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丽人生1982 于 2009-7-10 22:50 编辑
中国运动员“村”中生活点滴
新华网贝尔格莱德7月9日消息(记者肖阳 韩琳)贝尔格莱德大运村在比赛期间接纳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官员。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为大运会相聚到这里。让记者带你走进大运村,听中国运动员讲讲他们在“村”中生活的点点滴滴。
住宿:“条件还不错,跟国内的宿舍一样,房间里挺干净整洁的。”
记者走进中国田径队在大运村的宿舍 。
卫生间一角。 房间外面是一个大阳台。 卫生间内的阿里斯顿热水器。 中国女排队员叶欢心(天津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我感觉大运村的住宿条件还不错,跟我们在国内的大学宿舍一样,也是四个女孩子住一个房间,房间里挺干净整洁。” 中国田径队男子800米选手李翔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大四):“我参加过三届大运会。2005年土耳其伊兹密尔和这届贝尔格莱德的大运村都是新建的,感觉很新很干净,2007年泰国曼谷大运会的宿舍因为是旧房间,所以感觉没有这么干净。”
中国田径队女子中长跑选手李珍珠(东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三):“我们中长跑项目的五个女孩子同住在一起,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小套间,大家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客厅。我感觉设施不错,洗澡用热水器,挺方便的。这里天气不错,房间虽然有空调,但一般都不开,只是开窗通风就可以。”
房间的窗台上放着队员从国内带来的方便面、牛奶,还有从大运村食堂拿回的水果。
中国女排队员叶欢心:“只有早餐吃得惯,麦片泡牛奶,还有火腿、鸡蛋补充营养,口味也不错。午餐和晚餐的伙食实在吃不惯,大多是以面包为主的西餐。我是杭州人,喜欢吃米饭,可是这里的米饭又硬又不熟。平时吃得不好,只能用自己带来的奥利奥饼干、真空牛肉解馋了。我现在最想吃的是腐乳。”
中国田径队男子800米选手李翔宇:“吃饭的食堂离宿舍确实挺远,走路也要十几分钟。我参加了三届大运会和北京奥运会,这里是唯一需要排队打饭的。我感觉这儿的饭菜没什么味道,比如把土豆、牛肉加点盐,放在锅里煮熟就完了,清汤寡水的,不像国内做菜都要放些酱油、花椒大料等等调味料。我吃的时候,只好自己胡乱放些盐再提提味儿。”
中国田径队女子中长跑选手李珍珠:“大运村食堂的饭菜还能吃得习惯,主要是蔬菜、通心粉一类的西餐,肉类的品种比较少,主要是牛肉。米饭太硬,需要很费劲才能嚼动。队里统一发了电热水壶、碗、方便面、榨菜,我们自己也带了些零食。”
中国女排姑娘米杨在靠窗的床位上网。 当记者走进女排宿舍的时候,队员米杨正在靠窗的床位上上网。她告诉记者:“大运村里虽然有无线网络信号,但是宿舍楼里的信号很差,只能在靠窗的位置或者阳台才能有信号,所以这两个地方成了被大家抢占的有利地形。” 在大运村的园区内网络信号还是不错的,记者看到花园里和每栋楼的一层,都有各国运动员抱着笔记本电脑,上网聊天、发邮件,或者打游戏的。
志愿者:“我们随队的志愿者和队员成了好朋友”
中国女排队员叶欢心:“我感觉这次大运会的志愿者非常热情,服务也很周到。我们随队的志愿者就和队员成了好朋友,大家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她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有空她还给我们介绍贝尔格莱德的名胜古迹和当地人的生活,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
中国代表团的楼下就是大运村内的小型训练场。 中国田径队女子中长跑选手李珍珠:“我刚刚从楼下的小运动场回来,恢复性训练,慢跑了30分钟,主要是为了保持状态、调整身体。我感觉在大运村里有这样一块200米的小场地,还是很方便的,不用再专门坐班车到训练场去。我看见有不少国家的运动员都在这里跑步和练习。”
中国女子排球队随队官员张久美(左)与队员叶欢心。 中国女排随队官员张久美:“平时比赛回来,队里会组织开会、看比赛录像,研究对手。其他时间,队员们就是看看书、上上网。我们对队员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比赛没有结束之前是不允许出去游玩的。这次我们天津理工大学女排代表中国参加大运会,不光是代表学校,更是代表中国,大家都希望能把比赛打好,为国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