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422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6-11-8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踩着沸腾的温度,我们走近北京奥运会。
看着洛甫兄和David Li兄的体育征文,便很想把我记忆中有关1984年前中国回归现代奥运会的片断和大家分享。因为年代久远,其中未免有许多谬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文章的题目,特地借用了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的原译名—青春的火焰。让我们一起迎接奥运会。
一,乒乓球
提到中国体育,尤其是84年前的中国体育,如果不提乒乓球,是无法想象的。
文革的时候,几乎没有关于体育赛事的任何报道。文革后期,随着小球转动大球,以及中国乒乓球队重新参加世乒赛,终于我们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乒乓球队的片言只语。
75年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带来一张报纸,上面有当届世乒赛的种子排名。那真是豆腐干大的一段报道。还记得男单2号种子是中国的黄亮(河南),黄亮是继张燮林和陆元盛之后中国最优秀的削球手,好像在他之后,再也没有一位男削球手,包括陈新华(福建),可以达到如此高的种子排名。
不过黄亮并没有在该届世锦赛中拿到好成绩。反倒是两位新手,梁戈亮(广西)和李振恃(八一)非常得夺人眼球。那时候,没有电视转播,最多是在电影院里,看到中央电影纪录片厂的纪录片中,看到一点比赛的画面,当然也无从知道世界高手的水平究竟有多高。更多的是在弄堂里听各位爷叔伯伯侃球经。我乒乓球打得不好,所以,关于球路的分析听明白得不多。倒是乱七八糟的事记得不少。记得有位爷叔说:梁戈亮团体赛不卖力,单项赛就认真得多(后来混双就拿过冠军)。另一位伯伯不买账,说中国队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毒太深,只能拿团体冠军,不敢拿单打冠军。
那时还没有让球一说,但是,长辈们都看得出来一些苗头:比如,中国队的杨莹(四川)和朝鲜的朴英玉拿过一次女双冠军。想想那时候中国队有张立(河南)张德英(黑龙江)葛新爱(河南)黄锡萍(上海),杨莹绝对不是中国的顶级选手,朝鲜也有两届女单冠军朴英顺(不过是因为中国队怕被人说锦标主义,有意让的),也轮不到朴英玉,就是为了表示中朝友谊,中国女双们便一路护送两人获得世锦赛上极少的跨国配对冠军。还有就是后来成了李振恃太太的张立,应该是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女单第一人,却从未染指女单冠军,令人扼腕。其中,恐怕是另有奥妙。
如果张立没拿冠军,而是张德英拿的话,也不算意外。忘了是75年还是77年,中国女队和南朝鲜女队对阵,南韩的李艾萨莉打疯掉了,把张立拉下了马,结果张德英力挽狂澜,单打拿了两分,和张立配合女双拿了一分,扫平了南韩女队。张德英是从上海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的女知青,在上海打过乒乓,而且到了痴迷的程度。建设兵团有乒乓球赛,张德英当仁不让拿了女单冠军。颁奖礼上,有好事者建议男女单打冠军来场对抗赛,结果是张德英完胜。就这样,张德英一路打进黑龙江省队,国家队。
79年的时候,我已经读初二了。班上定了一份《体育报》,正好是我负责从收发室取报纸,所以,有很多近水楼台先得月看新闻的机会。79年世乒赛在朝鲜平壤举行,中国男队滑铁卢,被匈牙利队打得落花流水。中匈在团体赛上一共交手两次,已记不清楚中国队出战的队员,因为两次出战换过队员,决赛好像是李振恃郭跃华(福建)卢启伟,但是匈牙利出战的一直是克兰帕尔,约尼尔,盖尔盖伊。其中克兰帕尔是中国队的克星。中国男队兵败如山倒,丢了男团之外,男单男双都丢了,只有梁戈亮拿了个混双。
79年的时候,女队出了两个新手,童玲(八一)和曹燕华(上海)。都是16岁出道,年初的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和芬兰公开赛(?),两个小小丫组成中国二队,和张立张德英葛新爱这些老大姐们组成的中国一队在团体决赛中平分秋色,各拿一次团体冠军。那是很少的童玲曹燕华的女双配,一个削球一个弧圈球,想来是极其精彩的,可惜只看到过报道,没看过图像。后来童玲只和也是来自上海的削球手卜启娟配女双,再也没有和曹燕华配过。曹燕华幸运地入选了世乒赛的女团阵容,在老大姐们的带领下,幸福地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81年世乒赛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中国乒乓球队卧薪尝胆,终于创世乒赛之先河,拿到了所有团体和单项的冠军,也拿到了所有单项的亚军。79年的老将们,只留下男队的郭跃华李振恃,女队的张德英。除此之外,全是新人,蔡振华(江苏)施之皓(八一)谢赛克(广西)王会元(辽宁)童玲曹燕华黄俊群(湖北)齐宝香(河北)卜启娟等人,大放异彩。团体赛众望所归,中国男女队横扫千军。到了单项赛,当时的赛制比较有意思,所有单项同步推进,同一个晚上全部决赛。
单项赛最令人叹息的是谢赛克被过早淘汰,团体决赛时,因为施之皓发高烧,连丢两阵,谢赛克勇挑重担,连挑克兰帕尔,约尼尔,盖尔盖伊三将(当时的男团赛制是两队各有五人,分别各出三人打单打,九盘五胜制)。团体赛后,当时谢赛克在国内人气最高,他的出局也最是可惜。另外一路是男双,前八强中只剩下两对中国队员(李振恃蔡振华和郭跃华谢赛克)。当时的男双也是比较弱的,所以,晚上听了中央电台的报道,想想如果有一对能进决赛就不错了,谁知两对男双各守半区,共会决赛。
如果说谢塞克的失利是天公不作美,那么张德英的失利才是第一个为了保中国的冠军让球的人。(以前是拍“锦标主义”让球,和为冠军让球是不一样的。)话说当时南韩的李寿子打疯了,连克沈剑萍(?,八一)齐宝香,杀入半决赛。张德英是1号种子,和童玲同在上半区,曹燕华是2号种子,和李寿子在下半区。按赛制,上半区先打。张燮林想来想去,觉得张德英已过了高峰期,打李寿子的把握不大,而童玲是削球手,和黄俊群齐宝香(?)的球路不同,可能可以克李寿子,决定要张德英让球。虽然没有公开报道,不过从《新体育》的闪烁其词间,可以猜得出来。张燮林是中国削球的祖师爷,有点私心也是正常的。可喜的是,曹燕华在半决赛中打出了整个世乒赛最漂亮的一场球,斩李寿子于马下。如果曹李先打的话,从球路上看,张德英进决赛的机会大。
不过,如果是张德英曹燕华进决赛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肯定拿不到女双金牌,女双金牌会是童玲卜启娟。
该届世乒赛,由于所有的单项决赛都在中国队员之间进行,所以,平均主义在决赛中起了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不考虑团体冠军,每名队员在单项中只能拿一块金牌。男单:郭跃华,男双:李振恃蔡振华,女单:童玲,女双:张德英曹燕华,混双:谢赛克黄俊群。如果看看亚军的名单,就会发觉很有意思,男单:蔡振华,男双:郭跃华谢赛克,女单:曹燕华,女双:童玲卜启娟,混双:陈新华童玲。
83年的世乒赛是在日本进行。影响比较深的有倪夏莲(上海)的出道,一个童花头,和《排球女将》里面的花子象得几乎是同一个人;曹燕华终了心愿,加上85年和蔡振华合作混双,拿全了世乒赛的所有冠军;郭跃华蔡振华重逢决赛,蔡振华抱憾终身。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5678 于 2008-7-17 15:45 编辑 ] |
火焰, 火焰, 火焰, 火焰, 火焰, 记忆, 火焰, 火焰, 青春, 体育, 中国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