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45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8-8-25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15-6-27 0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上面帖子有人问郎平与邓若增有啥矛盾?因此这几天一直在搜寻这一话题,现总结如下:
其实他俩都为女排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邓若增辅助袁伟民取得三连冠,85年又带队获的冠军,86年一直带队训练至离世界锦标赛只差3个月(反算出张蓉芳带队也只训练了3个月),那届世锦赛最终获得冠军邓若增与张蓉芳都有功劳。
据搜索可知,邓和郎的矛盾是公开的。作家、郎平的老朋友臧克家为此批评过郎。在84年张蓉芳退役后,郎和张的通信中说:就看今后教练怎么练了,暗示不服邓的。邓在接受采访也说过:任何一个球员都有惰性,也暗示了问题的所在。郎平有时也会耍大牌,有次郎平身体不好,在休息后仍不肯练,邓批评她。邓对郎平要求也很严的,他要求郎平在新队员面前起带头表帅作用,邓也提出过在没有郎平的情况下怎么打球的一套战略,很有远见的。因训练中郎与邓不时有矛盾,毕竟郎在队员中有极高的威信,郎平也是袁伟民的红人,队员们渐渐跟随郎平,其实也不敢不跟,后来郎平与杨锡兰专程几次缺席训练去找袁伟民汇报邓的不是。邓在前几年的一篇专访中回忆起这个话题也很伤感:“实际上,我当时是被迫离开的。当时已经准备参赛了,结果队内突然召开内部会议,给我提出很多问题,比如跟队员感情不好,不一心扑在事业上,不培养新生力量等等,当时给我列举了六七个罪状,让我检讨。要我说,我觉得我对事业问心无愧,为了排球,我家里重残的儿子也不管了,家庭也不要了,结果到了最后还被迫离开……” 当年还说是队员要求,他们只服张蓉芳和郎平,要求她们做教练,可是后来也不是这样,张教练在训练中也相当困难。
在一篇介绍汪嘉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遗憾的是,被一再拔高与神化的“中国姑娘”雌威太盛,不但害了别人,最终还是连累了自己。袁伟民晋升后,心高气傲的女排姑娘就策动哗变,生生把邓若增教练给废了。” 这次废教成功,年轻队员看在眼里,以后在李耀先身上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然,国情是86年的一冠遮白丑了。
其实教与练肯定是有矛盾的,也是正常的。但身为国家体委副主任的袁伟民在处理郎、邓问题上是不公正的,袁与邓在文革中是不同派系,有过过节,当时安排邓做袁的副手是由不得袁的。也有人说:袁怕邓以后也会来个三连冠,所以支持队员把邓搞掉。有一次,邓正带着队员认真训练,突然袁伟民出现在训练馆,女排姑娘马上停止训练纷纷围着袁伟民嘘寒问暖,袁伟民也和一圈姑娘有说有笑,把邓若增一个人凉在一边,邓当时是尴尬啊。
另外,郎和张关系最铁,根本不是许多球迷说的她俩关系不好,张一直排挤郎。当年她俩同一间宿舍,82年后正副队长,86年主副教练,90年郎回来帮张的老公胡再打一次世锦赛,张的儿子结婚郎打飞的回国参加婚礼,关系可见一斑。
队员们只认袁,现在郎在接受采访,上节目时还是恩师恩师的叫呢。说她第一次出山是袁的面子,其实当时周晓兰是促成的关键,当年郎也承认的,现在绝口不提周了,因为郎还要在体系下吃饭,虽然不在体系里,当时袁和张又是这个体系的当家人,这就是国情了。周是很倔强的一位女性,当年辞职在先(旷工满三个月自动辞职),出国在后的。后来单身母亲带二个女儿在美国马里兰,在一家医疗仪器公司工作,还在业余排球俱乐部做教练,开夏令营。就和大多数人一样很平凡的,很老百姓的生活。前两年回国一次,带一只美国女队来和天津交流比赛。说:排球要走出去,不能闭门造车。张蓉芳几天后找了个机会就回应,我们没有闭门造车。隔空交锋,都是女强人的说。
同样不被国情接受的同在美国的王怡几年前还特地去看望过周晓兰呢,二代女伶,副攻好手,同病相怜?
以上就是这几天搜索到的郎与邓的所谓矛盾,不知真假。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