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楼主: 爱虎

84年苏联四国女排赛(里加站):中国——日本(10.12更新:郑美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4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83年的亞洲錦標賽楊錫蘭的傳球簡直慘不忍睹,不過經過一年到了84年奧運會後進步非常明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4 2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原来一个冬训,有的队员就能有这么大的提升。。。
而现在,集训了多少年,有的队员反而觉得还退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5 17: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虎 发表于 2012-4-3 09:59
有球迷问:衫山加代子是否有参加83年的比赛,答案是有的。83年香港“超霸杯”她作为主力出场,不过亚锦赛 ...

在山田重雄的眼里,杉山加代子才是正宗的白井第二,他曾经将白井穿过的球鞋亲自赠之。而且杉山是日立队的亲生女,大谷移籍的是东洋纺,这可是山田的死对头,84年奥运大谷曾经一度是没有资格参赛的,结果亦是松平康隆出面摆平才搭上顺风车,而且盛传同为日立的中田久美故意冷落大谷,在传统日苏传统对抗赛几乎捞不着出手机会

不过大谷成名亦必杉山加代子早很多,80年中国去日本打对抗赛,大谷已作为超级新星代替横山出列,彼时年少中田久美也入选,只不过没有大谷那般的运气

点评

山田的这番说话摘自1984年第六期《新体育》,83年亚锦赛时,大谷还是大阪四天王夺的高中生,当有消息指“四天王夺排球教练不久将去东洋纺企业队任职,并准备将其弟子大谷也一同去的”时,大荣、钟纺、日立、尤尼奇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5 1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8: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虎 于 2012-4-16 11:43 编辑
yan170 发表于 2012-4-15 17:34
在山田重雄的眼里,杉山加代子才是正宗的白井第二,他曾经将白井穿过的球鞋亲自赠之。而且杉山是日立队的 ...


      山田的这番说话摘自1984年第六期《新体育》,83年亚锦赛时,大谷还是大阪四天王夺的高中生,在亚锦赛有出色表现的大谷成了各俱乐部争夺得对象。当有消息指“四天王夺排球教练不久将去东洋纺企业队任职,并准备将其弟子大谷也一同去”时,大荣、钟纺、日立、尤尼奇卡队进行了频繁的活动。大谷讨厌别人过分干涉,声言毕业后不准备做职业选手。
     按照日本排协的规定,如果在84年四月底前,大谷依然不选择个归宿,那么她虽然入选日本女排,但不能参加所有正式比赛。为了尊重大谷本人的意愿及能保证大谷能去奥运会,大谷的故乡专门成立了“大阪吹田体育俱乐部”,大谷成了这个俱乐部的主要成员,有了归宿的大谷得到参加奥运的资格。

点评

说这句话的是1976年奥运主力吉田真理子,而且这番话的背景是在1983年的全国选拔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5 1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5 1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虎 发表于 2012-4-15 18:30
山田的这番说话摘自1984年第六期《新体育》,83年亚锦赛时,大谷还是大阪四天王夺的高中生,当有消息指“ ...

说这句话的是1976年奥运主力吉田真理子,而且这番话的背景是在1983年的全国选拔赛

点评

衫山渐露头角时确实给日本排坛带来惊喜,“白井第二”的美誉也不胫而走,83年香港的女排超级赛,她打出了很高的水平,与她打对角的大谷与之相辉交映,给中美两队造成很大的冲击。大谷在亚锦赛的四号位进攻几乎畅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6 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虎 于 2012-4-16 11:43 编辑
yan170 发表于 2012-4-15 18:34
说这句话的是1976年奥运主力吉田真理子,而且这番话的背景是在1983年的全国选拔赛


   衫山渐露头角时确实给日本排坛带来惊喜,“白井第二”的美誉也不胫而走,83年香港的女排超级赛,她打出了很高的水平,与她打对角的大谷与之相辉交映,给中美两队造成很大的冲击。大谷在亚锦赛的四号位进攻几乎畅通无阻,为日本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被日本报刊称为“白井二世”。
   大谷出生于65年8月,80年和中田一起参加在韩国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83年5月第一次代表日本国家队参加日苏女排对抗赛,在参加完日美对抗赛后和美国队一起飞往香港参加超级女排赛。香港女排赛是我第一次看大谷打球,其气势、力大势沉的扣球令人难忘。据我所知,中国女排在80年的11月28、30在日本与日本队进行了两场对抗赛,但我没发现大谷的名字,据你说讲大谷曾代替横山下场,能否告知那里有资料可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6 20: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杉山的確是一名出色主攻手是當時日本少有的全攻型球員...不過80年代日本女排不繼在主攻,主守兩派中轉來轉去, 另國家隊在人選, 球員訓練方識, 球隊方針五時花六時變因而浪費了很多球員
杉山當然是山田的優秀球員, 不過在小島孝冶眼中她是否優秀嗎?以當時小島防守水平, 杉山絕對不是最佳, 而且杉山助跑腳步大, 慢, 對於以走動, 以小組進攻為主的小島眼中她不是理想人選 (95年的山內美加有這樣情況),  不過杉山攻力強,點高力大, 個人突破能強, 但線路變化一般. 不過她在1988年奧運可以說是她的高峰攻守兼備

点评

杉山的進攻點是當時日本隊最高的一位,而且她的連續起跳能力比較好,但力量不算很強。 山田當時看中的新秀主攻,還有宮島惠子,身高178。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8 16: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8 16: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NIKKILI 发表于 2012-4-16 20:03
杉山的確是一名出色主攻手是當時日本少有的全攻型球員...不過80年代日本女排不繼在主攻,主守兩派中轉來轉去 ...

杉山的進攻點是當時日本隊最高的一位,而且她的連續起跳能力比較好,但力量不算很強。

山田當時看中的新秀主攻,還有宮島惠子,身高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1: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虎 于 2012-5-7 16:23 编辑

杨锡兰  半路出家的杨锡兰是女排大换血之后最饱受争议的人物。亚锦赛失利后,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媒体的指责、老队员的抱怨使袁伟民对如此之大面积的换血一度产生了动摇。袁伟民之前看中杨锡兰的是她可贵的二传气质:思路开阔、能大胆组织战术,在82年一系列赛事中,杨锡兰已经表现出作为未来“灵魂”人物的潜质。82年访美,在孙晋芳受伤的情况下,她挑起了二传的重担,对美取得四胜三负的战绩。同年访日,在孙晋芳留家、周晓兰状态不佳的不利情况下,对日国家女排二战二胜。杨锡兰的出色发挥也是促使袁伟民大换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仅仅一年时间,杨锡兰彻底跌入了低谷,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组织快攻无能为力、三号位的进攻意图相当暴露的新二传,而实际上,女排的主力整容与82年相比,除二传外,仅少了陈亚琼一人,但整体水平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她当时和孙晋芳的水平相比究竟如何?让袁伟民如此放心地将孙晋芳马放南山?82年世锦赛小组赛中国对美国,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位二个世界级二传先后登场献技,从而得出袁伟民为什么会放心让孙晋芳离队。
     这场比赛孙晋芳组织得非常保守,快攻的配合仅局限于三号位,二号位的进攻几乎是空白,中国队进攻无力,又未能阻挡美国队的强大的攻势,一直陷于被动,很快丢掉了第一局。第二局开局仍未扭转局面,很快以0比7落后。这时袁伟民被逼换下孙晋芳,换上了健壮得如小伙子般的杨锡兰,杨锡兰上场后,增加了2号位的进攻,但仍然十分被动,9比15再丢一局。第三局,杨锡兰不断组织跑动进攻,一度领先11比9,但由于网口实力不足,被美国队连得6分而失利。这场比赛可以看到,尽管杨锡兰的手感不如孙晋芳,但她的传球意识非常超前,难怪世锦赛时,前田丰对杨锡兰赞赏不已,称她今后完全能替下孙晋芳,杨锡兰接替孙晋芳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83年7月,香港超级女排赛,中、日、美三队进行角逐,从场面来看,中国队的快攻组成率和成功率均不如日、美两队,快攻命中率只有49%,比日本队低了近10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意味着我们的三号位出现了问题,主攻手将面临很大的压力。由于强攻点过于暴露,对方容易拦防,对日本队的拦网之比是10比15,这是中国队自冲出亚洲后第一次在拦网这个环节输给了日本队,这也为亚锦赛的惨败买下了伏笔。这时候我们才发觉,当时的杨锡兰与孙晋芳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1.75米的孙晋芳的高峰期在80年,当时她组织的各种快攻战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她的重心可以压得很低,经常可以见到她将网底的球及时插上,组成战术。孙晋芳的手感好,手指的爆发力恰如出膛炮弹,出手到三号位的短平快速而准确,快攻手常常人到球到,对方拦网往往还未拉开拦网的阵势球已命中,在打短平这一招数上,周晓兰和梁艳表现得相当突出。应该说,孙晋芳也有非常保守的一面。81年世界杯对美国前四局时就死打郎平这一点,不然的话,前四局就可以解决问题。第五局,背水一战的孙晋芳组织了以三号位为核心的各种战术,尤其是她和曹慧英的两次短平配合,堪称经典。82年亚运会,是孙晋芳的收山之作,其战技术达到了她个人的顶峰。这支队伍其整体水平依我个人之见是“五连冠”时期最为辉煌的一届,有纵深、有幅度,真正达到了全攻全守。孙晋芳与杨锡兰时期相比,最大差别在于梁艳这个攻击点。在孙晋芳时期,梁艳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一个点,只要配合到位,梁艳的进攻就犀利无比:点多、线路活,能交替短平快和时间差实施有效的攻击。81年大运会,只要一传到位,孙晋芳就给梁艳打,把旁边的杨希视为隐形。82年世锦赛和亚运会,在周晓兰表现不佳和郎平进攻受阻的情况下,也是换上梁艳打开了局面。
    香港的超级女排赛,梁艳却打不出以往多变的战术。梁艳的特点是手快脚快,要求二传来球速度也要快,然而,杨锡兰的传球不合乎梁艳的要求,梁艳这点起已经很难起到支撑的作用。对角的杨晓君对美国队常可,对日本队时却被中田的二传晃花了眼,换上周晓兰后才勉强能顶得住。此时的周晓兰已经不复当年勇,弹调力严重下降,奔跑速度慢,进攻拦网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如此不堪的三号位,杨锡兰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将这支队伍带回世界第一,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2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杨锡兰的脾气也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22: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杨锡兰的脾气也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5 12: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等待杨锡兰这段,拜读。杨锡兰是我最欣赏的中国女排2传,自身就太范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1: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虎 于 2012-5-16 11:20 编辑

    亚锦赛上,中国队不仅输了上三路,下三路也远不如日本队,失利的原因用袁伟民的话来说主要是二传与攻手之间配合失调,这个环节一乱,其他环节也跟着乱。因此袁伟民在冬训期间,主抓了战术配合,尤其是对二传进行了精雕细琢。在这里,不得不佩服袁伟民。每次冬训,女排都有质的飞跃。79年的郴州冬训后,中国女排的网口实力提高了一大截,后排的最大漏洞——郎平的防守已经修补好了。这年的亚锦赛,中国女排第一次打败了日本队,从而开始了称霸世界排坛的旅程。84年的郴州冬训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4月访美和5月的苏联四国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脱胎换骨二传,在她的组织下,中国女排的战术进攻几乎是立体化的,每人都是参与战术进攻的一员。在防反上,再不集中在郎平这个点,杨晓君二、三号位都能打调整攻,她的抓分的能力远超过了她的前辈陈亚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郎平的进攻压力。
    同样作为二传,在中日美三强中,杨锡兰在奥运会前的评价并不是最高的,她的分数落后于中田。与中田相比,她的快攻节奏掌握还不及对方,但她却是三人之中最全面的。格林个子太矮,是网上的漏洞;中田手上功夫了得,但过于呆板,球一来就早早占着二传位置,古巴主教练对此颇有微词。拥有1.79米的杨锡兰大多采用跳传、手法隐蔽。她的网口实力不俗,拦网能有效撑起,远距离的重飘球极具威力,她的发球轮也是中国队的涨分轮,后排卡位准、移动快。中美决赛最后一球,朱玲的有效拦网使球迅速变向,杨锡兰反应奇快,在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双膝跪地,将球送到梁艳手中,客串接应的梁艳将球送到四号位,帮助张蓉芳完成了最后一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6 12: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田...球一来就早早占着二传位置,古巴主教练对此颇有微词。" 請問指的是什麼? 插上過早?

点评

这段话可用欧亨尼奥的话来解释:“我认为她的传球太标准、太拘谨了。一传过来时,他立即跑到明显的位置上,技术本身是漂亮极了,可是这样容易被对方拦网手识破。她的传球应加强隐蔽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6 1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wildpig 发表于 2012-5-16 12:08
"中田...球一来就早早占着二传位置,古巴主教练对此颇有微词。" 請問指的是什麼? 插上過早?

这段话可用欧亨尼奥的话来解释:“我认为她的传球太标准、太拘谨了。一传过来时,他立即跑到明显的位置上,技术本身是漂亮极了,可是这样容易被对方拦网手识破。她的传球应加强隐蔽性。”

点评

thanks very much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7 2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7 1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那会老女排的地板功夫,各个都不是盖的。
估计是练的太刻苦,最后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了,几乎超出了人的反应判断时间。

点评

的确如此。袁伟民在《我的执教之道》中这样写道:“我还常常用球控制训练。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需强刺激的时候,我加快球的密度。球不停地向你飞去,你不起来,也照样给,你仍慢慢吞吞,弄不好,球就飞到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17 2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2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coco 发表于 2012-5-17 19:39
说实话,那会老女排的地板功夫,各个都不是盖的。
估计是练的太刻苦,最后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了,几乎超出了 ...


的确如此。袁伟民在《我的执教之道》中这样写道:“我还常常用球控制训练。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需强刺激的时候,我加快球的密度。球不停地向你飞去,你不起来,也照样给,你仍慢慢吞吞,弄不好,球就飞到你身上或脸上。人都有条件反射,有本能的自卫,这就促使你加快反应,加快动作。”曹慧英在训练时脸曾被球砸中,晕了过去,那时队员真想把袁伟民痛打一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7 2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虎 于 2012-6-6 08:58 编辑

梁艳 中国女排“三连冠”的历程告诉我们:崩溃首先从大副开始。无论是81年大运会小组赛对古巴、82年世锦赛对美国的周晓兰,还是83年亚锦赛决赛的梁艳,其天女散花般的一传,如同漏勺般的拦网,致使整个拦防体系完全瘫痪。大副作为支撑整支球队拦防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由于有两轮是两点轮的关系,因而她的个人战术必须丰富,拦网必须有效撑起,尤其是注意封堵斜线,因为有两轮郎平在五号位防守,因此左手包球技术要过硬。轮到后排接一传时,她的任务比任何人都重,尤其是和郎平那一轮。郎平除了看好自己的五号位外,余下大面积的区域则由大副来承担。

杨锡兰接任主二传初期,梁艳的快攻一直未能如意,即使在后期,她的进攻以吊、抹为主,这一来是杨锡兰的传球不合她的胃口、二来是她的肩伤严重影响了发力。84年冬训,梁艳在学习江上快抹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高点快抹技术,这种快抹点高、速度更快。奥运会对日本,她的快抹得机不少,防反中也用了几个,一下子打乱了对方的阵脚。她的拦网也恢复了以往的硬朗,将日本队拦得一点脾气也没有。日本队的各种战术配合很难能骗过梁艳。一开局,小高的时间差、三屋的快球就被梁艳单人直接拦死,面对如此强大的网上压力,日本队的阵容开始崩溃。小高第一个球就被拦死后,士气就被彻底摧毁了,整场比赛进攻如同隐形。大谷开始时进攻还能扣上几个,后来就不行了,被梁艳限制得很死,后来不得不换上宫岛惠子。

在保障环节上,梁艳也非常出色。奥运会半决赛和决赛,她的一传和防守同样发挥了很高的水平,面对如此大面积的一传和防守,她的表现用完美来形容,其水平即使是当今的自由人也难以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1: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的分析。
拦网真是要靠脑子的,光有身高什么的不管用。

点评

在拦网判断上,杨晓君比梁艳小逊了一筹,很多时判断失误以致留下郑美珠一人拦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4 14: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7-17 15:17 , Processed in 0.4923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