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想写何智丽,一直迟疑着没有写,但始终觉得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个争议不断、充满爱恨交织的女人的确值得大书特书。呵呵,本人在这里既不想为她鸣怨叫屈,更不想痛斥她"数典忘祖",只是想把一些事情陈述出来,任由大家评说。
(一)初出茅庐 何智丽生于65年,她是上海人,打法两面弧圈结合快攻,两面都能拉能打,81年她打进全国前八名从而入选了国家队并师从马金豹,次年由曹燕华、何智丽、倪夏莲和卜启娟组成的上海队获得全国团体冠军,何智丽出色的相持和雄厚的两面均衡的实力使得她连续战胜了众多名将,为上海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年底她取得了参加该欧比赛的机会,在访欧一系列比赛中,何智丽取得了比较出色的成绩,作为一个17岁的小将,她的世界排名也进入了前15位。 当时国家女队除了曹燕华、童玲、耿丽娟和齐宝香、黄俊群几位已经成名的主要队员以外,涌现了戴丽丽、焦志敏、何智丽、倪夏莲、陈莉莉等几位打法各异、颇具实力的新秀,她们都具备了参加世界大赛的能力,戴丽丽由于打法是传统的直板快攻赢得了参加37届世乒赛的资格,倪夏莲这位从来没有参加过国际比赛的直板倒板长胶打法的新秀一步登天入选了团体阵容,而何智丽和陈莉莉由于打法与欧洲选手相似而没有取得参赛资格,另一新秀焦志敏同样被放弃。 放弃何智丽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她倔强的性格,只要是她认为对的事情,就坚持到底,即使教练也无法说服她,甚至为此与教练较劲,直至打不通为止。由此她也没有获得教练组的青睐,错过了那次的参赛机会。
第三十七届世乒赛,成就了新秀戴丽丽和倪夏莲,前者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后者取得团体和混合双打冠军。同样具备实力的何智丽却无缘出头,为此她只能更加努力,争取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取得教练的青睐。 83年底的全运会就给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她作为上海队的二号单打出场,在团体比赛中先后击败齐宝香、戴丽丽等名将,使得上海队闯进了决赛,尽管在决赛中输给了老到的童玲,但最终上海队还是三比一击败解放军队夺魁。单打比赛,何智丽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四强,在半决赛中她负于戴丽丽获得了第三名。这一成绩也成就了她在国家队重点队员的地位,同样在那次比赛中夺取单打冠军的焦志敏也成为重点队员。 1984年,中国乒乓球队只有亚锦赛一项比较重要的比赛,因此派出了全部主力阵容,何智丽由于在国内比赛中表现出色而入选。在团体赛对韩国队的比赛中,教练把她作为一号主力派出场,结果她不负众望战胜韩国名将尹景美,为中国队取胜拿下关键一分。在决赛中,教练又派她作为第二主力出场迎战朝鲜队的一号主力李粉姬,结果何智丽不负众望战胜对手,使得中国女队顺利拿到了团体冠军。这两场比赛的胜利,打破了以往在中国乒乓球队“横板两面弧圈打法在国际比赛中没有优势”的说法,确立了何智丽成为中国女队主力。 曹燕华曾在她的自传“数虎的女人”中说何智丽靠卑鄙的手段取代了她在第38届世乒赛的位置的说法,至少从何智丽当时的战绩来看是不公正的,当时何智丽显然是中国女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在亚锦赛上的成功也是不容置疑的。而曹燕华由于受球拍规则影响和肝病的影响,当时实力已经有所下滑,没有取得参加84年亚锦赛的资格,从当时来看中国女队已经做好了让曹燕华离开主力位置的准备。 在84亚锦赛单打比赛中,何智丽一路过关斩将,先后击败了赵正姬、耿丽娟和戴丽丽等众多名将获得了单打冠军,那一年她只有18岁。
(二)扬威哥德堡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在85年4月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当时中国女队有六位重点队员:耿丽娟、戴丽丽、何智丽、焦志敏、曹燕华、倪夏莲,此外还有前两届团体主力童玲由于在队内成绩有所下滑而不在重点队员名单之列,但削球打法显然对付欧洲选手非常有利,也具备竞争力。 从当时比赛经验和打法、双打配对及对主要对手朝鲜韩国队的战绩等方面考虑,耿丽娟、戴丽丽和何智丽入选是没有异议的,曹燕华由于肝病和球拍问题实力有所下滑,倪夏莲的怪拍打法已经为对手所熟悉,童玲削球打法对付欧洲选手有利但欧洲选手对中国队员的威胁并不大,而且童玲的单打实力也有所下滑在37届世乒赛单打比赛中被主要对手、韩国的梁英子所淘汰,焦志敏单打成绩要超过上面三位选手,而且在84亚锦赛上也淘汰了主要对手梁英子,她的弱点是对付削球打法稍弱。 这四个人倪夏莲是最早出局的,在曹,童,焦三人中,最终教练选择了童玲,或许是由于她的经验,或许是由于她的打法,但不能不承认,她的主管教练是当时中国女队的主教练张燮林,而且童玲显然比曹燕华要听话,曹燕华当时与中国女队的一位主要教练兼领导关系紧张也是出局的重要原因。至于焦志敏,作为新手,她被领导排除在团体阵容之外的理由很简单:缺乏大赛磨练。 至于曹燕华在自传中说到她怎么也没搞明白,童玲为什么不是六个重点队员之一却能进入团体赛阵容,我想显然这是各方面搏弈的结果。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