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楼主: 973f19468b9833d

陈忠和是否能再回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攻只是一个加强训练的问题?融入战术体系的话恐怕要求场上队员的站位和跑动路线包括一传体系等都做出相应的改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2:29
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分析过了吧。比如解放接应的二号位和后排进攻增加进攻点提高对方的拦防难度,减 ...

拜托,那个说的是,如果一定要一个人去接6轮,那么应该是主攻接6轮好,还是接应接6轮好
这点上,减少双后撤,减少跑动距离双主接是可以的,但是全队的进攻强点必然是接应,而且尽量要具备突出的后攻能力,对于曾经的张静和楚金玲,这个体系是个很好的尝试机会。
但是你不要这么僵化好不好?为什么不能是4个人把一传串起来接?我们现在又找不到这样的一个接应,而且长期以来进攻的强点往往都在主攻,短时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意大利就是一个典型,当自己的强攻点不再是接应而是主攻的时候,果断变成了4人接一传,母牛还是主攻,并没有去接应。队员和体系总是需要相互配合的,不能削足适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2:33
而且请你回到起点去看看,我们的讨论从哪里开始
是从你讥讽了国内对于外教的态度,认为女排现在的技战术 ...

第一,我所讥讽的那种国内对外教的态度不存在吗?


第二,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一个外教可以解决问题,更准确地说,我根本不认为中国女排的问题是国家成年队教练可以解决的(把问题集中到国家成年队主教练身上本身就是问题的表现)。


第三,恐怕你对我的观点产生了误解。不好意思。

点评

一、存在,但是和女排是不是需要照搬双主接一传没有关系 二、女排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性的,不是技术性的,所以不是说双主接一传就进步了先进了成绩就能好了 三、你的观点是女排技战术落后需要学习先进理念,而你所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22: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2:34
第一,培养机制的问题是不是中国排球的问题之一?

一、队员基本功训练的问题,和学习双主接一传的体系没有关系,也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
二、学习先进战术和一定要双主接一传没有关系。
三、男排的技术是先进,但是是以身体为支撑的,这个我强调了n多遍,女排的身体达不到,不能照搬,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你是没有看到么?背飞只是个例子,说明男女排由于身体不同,技战术也不同,所以在如此男子化的巴西女排,背飞这种只属于女子的战术依然可以流行,哪里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2:39
拜托,那个说的是,如果一定要一个人去接6轮,那么应该是主攻接6轮好,还是接应接6轮好
这点上,减少双后 ...

第一,就算是4个人接,6543,,6633等等,也肯定至少有一个人要接6轮的。


第二,我说了不要4个人串接了吗?但是,就算是4个人接,对接应进攻的要求也肯定会提高的,不是吗?4个人接无非是让接应和主攻之一或之二分担一传和进攻罢了。

还有,是否能找到后攻能力突出的接应,也是一个培养机制的问题吧。

点评

基本上就是接应在前排不接一传,或者四号位时候多接一轮,看怎么打,那就是比较具体的问题了 这个还是突出了接应的前排进攻,减小了接应投入前排进攻的压力,试想如果周苏红前排少接两轮一传,她的进攻必然可以相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22:54
自由人接6轮啊,这有什么需要讨论的? 女排的后攻是无法有男排的效果的,前排进攻还是最有效的 4人一传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尽量解放前排,突出前排进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22: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2:41
第一,我所讥讽的那种国内对外教的态度不存在吗?


一、存在,但是和女排是不是需要照搬双主接一传没有关系
二、女排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性的,不是技术性的,所以不是说双主接一传就进步了先进了成绩就能好了
三、你的观点是女排技战术落后需要学习先进理念,而你所谓的先进理念大体上就是男排的双主一传,中间加压两边拉开。但是我不认为这种体系对于女排就一定先进一定最有效,不认为中国女排一定需要照搬这样的体系,完毕。事实上正如前面说的,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技战术,而是体制性的,因此学习先进体系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2:47
第一,就算是4个人接,6543,,6633等等,也肯定至少有一个人要接6轮的。

自由人接6轮啊,这有什么需要讨论的?
女排的后攻是无法有男排的效果的,前排进攻还是最有效的
4人一传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尽量解放前排,突出前排进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2:44
一、队员基本功训练的问题,和学习双主接一传的体系没有关系,也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
二、学习先进战 ...

背飞只是个例子,说明男女排由于身体不同,技战术也不同,

——————————————————————

“身体不同导致技战术不同”顶多是一个一般性原则,但是女排中背飞的存在的具体原因和机制并不能对双主接一传产生影响。你犯的是“分解谬误”,用一般性原则代替具体机制原因的错误。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2:47
第一,就算是4个人接,6543,,6633等等,也肯定至少有一个人要接6轮的。

基本上就是接应在前排不接一传,或者四号位时候多接一轮,看怎么打,那就是比较具体的问题了
这个还是突出了接应的前排进攻,减小了接应投入前排进攻的压力,试想如果周苏红前排少接两轮一传,她的进攻必然可以相应增多,完全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2:47
一、存在,但是和女排是不是需要照搬双主接一传没有关系
二、女排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性的,不是技术性的 ...

学习先进体系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


你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把“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变成了“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嘻嘻。

点评

我的意思是,女排的问题基本就是制度性的 就算现在改成双主接一传,对于成绩也没啥作用 而且双主接一传未必对于女排就是先进的 你是在转移话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22: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2:49
自由人接6轮啊,这有什么需要讨论的?
女排的后攻是无法有男排的效果的,前排进攻还是最有效的
4人一传 ...

前排进攻也有一个位置多点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2: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2:54
学习先进体系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

我的意思是,女排的问题基本就是制度性的
就算现在改成双主接一传,对于成绩也没啥作用
而且双主接一传未必对于女排就是先进的
你是在转移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3: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2:56
我的意思是,女排的问题基本就是制度性的
就算现在改成双主接一传,对于成绩也没啥作用
而且双主接一传 ...

奇怪了,我前面讥讽的那种国内对待外教的态度难道不是“制度性”问题?

你自己转移到双主一传问题上的。

点评

你自己去看46、47、48楼,那个时候我可是没有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2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3: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3:04
奇怪了,我前面讥讽的那种国内对待外教的态度难道不是“制度性”问题?

你自己转移到双主一传问题上的 ...

你自己去看46、47、48楼,那个时候我可是没有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3: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传不到位 于 2012-8-20 23:38 编辑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3:17
你自己去看46、47、48楼,那个时候我可是没有出现......

第一,是你自己把“讨论的起点”设定在我的讥讽的。


第二,46楼我指出外国排球界积累了大量值得学习的先进经验,.我在46楼可有一字一句认为中国排球界没有任何成功经验?

      47楼我指出老陈迷信大运动量训练——当然你和其他网友补充了中国缺乏体能训练这个问题。

      48楼我指出了双主接一传的球队已经取得过了若干次世界大赛和国内联赛的冠军。换言之,即使按照我回复的那个人设定的标准即把比赛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双主一传也已经显示出了优势。顺便说一下,意大利队采用4人一传拿到冠军,恒大曾经采用接应接一传和我指出的这个事实根本无关,这是你自己硬扯的。你不至于连论证的基本规则都不懂吧?

点评

如果把比赛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女排中双主接一传显然不是最优势的。 最近的冠军,双主接一传的球队拿的相对多,体现出的并不是体系优势而是队员能力上的强势。 讨论的起点是对外教的态度问题,但是讨论的核心是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0 23: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3: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3:29
第一,是你自己把“讨论的起点”设定在我的讥讽的。

如果把比赛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女排中双主接一传显然不是最优势的。
最近的冠军,双主接一传的球队拿的相对多,体现出的并不是体系优势而是队员能力上的强势。

讨论的起点是对外教的态度问题,但是讨论的核心是双主接一传对于女排是否一定是唯一最好的选择,中国女排是不是应该走这条路,走了这条路是不是一定好转。你认为双主接一传是最先进最合适的(倒不是说你在本楼这么说,而是你的态度基本一贯是这样)。我的态度是不一定,至少女排目前的发展状况下不一定,而且论证的也已经很清楚了。

至于一些细枝末节上的逻辑问题,我肯定说不过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天游 发表于 2012-8-20 23:41
如果把比赛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女排中双主接一传显然不是最优势的。
最近的冠军,双主接一传的球队拿的相 ...

体系和队员能力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双主一传的体系优势也不是最近才表现出来的,05年之后就开始了,最近更加明显了而已。

点评

个人而言,我还是不认同女排现阶段一定要双主接一传才是好的 事实上07年世界杯夺冠的意大利,阿奎罗也会在一传困难时加入一传体系 没有男排的身体,也就不能复制男排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得到最合理的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1 0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23: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oquankaka 于 2012-8-20 23:58 编辑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0:07
国内的话,恒大不是刚拿了冠军?郎平在美国意大利土耳其执教期间一样是双主一传……

国内?那算啥事?
郎平在美意土执教期间成果另说 拿了啥世界冠军?
适合的永远是最好的 对中国女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0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maoquankaka 发表于 2012-8-20 23:57
国内?那算啥事?
郎平在美意土执教期间成果另说 拿了啥冠军?

奇怪啊,

第一,请问哪个教练敢100%保证自己能拿冠军?袁伟民也不敢吧?中国女排的传统打法就能保证100%拿冠军了?按照你的这种“逻辑”也不要搞什么训练搞什么战术了,直接撞大运好了,反正最后总会有一个冠军的。


第二,郎平在美国队拿了亚军和第三名那两次,冠军队难道不也是双主一传的么?

点评

对对对 你很有逻辑 拿着外国得奖说中国怎样怎样 强接应体系很适合中国 好好好 有了强接应一定拿冠军 以前拿冠军的都是不科学 外国最科学 满意了? 横竖看不惯体系就明说呗 举了老些例子一堆名词 不就是为了证明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21 0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00: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传不到位 发表于 2012-8-20 23:51
体系和队员能力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双主一传的体系优势也不是最近才表现出来的,05年之后就开始了,最近 ...

个人而言,我还是不认同女排现阶段一定要双主接一传才是好的
事实上07年世界杯夺冠的意大利,阿奎罗也会在一传困难时加入一传体系
没有男排的身体,也就不能复制男排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得到最合理的有效的体系才是好的。
目前整体实力最为领先的巴西美国,其实优势在于拦防的环节,并不是一传体系和一攻体系有多么可靠多么先进,特别是美国队,事实上,一攻不够牢靠正是美国决赛饮恨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我说的也够清楚了,能不能说服你是另一回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7-17 18:45 , Processed in 0.5829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