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248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1-27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本帖最后由 dornoch 于 2010-9-10 21:17 编辑
王宝泉已荣升为体工大队长,本来这一页翻过去就算了,但还有不少圣地的媒体在忽悠着不明真相的群众,金粉们情绪稳定也不忘常常喊冤。前几天就在主流网站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俨然把村长塑造成负责任的“悲剧英雄” ---- “这就是王宝泉,一个曾经带领天津女排创造神话的金牌教练,一个曾经怀揣梦想却抱憾而归的悲剧英雄,一个典型的不折不扣的天津爷们儿。” (http://sports.sina.com.cn/o/2010-09-04/15345184530.shtml)
因此,觉得有必要掰一掰他的谎,看看这个“悲剧英雄”有多少水分,看看这个“不折不扣”的爷们儿到底打了几折。
王宝泉以健康为由离开国家队,这已不是第一次了。郎平执教期间,他曾作为助理教练,就已经有了中途退出的先例;后来做陈忠和的助教,再次中途退出。“身体健康”成了他进退有余的台阶,这明明是投机的行为,却被美化成“不惜付出生命”。而且,队员也得此真传,于是才有了女排队长月月在面对巴西的收官战上高挂免战牌的举动,于是才有了传帮带的娟娟在惠若其受伤后也莫名隐身的传说。
如果真是身体健康情况无法胜任主教练工作,那么为什么不在上任之前就明确提出呢?记得当时他说的是:"现在不当以后也得当,还不如早点开始准备。"
他如今向记者们痛苦描述各种症状,还不如当初上任不要说那句"不惜付出生命"的煽情誓言。并没有人要求他非得为女排付出生命不可,但不要奢求鱼和熊掌兼得 ---- 既用“不惜付出生命”煽动大家的感情,又用“失眠呕吐脸色发绿”来博得大家的同情。
既然不能勉强,要“负责任”地悲剧离开,就不要再扮演“英雄”的角色。体工大队长的角色完成转换,就该坦然面对那161天。
以身体为由请辞的,他不是第一个;但以身体为由请辞还交出白卷的,他开了这个先例。大赛前撂挑子,这更是头一份。都说各种邀请赛大奖赛是小考,亚运是中考,三大赛是大考。他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考生水平有限,还怕露馅,小考考得一塌糊涂,担心中考大考不过,立马交了病假条回家休息去了,还被评为“带病坚持学习的负责任的好学生”!
简历中的“男排国家队队长,精神领袖,场上核心”,我都懒得驳斥了。比赛录像都在呢。就如同王莉杨洁于静被圣地媒体奉为“恒大队的精神领袖”一样,这是只有他们愿意相信的谎话,不值得一掰。至于“八年七冠”,就更不用说了,八年七冠为什么到了国家队就成了乱七八糟?这样的冠军,再拿七个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161天的经历中,圣地媒体津津乐道那“两金两银”。开始我还纳闷:老陈带了八年才两金一铜,怎么王教练一来就“两金两银”呢?后来才发现,是把瑞士赛的一金,四国赛的一金一银,还有总统杯的一银加在一起,得出的如此成绩。
如果单纯从成绩来掰这个谎,那就更容易了。连栗晓峰还率队夺得过93大冠军杯和大奖赛的第二名,还有94四国赛和香港超霸杯冠军呢,蔡斌再差也没让四国赛冠军旁落吧,打巴西也没那么轻易缴枪。更何况,如果这些也能算入功绩,那么陈忠和将会是多少金银铜啊?
王教练四国赛上的一金一银,开创了几个先例:首先是中国队第一次输给多米尼加,这个世锦赛上的小组对手心理上已不怕中国队;其次是靠裁判帮忙还夺不了冠军,古巴教练赛后还笑着说:“中国队没有必要靠裁判帮忙赢球。” 93年四国赛输古巴,场面怎么难看,但裁判还是不偏不倚;去年四国赛裁判开始帮忙,今年有裁判帮还得不到冠军...这一金一银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瑞士杯夺冠,算是他执教中的唯一亮点,但对手都是参差不齐的阵容。唯一相对整齐的就是古巴队,结果人家还赢了你。
总统杯的一银,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决赛面对俄罗斯的那个表现,简直不是第一第二名的较量,更像是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的对比。
大奖赛上,多少次被强队打成十几分的局面?总决赛上,面对意大利美国巴西,一局都拿不下,同巴西那一场更是创造了三局总分只得43分的惨状,那也是他执教的最后一场。如此收场,就不要再拿成绩作为“悲剧英雄”的筹码了吧。
面对排坛各队,他居然连连“没想到”,还说“咱们和美国古巴荷兰都属于二流球队了啊”。结果呢,没过几天就被“二流球队”美国队打了个10:25,这15分的差距,就是被对方至少打了15个成功的防反。按过去的规则,那就是0:15的水平。打个泰国日本,就紧张得如同{-屏-|-蔽-},主教练都急得要晕倒,那你让队员怎么发挥?这也难怪,他对于世界各队的了解,居然是通过他闺女王茜的描述,结果还被闺女她妈妈怪罪:“你别总把对手说那么强,你爸更睡不着觉了。”
从训练第一天,他向媒体语重心长地说:“咱们的伤病一定要好好控制啊。” 结果呢,三天不到就废了王男。薛明刚和媒体说完“今年要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薛明”,果然就不一样了,膝伤让她跳都费劲;惠若其的肩,张娴的颈,魏秋月的膝盖,王一梅的肩膀......杨婕受伤还被加练,这才上报,还落得个“品质有问题”的罪名。
他一直对外界说“把天津队快速多变和小球好的特点带到国家队”,但事实是这样吗?他带来了什么?陈丽仪的防守?魏秋月的快速?王茜的一传?李娟的稳定军心?比赛到了关键时刻,最容易出问题就是他们几个。如果不是惠若其前半程的出彩和王一梅后半程的爆发,女排今年的成绩会更加难看。
如今他又得出了“发掘培养了惠若其”这一宝贵遗产留给后任的说法。明明记得他在四国赛后说“没想到惠若其打得这么好”,明明记得他在总统杯后说“惠若其成功率只有19%”。惠若其在国青队,在江苏队就是重点培养对象,08年就入选国家队,去年更是频频出彩。怎么现在成了王宝泉发掘的人才了呢?为什么又被练废了半年无法参赛呢?
至于王茜,他说“她是联赛冠军队的自由人”,“举贤不避亲”。但事实情况是这样吗?冠军队的自由人就一定是自由人中的冠军吗?为了王茜的一个名额,把主攻副攻自由人替补弄得捉襟见肘,无人可换,最后落得个罗俞打自由人替补的结果!谈到李娟,他说“不能只看数据”,那么为什么揪住惠若其那“19%”不放呢?对于陈丽仪,他说“她在对内一传排名第一” “她的优势在于全面性”,但事实情况是这样吗?面对拦网中国队最先崩溃的是谁?每场比赛几乎最常被换下的是谁?还不断说“她目前需要调整”,但你前段时间又是怎么对待同样需要调整的王一梅的呢?
为王一梅定下的最后期限 ---- 亚洲杯,如今却成了王宝泉的期限。
如今这一页都翻过去了,历史自有定论,不是靠圣地媒体的煽情,就能将其塑造成“悲剧英雄”的。
他既然当初选择了执教,而后又选择了离开,就要直面这161天的种种结果,不能靠煽情和博人同情来歪曲事实。
看看徐利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评价:王宝泉带队取得了一定成绩。五个多月以来王宝泉始终处在一个不稳定、不适应的状态中。人要有胆量、有魄力、有奉献精神,还要有能力、有水平,毕竟有勇气的人才能干这件事,才能胜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工作任务。
|
评分
-
39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