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士赛看郎平对女排队员的分阶段培养
瑞士国际女排精英赛结束了,中国女排获得第四名,成绩让人感觉差强人意,但其中对队员的锻炼价值还是非常大。很多争议在于郎平对队员的使用和打发方面,认为如果郎平改变对队员的使用,成绩会更好。这话也许不错。但我感觉,郎平更关注的是对队员薄弱环节的针对性锻炼。而且这不会是郎平第一次“不按照常理出牌”打国际比赛,以后这样的奇怪用人和打法还会继续,其核心作用是分阶段锻炼提升女排队员的薄弱环节。因为目前中国女排的每个位置的弱项都有,而且弱项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未来必须要解决队员的这些技术薄弱环节、强化综合能力,国家队的整体实力才会有实质性飞跃。
首先中国女排在一传方面,多年前我就说过,肯定要建立起全队四人一传体系。目前双主接应一传中最弱的环节就是朱婷,其次曾春蕾,然后小惠。其实三人一传都各自有各自的问题,但相比较而言,朱婷一传问题最严重、最缺国际比赛经验,所以瑞士赛先练朱婷一传,让她被对手发球冲击也就很容易理解。同时让朱婷在五轮一传与后排防守进攻拦网兼顾,就是为了练她的综合节奏和自我控制能力,让她在节奏受到一传等因素的影响下,锻炼如何巧打调整变化能力,而这点正好也是朱婷进攻的一个薄弱环节。
但练朱婷一传不等于说让朱婷养曾春蕾,更不意味曾春蕾所谓的一传过关。瑞士赛不让曾朱二人主接一传而专注进攻,也是有锻炼接应能力的目的。
朱曾相比,朱婷进攻问题较小,毕竟弹跳网口绝对实力有,但曾的进攻问题相比较很大,曾网口绝对实力不如朱,巧打能力不如惠(不是说惠进攻没有问题,都是相比较而言),考虑到曾春蕾的进攻需要国际比赛中进一步锻炼,所以瑞士赛让曾多打些进攻。
这么做是为了强化全队进攻两翼齐飞的战术框架,如果中国接应右翼进攻能力不能进一步提升,那么接应对对方拦防牵扯作用小,会影响左翼朱惠主攻手的进攻。无论谁打接应,以后一定要有较多次数打1、2号位能力,偶尔一为的偷袭式右翼打法是不足以形成真正意义的两翼齐飞。郎平这个战术框架对接应进攻的要求很高,超过了现在接应的能力。既然接应进攻有明显缺陷,过去曾春蕾国家队的比赛又打得少,而且场上过去曾春蕾的进攻次数也少,那就这次对曾杨在比赛中强化一下进攻。右翼火力能提高多少算多少,不指望你曾杨像欧美强力接应那么生猛,但也要尽可能提升进攻次数、下球效果和信心。
所以瑞士赛中,朱婷为了一传对自己的影响而焦躁的时候,曾春蕾也被数量较多的进攻压力搞的笑容骤减,看到自己被拦后二传还是把球送过来,她的心理压力不小。
曾春蕾瑞士赛进攻次数比过去应该多,进攻压力比过去更大,效果虽然不是令人满意,不过她进攻技巧提升了一些,线路变化也比过去有所进步,但距离郎平期待的水平还有相当距离。以后对接应曾杨的进攻锻炼还会继续,而且会增加比赛中接应的一传技巧磨练与一传压力。应该在不久的国际比赛中会出现这样的针对接应“一传和进攻”的双重锻炼。
另外接应主攻不换位,也能借用朱婷网口绝对实力,强化整体右翼进攻的火力。这也符合郎平的两翼齐飞的效果。
要把两翼齐飞做到,二传分配球意识极为重要,尤其是防反阶段的分配球。瑞士赛我们启用了两位新二传,出于培养新二传的右翼组织意识,因此二传此次传右翼的进攻比较多,这也客观造成了接应曾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加,哪怕曾春蕾被拦还是要传给你扣。一边锻炼曾春蕾等接应的右翼进攻能力,更是强化二传分配球对右翼的战术意识。
和俄罗斯相比,我们二传传1、2号位右翼进攻的传球速度、稳定性、隐蔽性还有待提升。我们的接应没有绝对强打能力,因此二传的传球速度与隐蔽性要求就更高,而现在我们传球速度方面不如俄罗斯,更别提和巴西、德国相比了。而现在我们二传还不仅仅是右翼传球有问题,左翼四号位给主攻的传球也是毛病不少。二传问题其实更麻烦。
此次瑞士赛这么安排,是出于对朱婷综合能力、接应右翼进攻、以及新二传分配球意识的强化。到了一定阶段又会调整。
朱婷最终会回到她摧城拔寨的核心作用,与当年郎平打球时老袁对郎平的定位一样。因此大赛时期,被养的第一号人物是朱婷,而不会是接应。但为了维护四人一传体系的相互弥补,朱婷还会继续接一传,但绝不会是五轮。因此,接应位置早晚要回到“养朱婷”的战略定位。未来对接应一传的锻炼不会弱化,相反应该是强化。朱婷此次瑞士赛一传虽然不稳,但比去年进步明显。接下去,对朱婷一传强化锻炼会逐步减少,对接应一传锻炼会逐步强化,最后目标是接应要一传与进攻平衡。
曾杨接应端的一传轮次必然会提高,而这对接应也压力不小,毕竟曾杨在国际大赛都没有接过三轮一传。好在现在接应的跑动进攻比例减少了,接应进攻比例中更多是二号位拉开(杨比曾快)和一号位后攻(曾比杨强),而不是周苏红时代接应大部分是打背飞双背飞等跑动战术进攻,因此接一传对现在接应的进攻影响小于周苏红的纯粹打跑动战术时期。这样一来也减少全队对一传精确到位的高度依赖。未来接应的一传,不要求你低弧度精确到位,但至少要高弧度一传在三米线内近两米位置,一传球弧度高了,也给接应一传后有时间兼顾右翼进攻。所以在未来接应一传轮次会上去,也会看到在国际比赛中锻炼曾杨的一传。
一传弧度高了之后,二传环节成为全队进攻的“加速器”,二传球的弧度反而会压低,出手点要变高,所以二传未来的跳传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从这点来讲,魏秋月膝盖的问题是很致命的。
在四人一传体系下,中国接应跑不了三轮一传,除非曾春蕾或接应位置出现比朱婷还厉害的超级攻手,不然任何教练不至于笨到关键大赛会让朱婷一传去养接应。至多在接应一传不稳的情况下,朱婷“帮忙”多接几个一传倒是有可能。
至于惠若琪,我是喜欢做最坏打算,早就喊了要找好她的替补,因为她身体健康和体能问题看来难以解决,理论上她这个进攻端的火力要求是“朱惠曾”三人中最低的,因为她这个位置首先要承受六轮一传。但这不意味着进攻只是前排偷袭。以郎平的想法,这个位置主攻至少也要有前排拉开、后排六号位战术后攻能力,强打比例减少些,偷袭巧打等技巧性进攻比例提高(目前小惠这方面也有进步些许)。但小惠的地面保障太受体能瓶颈的影响。招入汪慧敏也是为了在惠若琪一传不稳的时候顶上去,但小汪进攻端需要很大提升,联赛中她很少打后攻而且后攻效果很可怜。理想情况李静一传顶上来,但短期内一传练到顶替小惠的能力,对李静要求未免有些太高了。
瑞士赛之所以小惠进攻一传压力很大,一个原因是锻炼朱婷一传导致朱婷进攻火力剧减,得分不如过去。增加了接应进攻而由于接应过去没有打那么多强攻,因此接应得分(失分)情况不好,而接应又没有分担一传压力。结果小惠不得不顶着一传的同时咬牙发力进攻,导致原本不好的体能情况恶化。
理想状态是朱婷的一传压力“解放”后,朱婷的前后排进攻次数增加、下球率上升,这样可以多少减少小惠的进攻压力,同时接应一传轮次提升,接应进攻下球率也有所改善,多少能减少小惠这个位置的综合压力。
但上述的理想状态的出现,需要双主、接应、二传等各个一传和攻防薄弱环节都要有所改善的前提下。
郎平只能一步步对每个位置的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进行综合提升,至于哪些环节先练哪些后练,各人看法不一也正常。考虑到现在队员技术能力瘸腿太厉害,所以也只能一项一项技术环节通过集训和比赛逐步锻炼。
以当下女排队伍的能力,较难在世锦赛有什么重大作为,与其为了世锦赛成绩耽误锻炼队员,不如还是以锻炼队员综合能力为核心目的。为了培养年轻队员,郎平很可能把今年世锦赛和亚运会的成绩都“扔”了。因此未来一系列国际比赛中,郎平为了锻炼队员各项能力,还会拿出些莫名其妙让大家看不明白的打法和用人。
至于女排大赛成绩方面的要有所突破,估计郎平是放在明年世界杯和最终的里约奥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