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814|回复: 16

简述三代中国女排战术思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2 1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述三代中国女排战术思想


1、郎平时代:袁伟民思想的扩展和世界化  
     袁伟民打的是什么排球:算帐排球,一个队员能得多少分,会失多少分;每个轮次能得多少分,会丢多少分;每个战术能赚多少分,会赔多少分,中国队算的是一清二楚。所以拦网极强的朱铃一直打不上主力,综合效率看,梁艳比她高的多,梁艳是典型的挣的虽不多,花得更是少,比赛中基本没有失误,该有的球绝对丢不了,后排功底扎实,所以比赛不怎么显眼,如现在的刘亚男,当然拦网要突出一些,虽然捞的分不多,但是整个是个赚分的位置。   

     郎平也是一样,所以她才选了攻防平衡,得分不多,但丢分更少的李艳,郎平球队的特点就是平衡,攻防兼备,全面均衡。全队必须人人防守,也必须人人进攻。但是郎平也知道,时代在进步,现代排球的帐,不是那么好算清楚的,而且自己也在意大利和美国摸爬滚打多年,有自己的心得,于是,郎平把算帐排球进一步拓展开,特别是结合日本女排的特点,深化了算帐的领域和范围,从算帐排球发展到多拍排球,就是:  
     一攻要有成功率,防反要有效率。具体说就是,一攻一巴掌拍死,决不拖泥带水,具体体现就是对一传的要求;防反的时候有效率,该死的防反打死,打不死的让你难受,大家来回拖防守,找到一个机会再打死你。  
      这种情况下,郎平组建了一个非常平衡的女排:孙月+李艳+赖亚文+王怡/吴咏梅+崔咏梅/邱爱华+何其  
     这些队员的显著特点是:基本功扎实,虽然王怡扣球偏软、吴咏梅后排一传冲网、邱爱华全面性不够,但是比较现在的女排,也是好的了。能攻能守。  
郎平的战术特点是:  
     一攻点变化丰富,前后攻合理运用。96年郎平的点是非常分散的,一传到位后,有孙、李平拉开,打俄罗斯还算清秀的王丽娜替补上场还自己接一传后打了个直线的平拉开-------------利用主攻在步伐、扣球技术、配合上的优势打速度,当时的主攻是接了一传打拉开的;有崔咏梅的第二点+有赖的各种经验快球,抹抹吊吊,其实是赖崔组合,因为老赖当时进攻确实力量、高度不够;还有两点攻副攻的单打独斗,标志性就是吴咏梅无须任何他人掩护的背飞。  
     郎平根本不主打接应,后期邱爱华也绝对没有成为郎平防反的利器,只是因为郎平加强主攻一传之后,一攻的扣球机器,以增多接应一攻来确保主攻接一传稳定性的方式,到了防反,郎平仍然相当依赖四号位,这是郎平的思想。  
     在防反中,郎平显得比较单一,何其二传的选用就表明了这一点。何其是相当规范的二传,无庸置疑,但是她的传球思路并不算开阔,但是技术好,郎平的反击就是拼技术,孙李二人,一个技术全面多样,一个是打手技术突出,上步特点鲜明,都是在网前拼技术,寻找一个攻防的平衡,决不一巴掌被拦死。  
     只有当强烈受阻之后,郎平才会换上诸韵颖去强烈改变队伍节奏寻求突破。  
     郎平遭遇古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全世界都拿古巴没办法,但是对韩国和巴西效果不佳,正是因为这两个队也是和郎平一样的特点,虽然指导思想不同,但事实的结果是,巴西当时也非常均衡,副攻ana paula和ana sanglard等也是攻防兼备,接应cunha和主攻hilma/diaz除了扣球威猛,防守也够用,全队就moser防守较弱,但是她扣球又能弥补回来。韩国队以张润喜为代表,当年是达到了技术排球的顶峰,全队阵容收放自如,由于在技术和身体素质上全面超过了中国队,所以中国队对韩国队相当艰难。  

2、胡进:以高快追求世界潮流  
     胡进是一个有相当深厚理论功底的教练,对排球的技术、理论和发展都有清晰的认识,胡进首先是继承了郎平留下的全面、均衡的建队思想,又对一攻、防反环节针对当时的人员调整,进行了自己的改革,以当时出现的赵蕊蕊为核心,提出了高大化,以王丽娜出现为重要得分点,提出了力量化,以高快来追求当时世界的排球潮流。  
     由于胡进的运气实在倒霉,所以他的主力阵容从来都没有成型过,而这些支离破碎的阵容又常常参加世界大赛,所以他的战术很难在比赛中体现出来。比如李珊的使用,李珊的使用实际是上对郎平赖崔组合的一个发展,但是李珊最终没有成型,本来她是为赵蕊蕊做提速器的,转移蕊蕊在前排的得分功能,结果蕊蕊伤了,更要命的是,貌似能接一传的李珊来了个漫天飞,一传没有,速度又从何而来?  
      比如他为王丽娜量身定做的强力平拉开,但是王丽娜的缺点是变线能力较差,网前视野不够宽阔,所以他使用了3点主攻,而且使用了诸韵颖,让她运用二传的组织为王丽娜在3点攻里获得空间,但是第一次以主力参加世界大赛的诸韵颖在99年有发挥出色的时候,但是还是显得嫩。  
     胡进就干了这么一年多,98年接手就是99年世界杯、00年奥运会,根本来不及完整建设一个球队,不知道如何能看出他的思想?  
     胡进理想的球队组合应该是  
      孙月      诸韵颖        吴咏梅   赵蕊蕊     李珊        王丽娜  
自由人     李艳  
     结果很快这个阵容就被各种各样的原因给结束了:孙月受伤,诸韵颖被国内改棺定论,赵蕊蕊受伤,李珊一传惨不忍睹。。。。。  

3、陈中和:加大加高袁家军,博速度掩盖郎平缺失  
     关于陈中和的思想,可以有很多,但是他最核心的,就是他的周苏红是放大的郑美珠  
    这句话最好的标志了他的思想,把袁家军加大,就是陈家军。我们可以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比较一下:  
     郎平----------------陈中和先是张静,失败之后的王丽娜是过渡队员,现在又极力打造高大的楚金玲和王一梅  
     张蓉芳--------------杨昊。由于杨昊在技术的全面性,特别是后排技术的全面性,球感和经验上都逊色,所以她还成不了张蓉芳,但是两人在队中的特点确是何其相似:张蓉芳进攻以速度为主,反击中以强打强突抢线为主,这些都是杨昊正在做的事情  
     周苏红------------陈中和自己也说了  
     冯坤---------------当年1米8的杨锡兰也傲视世界排坛的二传高度,和美国队可怜的二传green比起来,甚至和一些1米7多的主攻/接应比起来,都有优势,当年的副攻也不过1米8左右,就算高的了。而冯坤现在1米82,也是高高在上。  
     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当年刚从接应改打二传的杨锡兰因为传球技术的粗糙而被国人骂的够戗,而冯坤取代诸韵颖,技术也是被人诟病,当年袁伟民不为所动,铁了心培养了一个攻击二传,陈忠和也是在冯坤问题上稳坐钓鱼台。当年杨锡兰换点不成就自己挽起袖口扣,如今的冯坤也经常调整传球几次之后就操刀自理。  
     刘亚男----------------梁艳以全面成为唯一5连贯的队员,刘亚男也相当全面。梁艳的拦网要好一点,但是梁艳当时的相对身高比刘亚男有优势。  
    赵蕊蕊---------------新的天安门长城vs老的天安门长城周晓兰  
    陈忠和唯一的不同,就是他没有一个郎平似的队员,所以他就只好在速度上一条路走到底,尽量减少“郎平”出场时间。由于70年代队伍结构上的必然,更由于有些队员除了高,在技术上也差距当年的5年冠(最突出的就是张vs杨;杨vs冯),所以陈忠和采取了死保速度,一攻不丢,突出发球,以发球博反击的策略,球队显得波动大而稳定性不够,一旦被对手抓死缺点,很难摆脱。

[ 本帖最后由 爱丽洁的猫 于 2006-4-22 21: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4-22 1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述三代中国女排战术思想


1、郎平时代:袁伟民思想的扩展和世界化  
     袁伟民打的是什么排球:算帐排球,一个队员能得多少分,会失多少分;每个轮次能得多少分,会丢多少分;每个战术能赚多少分,会赔多少分,中国队算的是一清二楚。所以拦网极强的朱铃一直打不上主力,综合效率看,梁艳比她高的多,梁艳是典型的挣的虽不多,花得更是少,比赛中基本没有失误,该有的球绝对丢不了,后排功底扎实,所以比赛不怎么显眼,如现在的刘亚男,当然拦网要突出一些,虽然捞的分不多,但是整个是个赚分的位置。   

     郎平也是一样,所以她才选了攻防平衡,得分不多,但丢分更少的李艳,郎平球队的特点就是平衡,攻防兼备,全面均衡。全队必须人人防守,也必须人人进攻。但是郎平也知道,时代在进步,现代排球的帐,不是那么好算清楚的,而且自己也在意大利和美国摸爬滚打多年,有自己的心得,于是,郎平把算帐排球进一步拓展开,特别是结合日本女排的特点,深化了算帐的领域和范围,从算帐排球发展到多拍排球,就是:  
     一攻要有成功率,防反要有效率。具体说就是,一攻一巴掌拍死,决不拖泥带水,具体体现就是对一传的要求;防反的时候有效率,该死的防反打死,打不死的让你难受,大家来回拖防守,找到一个机会再打死你。  
      这种情况下,郎平组建了一个非常平衡的女排:孙月+李艳+赖亚文+王怡/吴咏梅+崔咏梅/邱爱华+何其  
     这些队员的显著特点是:基本功扎实,虽然王怡扣球偏软、吴咏梅后排一传冲网、邱爱华全面性不够,但是比较现在的女排,也是好的了。能攻能守。  
郎平的战术特点是:  
     一攻点变化丰富,前后攻合理运用。96年郎平的点是非常分散的,一传到位后,有孙、李平拉开,打俄罗斯还算清秀的王丽娜替补上场还自己接一传后打了个直线的平拉开-------------利用主攻在步伐、扣球技术、配合上的优势打速度,当时的主攻是接了一传打拉开的;有崔咏梅的第二点+有赖的各种经验快球,抹抹吊吊,其实是赖崔组合,因为老赖当时进攻确实力量、高度不够;还有两点攻副攻的单打独斗,标志性就是吴咏梅无须任何他人掩护的背飞。  
     郎平根本不主打接应,后期邱爱华也绝对没有成为郎平防反的利器,只是因为郎平加强主攻一传之后,一攻的扣球机器,以增多接应一攻来确保主攻接一传稳定性的方式,到了防反,郎平仍然相当依赖四号位,这是郎平的思想。  
     在防反中,郎平显得比较单一,何其二传的选用就表明了这一点。何其是相当规范的二传,无庸置疑,但是她的传球思路并不算开阔,但是技术好,郎平的反击就是拼技术,孙李二人,一个技术全面多样,一个是打手技术突出,上步特点鲜明,都是在网前拼技术,寻找一个攻防的平衡,决不一巴掌被拦死。  
     只有当强烈受阻之后,郎平才会换上诸韵颖去强烈改变队伍节奏寻求突破。  
     郎平遭遇古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全世界都拿古巴没办法,但是对韩国和巴西效果不佳,正是因为这两个队也是和郎平一样的特点,虽然指导思想不同,但事实的结果是,巴西当时也非常均衡,副攻ana paula和ana sanglard等也是攻防兼备,接应cunha和主攻hilma/diaz除了扣球威猛,防守也够用,全队就moser防守较弱,但是她扣球又能弥补回来。韩国队以张润喜为代表,当年是达到了技术排球的顶峰,全队阵容收放自如,由于在技术和身体素质上全面超过了中国队,所以中国队对韩国队相当艰难。  

2、胡进:以高快追求世界潮流  
     胡进是一个有相当深厚理论功底的教练,对排球的技术、理论和发展都有清晰的认识,胡进首先是继承了郎平留下的全面、均衡的建队思想,又对一攻、防反环节针对当时的人员调整,进行了自己的改革,以当时出现的赵蕊蕊为核心,提出了高大化,以王丽娜出现为重要得分点,提出了力量化,以高快来追求当时世界的排球潮流。  
     由于胡进的运气实在倒霉,所以他的主力阵容从来都没有成型过,而这些支离破碎的阵容又常常参加世界大赛,所以他的战术很难在比赛中体现出来。比如李珊的使用,李珊的使用实际是上对郎平赖崔组合的一个发展,但是李珊最终没有成型,本来她是为赵蕊蕊做提速器的,转移蕊蕊在前排的得分功能,结果蕊蕊伤了,更要命的是,貌似能接一传的李珊来了个漫天飞,一传没有,速度又从何而来?  
      比如他为王丽娜量身定做的强力平拉开,但是王丽娜的缺点是变线能力较差,网前视野不够宽阔,所以他使用了3点主攻,而且使用了诸韵颖,让她运用二传的组织为王丽娜在3点攻里获得空间,但是第一次以主力参加世界大赛的诸韵颖在99年有发挥出色的时候,但是还是显得嫩。  
     胡进就干了这么一年多,98年接手就是99年世界杯、00年奥运会,根本来不及完整建设一个球队,不知道如何能看出他的思想?  
     胡进理想的球队组合应该是  
      孙月      诸韵颖        吴咏梅   赵蕊蕊     李珊        王丽娜  
自由人     李艳  
     结果很快这个阵容就被各种各样的原因给结束了:孙月受伤,诸韵颖被国内改棺定论,赵蕊蕊受伤,李珊一传惨不忍睹。。。。。  

3、陈中和:加大加高袁家军,博速度掩盖郎平缺失  
     关于陈中和的思想,可以有很多,但是他最核心的,就是他的周苏红是放大的郑美珠  
    这句话最好的标志了他的思想,把袁家军加大,就是陈家军。我们可以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比较一下:  
     郎平----------------陈中和先是张静,失败之后的王丽娜是过渡队员,现在又极力打造高大的楚金玲和王一梅  
     张蓉芳--------------杨昊。由于杨昊在技术的全面性,特别是后排技术的全面性,球感和经验上都逊色,所以她还成不了张蓉芳,但是两人在队中的特点确是何其相似:张蓉芳进攻以速度为主,反击中以强打强突抢线为主,这些都是杨昊正在做的事情  
     周苏红------------陈中和自己也说了  
     冯坤---------------当年1米8的杨锡兰也傲视世界排坛的二传高度,和美国队可怜的二传green比起来,甚至和一些1米7多的主攻/接应比起来,都有优势,当年的副攻也不过1米8左右,就算高的了。而冯坤现在1米82,也是高高在上。  
     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当年刚从接应改打二传的杨锡兰因为传球技术的粗糙而被国人骂的够戗,而冯坤取代诸韵颖,技术也是被人诟病,当年袁伟民不为所动,铁了心培养了一个攻击二传,陈忠和也是在冯坤问题上稳坐钓鱼台。当年杨锡兰换点不成就自己挽起袖口扣,如今的冯坤也经常调整传球几次之后就操刀自理。  
     刘亚男----------------梁艳以全面成为唯一5连贯的队员,刘亚男也相当全面。梁艳的拦网要好一点,但是梁艳当时的相对身高比刘亚男有优势。  
    赵蕊蕊---------------新的天安门长城vs老的天安门长城周晓兰  
    陈忠和唯一的不同,就是他没有一个郎平似的队员,所以他就只好在速度上一条路走到底,尽量减少“郎平”出场时间。由于70年代队伍结构上的必然,更由于有些队员除了高,在技术上也差距当年的5年冠(最突出的就是张vs杨;杨vs冯),所以陈忠和采取了死保速度,一攻不丢,突出发球,以发球博反击的策略,球队显得波动大而稳定性不够,一旦被对手抓死缺点,很难摆脱。

[ 本帖最后由 爱丽洁的猫 于 2006-4-22 21:09 编辑 ]
发表于 2006-4-22 2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转帖注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3 1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02: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想不到那些,楼主厉害噢 [s: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08: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是何方神圣 多写点 拜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11: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看法跟官方太一致了 [s: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1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MS转载的文章,如果是楼主自己写的,感觉就不错了,有点专业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1 14: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很有见解 [s: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2 23: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值得学习拜读; [s:1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4 22: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MS景山旧文的改写,还是肘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6 1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6 21: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直接的说,就是快变特点,郎平时期她把变发挥到了极致,陈现在把快发挥到了极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2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s:114] 评述得很准确,希望咱们的新女排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23: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几年前见过这篇文章
是在天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1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文章 [s:85] [s:85] [s: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1 14: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值得表扬
[s:138] [s: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11-29 03:57 , Processed in 0.2980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