。
第三个是敢于在非常时期求变。如果不论体育道德,陈忠和在02年选择“让球”就算是一种“求变”,体育竞技的结果当然是为了成绩,基于此,我选择战略性放球,完全值得。只是这事后来被炒得窜了味儿了,成了反面教材。
正面的教材就是04年陈忠和在核心赵蕊蕊伤后,启用了天津攻强于守的张萍,在网上拦不住对手的情况下,如何取胜?陈忠和果断采取了深化“速度”,加强发球,力拼防守的思路,于是我们看到了04年奥运会上,近乎“失心疯状态”下的中国女排,在抢速度的前提下,每个球都在最小的时间内配合成功,不顾形象,披头散发地完成进攻。我拦不住你,让你也拦不住我,在速度的天平上,将胜利一点一点地抠过来。
变则通,通则多机变,机变多则结果难料,在乱战中,先变者必然先准备,先准备者必然占优势,因此,陈忠和成功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陈忠和算得上是排坛的“百变歌王”。
“整体”
这个环节讲的不是陈忠和如何强调整体,而是现在“中国女排”已经形成一个整体,队员理解教练,教练爱护队员;领导帮衬教练,教练抬举领导,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是中国人成事的首要前提。希望能够保持!!!
如今,又一个四年奥运周期就在眼前。陈忠和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任何时期,进攻的发展都是先于防守的,因此进攻是主动的。中国队挑头拼速度,将女排的整体进攻速度拼到了一个前所末有的高度,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新时期的新发展。为了对付中国队的快速度,对手必然在防守的布防上有所提高,比如提高前排高度,以高度弥补速度,“一寸长,一寸强”。任何进攻方式,如果在高速中完成,就必然造在发力的不全面与进攻范围的不足,在这个情况下,拦网不需要完全对上,只需要拦到,拦个半着,就有可能形成有效拦网,破坏进攻。在对手增强防守的情况下,陈忠和如何应对?
个人以为,陈忠和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你高我也高,在高度上撵上对方,在几乎同等的高度下进行速度的对抗。陈忠和这四年来的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建立在一流高度上的速度,那么来年再较量,更高高度上的速度则是突破的一个点。
另一个便是增加变化。中国队在03-04年快是快极,但是进攻套路上并不多样,在未来的四年中,中国队如何在一攻上保持优势,如何解决进攻手段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主力二传冯坤是很关键的人物。
冯坤应该是陈忠和下一个四年的“短板”,这个二传有着前所末有的高度,同样也有着前所末有差的基本功。身为二传的她,组织意识我们认为可以再培养,而且这四年来,她的进步也有目共睹。但是基本技术却是不可弥补的,因为这是要有时间去磨的,在目前冯坤所掌握的二传技术中看,要她组织出像她前任那样的花样,估计很难,所以如何在她有限的技术上,尽可能地让她组织出多样的战术球,以及在变化中提高稳定性,尤其是突变中的稳定性,以及在多次变化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性,是陈忠和能否保持目前的速度并有所提升变化组合的关键。
在这两个方法上,陈忠和应该在未来四年中,加强整体拦防体系的建立。04年赵蕊蕊的受伤几乎让人对奥运会失望。在下一个奥运周期中,我们再不能指望“我拦不住你,你也拦不住我”了,必需考虑如何建立一个更强更坚固的拦防体系。
在这里依然要提一下冯坤,这位与众不同的二传,以其一双长臂,在奥运会上一路帮助中国队拦住了一个个冲击冠军的不速之客。如何在副攻、主攻、接应的位置上,找到新的冯坤,也将成为陈忠和要头痛的问题。此外,现代排球越来越强调身体的对抗,作为东方人的中国女排,如何在身体训练上真正系统化,有针对化,也将是陈忠和下一个四年要进行摸索的课题。
可以说,现在的陈忠和比01年的时候更难,因为现在有了荣誉加身的压力,有了众矢之的的威胁,如果更进一竿?现在的陈忠和像是站在司马台长城的“天桥”前,过去了,上去了,那就一览众山小,风光在险峰。如果过不去,恐怕处境会是另一个02年。
到现在,我们不妨等着看看,这位笑容妩媚的主教练,还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给我们惊讶或喜悦。同时我也希望所有喜欢排球的人,都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姿态对他,让他笑对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